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周末看U6 GT心得,慎入

周日學大家去踢館。車一停好,車門旁就有業代在恭候。直接跟業務說: 你奏開,我自己看,別擔心,我今天沒帶錢包。

心得如下:

1.本來不抱希望,以為這次就底盤調整、引擎升級而已。
網路看到消息時還跟家人說,如果內裝用設計CEFIRO內裝的態度去做U6就好了。

結果.....和印象中第一代U6比起來,不論是外型或是內裝,質感居然進步很多。

儘管知道這價位的車,不能太苛求,但是看到以初代設計的框架上,努力想辦法讓車室更有質感,還是挺肯定的。

不過還是有一些細節覺得修飾過頭,著墨太多。不如簡潔點,讓材質說話就好。不過這大概要更多成本。

順帶一提,我弟試坐駕駛位置後,覺得座椅調整開關的位置很棒。他是很挑的人,車也開過很多,幾千萬到幾百萬都有。看來每個人注意的點都不一樣。這個設計有成功。

2.中控台螢幕質感蠻好的,不論是硬體外觀,或是軟體物件解析度都做得精細。因為質感好,所以也就不會讓人覺得突兀或不搭。

3.外型方面,現場實看車頭,覺得修飾得不錯,和初代比起來,比較簡潔,也跟得上時代的科技感。
屁股也覺得比1代好看耐看很多。基本上外型是滿意的。建議大家實地看車比較準。

4.引擎蓋好像更重了,不知道是不是沒有氣壓頂桿的關係,我怎覺得不比X5輕。是預算大家都會開U6撞坦克嗎?
引擎蓋開孔原來不是好看用,內部還有導氣管,好像是吹到渦輪那邊。有人說不好看,我覺得還蠻好看的。

5.最後講講個人覺得比較失望或是怪的地方:

第一個是駕駛儀錶板,還是太陽春。科技車應該電子化多一點,我寧願多花個2萬,買個有多功能顯示螢幕的儀錶板。但是我弟卻覺得還好@@。

第二個是排檔頭總成,真的有點怪+cheap,這我弟也同意。

第三個是車座椅感覺有點厚,這樣不知道是不是比較舒服,但是如果薄一點是不是能增加更多車室空間呢?

-----------------------------------
總結,如果要買這車型,我大概會簽下去。

那沒簽下去的理由是?

我在等M7大改款M7 GT,哈哈。

試過和Previa的剛性及操控安全比較,說真的,要不就買歐系車,不然就是M7。
2017-10-23 11: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看U6 GT 心得

xchunix wrote:
周日學大家去踢館。...(恕刪)

嗯 內裝比前一代 好很多 質感還不錯!
還有 我跟樓主的想法一樣
那~~儀表板~~哎 像是機車的儀表板
真的要重新設計啦~~

xchunix wrote:
5.最後講講個人覺得比較失望或是怪的地方:

第一個是駕駛儀錶板,還是太陽春。科技車應該電子化多一點,我寧願多花個2萬,買個有多功能顯示螢幕的儀錶板。但是我弟卻覺得還好@@。

第二個是排檔頭總成,真的有點怪+cheap,這我弟也同意。

第三個是車座椅感覺有點厚,這樣不知道是不是比較舒服,但是如果薄一點是不是能增加更多車室空間呢?

-----------------------------------
總結,如果要買這車型,我大概會簽下去。

那沒簽下去的理由是?

我在等M7大改款M7 GT,哈哈。

試過和Previa的剛性及操控安全比較,說真的,要不就買歐系車,不然就是M7。...(恕刪)

這排檔頭可是現在正夯的飛機排檔頭...

性能版 M7 GT 有可能哦...
認為LUXGEN至今仍有幾點可以改進地更成熟

--車名命名沒有脈絡可循

從過去早期用排氣量1.8? 2.2? 到後來改款的eco hyper? 現在又改成GT與一個GT220?
依現在小排量趨勢,同一具引擎會有不同的設定與出力,主流車廠便是以簡單的代號來讓消費者判別

如VOLVO的T4/T5/T6/T8、AUDI的30/40/50/60TFSI、BMW的18i/20i/30i/40i等等,這應該是比較清晰簡單又可以長期的來使用的方式


--樓上幾位提到的儀錶板設計

不曉得有沒有人察覺,從LUXGEN創廠以來,每一台車的儀表板設計都不一樣,是整體設計與風格完全不同的不一樣
雖然從早期的MPV、SUV到後來的S5都採用著數位元素,而非傳統指針,但不覺得毫無一個一致的風格嗎?

而起雖是所謂數位儀表,但設計也太像是廉價設計 (像是新款Colt Plus的液晶儀表設計也是..白話講就是有點俗)
依台灣的設計能力,LUXGEN弄出一套統一風格,不流於俗但質感上一乘的液晶儀表應該是沒有問題才是

VOLVO、AUDI、BMW、VW、MERCEDES這些都不用說,不論是過去傳統儀表或是液晶,都有著質感很好風格品味又統一的設定
乃至於這一兩年的本田,前衛但不流於俗,應該是LUXGEN可以好好參考的


--排檔頭設計也是

每一部作品排檔都不一樣,雖然說這不是算一個立即性的問題或瑕疵,但就是一個作品呈現給人的感覺
不是說不好,看得出每款車都想要有所風格或特色,但就看不出這品牌想要給人的是什麼樣的感覺



天企晴 wrote:
這排檔頭可是現在正...(恕刪)


真的嗎?! 喔喔喔! 我沒想到。你這樣一講忽然覺得檔次又提升了,原來是這樣啊! (擊拳)

補充一下,我弟說換檔撥片很大片很好撥,是極品。 我是覺得有沒有都沒差 XD。

M7 GT我不用性能,夠用省油就好。
如果開過很多幾百幾千萬的車就該知道高級車的鈑金大多都是鋁合金材料!包括X5引擎蓋⋯⋯

bearman wrote:
如果開過很多幾百幾...(恕刪)


不好意思,我沒開過很多幾百萬的車,是我弟

還有,我講的X5我只知道車重快2噸,引擎蓋我不清楚實際重量,只能用感覺的
台灣人該不會是全世界最挑剔的種族吧??
名稱是 U6 GT 明明定位是性能走向 卻一直在酸油耗
怎麼不酸 沒有能容納40人的座位 沒有貨櫃掛載功能
怎麼不酸 裡面沒有床 沒有客廳 沒有浴室 沒有洗手台 沒有馬桶
怎麼不酸 不能掛載飛彈 沒有機砲 沒有熱顯影 沒有電子夾艙 不能加掛油箱
納廠已經有在進步了 應該給予鼓勵 期盼未來能做出更符合消費者及更多客戶層的好車

有去過韓國的應該都清楚韓國人有多支持國家產品
能演化到現在都是一步一步進步得來的

期望納廠能不斷進步 精益求精
哈哈~我也在等M7大改款!! 納智捷加油~~

Passion000 wrote:
認為LUXGEN至...(恕刪)

SUV跟U7都是採用傳統指針唷,不過個人還覺得SUV的儀表板比較好看,U7太過於複雜字看起來不太清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