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我們來到了日本Autopolis賽道,準備體驗Luxgen U6 GT220在賽道上的表現!但在此之前,你得先知道被Luxgen寄予厚望的U6 GT車系到底改了什麼?又有哪些進化?為何GT-R之父水野和敏會宣稱它是「大改款」等級的新車型?

一早來到Autopolis賽道,華創車電資深副總水野和敏便開始向眾多媒體講解本次U6 GT的開發目標,2014年加入Luxgen團隊的他,協助U6車系「Eco Hyper化」帶來的成績有目共睹,這次U6 GT車系的進化自然也格外受到矚目。

Luxgen U6 GT的開發工作,當然是由水野和敏負責,帶領華創車電的諸多工程師與測試車手共同完成;還有鈴木利男、田中哲也兩位知名日籍車手擔任主試車手提供寶貴意見。

車輛的開發與測試可不簡單,不僅需大量各領域的工程師與技師,更需要充分的計測儀器分析大量資料;整個開發流程大致上為專業車手測試→數據取得→數據分析檢討→軟硬體修改調校→專業車手測試,並反覆這樣的流程直到符合目標;可說是一項艱辛而漫長的任務。

水野和敏準備的簡報充分呈現了整個開發過程的狀況,以及包括下雨、下雪等不同氣候的測試環境。或許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何SUV要在賽車場測試?這是因為賽道並非只能呈現車輛的性能面,而能對車輛有全方位的檢視,尤其這種地形彎道複雜的賽道,更能突顯出車輛的缺點並加以修正,這便是選擇Autopolis作為U6 GT測試場地的原因,其豐富的彎道種類、不同路面狀況,一旁還擁有外環山岳道路,絕對可考驗車輛的各系統或綜合表現。

除了Autopolis之外,U6 GT其實也在國內ARTC進行包括耐久性、NVH、車輛穩定性以及確認法規對應等不同測試;至於車輛的排污、油耗、引擎調整,還有懸吊強度等耐久性測試,則是在桃園華擎機械實驗室完成。

這張圖顯示了Mercedes-Benz GLA、BMW X1、Audi Q3等車款的性能與價值比。總而言之便是U6 GT車系的售價最低,但在馬力、扭力以及0~100km/h加速等領域卻有更佳表現。

這張圖比較了U6 Eco Hyper與U6 GT220的0~100km/h加速表現,也透露出U6 GT220的測試成績為7.5秒,相較U6 Eco Hyper足足進步一秒。

U6 GT車系除了沿用改款前車型的2.0T渦輪動力外,銷售主力已經改為1.8T擔當,這具1.8T引擎雖同是沿用前代而來,但其實除了缸體等基礎外,其餘部分幾乎皆是與日本「東名引擎」合作重新開發而來。除了硬體外,空燃比也經過調整,引擎在4000rpm之下採用類似稀薄燃燒的方式節省油耗,4000rpm以上則採用較濃的混合比與更高的增壓值壓榨動力,因而造就U6 GT的202hp/32.6kgm與GT220的222hp/33.6kgm亮眼輸出。

U6 GT車系的渦輪由原本的TF035HM(左)升級為TD04L6-04H(右),除了擁有更高出風量之外,也改為Twin Scroll雙渦流設計提升增壓反應。

左方U6 GT車系渦輪的進氣端Housing加大不少以容納更高出風量,渦輪葉片也由原本的雙層改為加大的單層設計。

U6 GT車系渦輪(右)排氣端出口的口徑也加大不少以降低排壓,讓高轉速有更佳出力。

既然改為Twin Scroll渦輪,排氣歧管當然也經重新打造並加入降低排壓的設計。


下方為U6 GT車系新設計的活塞,除了增加強度外,頂面造型也經過優化處理,內部則加入冷卻油道(紅圈處)提升散熱性並降低燃燒溫度。


相較U6 EcoHyper(上圖),U6 GT車系在汽缸頭(下圖)燃燒室邊緣已無斷差,可提升混合油氣的滾流性能,至於排氣通道形狀也重新設計增進排氣順暢度。

採用雙銅芯銥合金火星塞增加點火效率。

噴油嘴改採大廠Denso製品(下方),並由原本的四孔改為12孔設計增進燃油霧化效果。

U6 GT220的避震器來自於德國避震器大廠Bilstein,內部構造為單筒式油氣分離,加上較大的活塞面積能使作動反應更為速順暢,倒插式設計也可減輕簧下重量。當然,前後彈簧也經過調整,除了剛性提升之外,並分別降低前15、後40mm的車高。

U6 GT的避震器與改款前一樣,皆採用KAIFA製造的部品,主要訴求當然是耐用性與舒適性。

U6 GT220搭載與知名輪圈大廠Rays共同開發的19吋鋁圈,而且為鍛造方式製作,單只重量僅有9公斤,對於減輕簧下荷重也有幫助。

U6 GT採用流動感強烈的18吋鋁圈,並同為雙彩設計,不過由於是鑄造品,因此重量為11.2公斤。

除了鋁圈之外,水野也特別提到U6 GT/GT220所使用的配胎可不是現成的供應商產品,而是特別與Bridgestone合作,針對兩車型的訴求並經過長久測試與配方修改而來的客制化部品。

U6 GT的配胎規格為225/50R18,型號為Dueler H/L Ecopia,光看到Ecopia之名,便可知道這是以低滾動阻抗為訴求的節能胎,因此滾動阻力較改款前降低了20%之多。

因應運動化訴求,U6 GT220的配胎規格為225/45R19,型號為Dueler H/P Sport,胎面採用大胎塊紋路設計,也表示此為偏向性能取向的胎款。

前麥花臣懸吊的Caster角度經過加大,可增進直行時的穩定度。

後軸拖曳臂懸吊結構雖無法調整懸吊幾何,但襯套部分將前代車型採用的一般橡膠改為Bilstein部品以提升後軸靈活度。

U6 GT車系的前後煞車碟盤尺寸均加大至300mm,除加大煞車力矩增進制動性能外,還強化散熱結構減低熱變形與煞車抖動的情形發生。其他的調校還有煞車倍力器由原本的雙層改為單層配置,並搭配高性能煞車來令片,提升制動時的反應與線性踩踏感。當然,前後煞車力道分配也經過重新調整,讓煞車過程車身更為平穩。至於U6 GT220的煞車卡鉗,則另採亮眼的藍色塗裝。

如果不說,或許大家很難想像U6 GT的座椅其實也是在賽道上所開發而來。首先經由測試車手於賽道上實際測試後,給予現場的專門人員回饋與建議,現場則準備有泡棉、骨架、彈簧等材料,可立即以手工削磨或貼補泡棉等方式改善乘坐性。具體來說,便是改善了座椅與人體之間的貼合性使設計更符合人體工學,並強化了臀部、腰部處的支撐性,不僅有助於在激烈操駕時固定身體,也能減輕長時間乘坐所造成的疲勞。

已著裝於U5的12.1吋觸控螢幕當然也是U6 GT車系的賣點之一,並同樣具備智能AR View+行車AR影像系統,介面則為Luxgen Think+ 4.0。

看到New U6的諸多進化,大家是否對它的實際表現更加期待?明天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U6 GT220於Autopolis賽道的試車報告,請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