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牌是否有開發迷你代步小車的計畫?

國產品牌大概只有LUXGEN有心自主研發產品的能力與志向,但似乎都沒見到有開發迷你小車的趨向,其實從周遭友人與一般百姓的接觸訪查中,真的有為數不低的市民百姓希望能有品質可靠售價低廉的迷你小車,特別是那些長年遭受風吹日晒雨淋的機車族(年長的機車族),當然目前市面上已有進口的SMART迷你小車,但知道他貴森森售價後基本就謝謝不連絡了!但若是今天有如SMART這樣小巧的車身,不需要強大的馬力更不需豪華內裝配備.只要在安全性達標與省油經濟的基本要求下,推出價格平價的小車,相信會有極為豐厚的市場需求.

對於為數不小的資深機車族而言,買正規房車太浪費,養護保養也花費太高,所以不可能買正規房車,但終年騎機車也太摧殘人了!年輕人騎機車享受風馳電掣的快感或許很幸福,但對一個步入中年的大叔騎兩輪只能說是無奈,所以這部份的市場與空間其並不小!還有,身邊的單身貴族女性中階上班族也很希望能有不太占空間方便停車省油便宜的小車.希望納牌高管能納入未來開發新商品的考量規劃中....
畢竟目前國內機車的價格不斷攀升,與其花高價買2輪,難道不能再多加些錢直接買迷你小車(如果未來能有的話...)
當然,如果電能科技能獲得國家的重視與幫助,能推出迷你級的小電車應該更會吸引消費者!
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之前在大陸車展看見的小迷你車,一堆小資超喜歡的,不知道台灣車廠是否能有這樣的開發計劃...
當時聽他們廠方人員說,毛胚車大約2.5万!真是心動啊,這樣誰還要騎二輪啊!
納牌是否有開發迷你代步小車的計畫?
2017-11-02 12:02 發佈
uyroo wrote:
國產品牌大概只有LUXGEN...(恕刪)


台灣沒有30~40萬級距的車,
只能說台灣國產車廠要麻不爭氣,沒那個能力造一台有競爭力的車,要嘛貪錢想大撈一筆,不想便宜賣你。
其他鄰近國家,國產車廠自主研發的車,都可以賣25~35萬了,台灣怎麼可能不行?!
引進國外大廠的車來國內製造就說是國產車,然後又賣的跟進口價一樣高,真笑死人了! 還國產車勒?!
國貨就是要讓台灣人民買到價格低廉品質不輸進口貨的東西!
以納牌在台灣總是被酸民酸,當然會先把品牌形象先建立,會以安全,高性能和CP值的造車理念先讓消費者認同,如先造小車一定又會被酸,不安全啊!這麼小賣這麼貴,空間太小啊!反正小車正常的宿命,在納牌都是不正常的就是納牌爛。
偶爾在路上看到tobe
感覺這款車其實還滿好看的
車主也保養的很好,跑得也很快
可惜當初納智捷沒有接手經營,將其納入旗下,既增加據點也增加車型,發展至今也好幾代了



希望有朝一日,納智捷可以重啟生產或是研發一台這樣的車,掛上納智捷的招牌,搶佔小車市場。
S3 EV+應該算是名義上的都會小車了。裕隆高層已經在近期公佈Leaf即將導引進台灣(沒明確表示是否導入國產),未來台灣都會區電動車能見度會提升。

然後,除非你的生活型態及經濟能力允許你買小車,或者你是喜歡玩車的朋友,不然小車真的不建議......因為你遲早會換中大型車輛。

j00164168 wrote:
S3 EV+應該算...(恕刪)

小迷你車基本上不是針對玩車的客群,比較傾向騎車的客群,畢竟小迷你車的体積,耗油(耗电),保養相对大車都低很多,但在安全性與舒適性都高於機車,若在售價能很實惠肯定吸引一大批年長資深二輪族,再加上未來社會型態的變遷,已經有不少單身獨身主義的趨向,這些消費者並不需要大房車,但台灣氣候也走向極端氣候,雨季與炎熱寒冬是常態輪替... 騎車很多狀況是很不舒適的,所以,迷你小車市場是存在的,只要定價合理必定有其市場!
這個問題解決之道
最快的方式就是重啟Tobe M'car、W'car
改掛納智捷的商標
進行升級改良確認品質保證後上市

電動車是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推汽油版很難跟神車比,除非價位低於五十萬,甚至四十萬才有競爭力,
EV是很棒的,較輕的車重可以延長行駛里程,主要客層就是以城市通勤為主,取代機器腳踏車,這種危險車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