比亞迪以電池起家,豐田在混動市場份額達到巔峰時再戰純電動......諸如此類關乎新能源市場的歷程,皆可成為可供各大車企參考而發展新能源的正面教材。從這些在新能源領域已有所成就的企業來看,他們的成功並非
東風效益最差的版塊納智捷 轉戰新能源並非為了另謀出路?
比亞迪以電池起家,豐田在混動市場份額達到巔峰時再戰純電動......諸如此類關乎新能源市場的歷程,皆可成為可供各大車企參考而發展新能源的正面教材。從這些在新能源領域已有所成就的企業來看,他們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促成的原因更多的是積累。然而,在這個跟風的時代,一些在傳統汽油車版塊再無重新崛起的希望時,卻把矛頭瞄準了新能源。
東風效益最差的版塊納智捷 轉戰新能源並非為了另謀出路?
納智捷、觀致、DS,堪稱是自命不凡而慘淡收場的悲劇人物了。拿納智捷來說吧,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納智捷全年銷量僅有1.77萬輛,月均銷量不到1500輛,且相比2016年4.05萬輛的全年銷量,同比跌幅高達56.3%!
實際上,在2015年的時候,納智捷的年銷量可達6.04萬輛,雖然不算起眼,但並沒拖整個東風太多的後腿。而到了2016年則跌至4.05萬輛,再到2017年跌至1.77萬輛。可以說,納智捷已經完完全全淪為東風裡面效益最差的一個版塊。
東風效益最差的版塊納智捷 轉戰新能源並非為了另謀出路?
“技術不行”、“油耗極高”等等,是大家對納智捷的幾個十分普遍的認知。在東風撤離管理團隊後,不少人認為這算是納智捷的一個開始,然而它卻毅然準備拋棄傳統汽油車市場,而斥資5億元,並轉戰新能源——對於此,有些人士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被認為納智捷已然缺乏了信心,至於轉戰新能源,不過是雙積分政策的施壓下,東風順勢而為的一個舉措而已。
所以,不要看斥資了多少錢,也不要看納智捷能在新能源市場上有何出色的表現,這不過是自娛自樂而已。最為關鍵的是,就像小編開頭所說的,若想在新能源市場上嶄露頭角,也必須有所積累,而這些積累中,技術的沉澱尤為重要。可是,納智捷偏偏就是一個沒有技術,且是藉助其它企業的技術而活,並自稱豪華的堪稱一無所長的品牌。
東風效益最差的版塊納智捷 轉戰新能源並非為了另謀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經驗的積累不僅僅在於技術,也在於消費者多年來而形成的口碑。從汽車投訴網所統計的數據得知,納智捷對於投訴的回复率僅為73.94%,和其它品牌90%以上的回复率相去甚遠,設想一下,這樣一個對消費者的反饋都漠不關心的品牌,即便車子有多好,脫離了用戶,真能發展長遠嗎?
總結:和觀致和DS一樣,納智捷最初沒有注重積累,而貿然拔高自己的地位;不同的是,納智捷又缺乏技術上的支撐,缺乏技術,這也是納智捷為何後來會冒出多種笑柄;在對待消費者的問題上,納智捷多多少少有著類似東風這種央企的毛病,缺少重視。如此,納智捷突然宣傳轉戰新能源,估計誰看了都是一笑而過吧?


時間站在誰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