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本人因為家庭因素最近有購入休旅車的打算,無奈太座暈車的體質,最後定位在cuv(小型suv corssover)
因此最近也看了很多車,逛了很多展間...試車,本身對U5也蠻喜愛的(雖然最後還是下訂了SX4,考慮到車要開十年以上)....
但對U5送去歐洲碰撞真心按讚,對台灣汽車安全起了一個正面的化學作用,甚至政府也開始考慮NCAP的設立
納智捷雖然成立沒有很長久,小弟我是6 70年代的(大叔?),但對裕隆可以說不陌生,很早期就存在的台灣車廠
Y系列從吉普車到小轎車都有,是個很早期就存在的車廠
但可惜的是在國家的稅制保護下,並沒有感受到應該有的成果,汽車三大部件:引擎變速箱底盤,我們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核心技術
只能讓外國人賺我們的錢,車子到我們手上已經被賺好幾手了...
也許有人會說U5在cuv裡面很便宜啊,CP值高,這點沒錯,但其實,可以更便宜不是嗎?
在國家政策來說:關稅保護,可以收更多稅金,也可以保護國內"發展前景"不錯的產業,提高就業機會
提升薪資水準、譬如韓國的三星,政策的支持就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反觀我們的HTC,走到今天,有一個因素就是因為我們的政策反應太慢,有段時間甚至我們的供應鏈跟不上市場,王董就跑去抱大陸大腿了...
而我們的裕隆,這些年來,拿出什麼了嗎?環景跟大銀幕也不是納智捷的專利...
換個說法,如果今天我們的車子能做出沒有Turbo lag的渦輪引擎,不會過熱的雙離合變速箱,還是輕量化卻剛性佳的底盤
那車子還不大賣?熱銷國外也只是早晚的問題(撇開山寨不談)...
以下只是舉例:
就像台灣的半導體,世界第一,台積電集團下,撐起台灣半片天,打開求職網頁,不是很多半導體工作嗎?
真心希望裕隆U5能大賣,賺了錢之後能花更多心思在產業升級上,畢竟在消費者的立場...
我今天買國產車,支持台灣產業,就算我買了進口車,我也要多繳不少錢在車價上,這個戲碼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了
當然,也許多付的車價,大頭都被政府抽走了...
但不可否認的,如果沒有價格保護,在進口車先進的技術跟量產的低價格下,台灣的汽車產業會面臨很大的衝擊...甚至生存空間會很小
裕隆也有危機,畢竟關稅不斷的在調降,資本世界化經濟影響
最簡單的說法是,反映在價格上,進口車價格越來越接近國產車,這時候比的就是技術了
誰的車子馬力更強,變速箱變換的更舒適,跟得上動力輸出,更節能、省油
一直壓低售價不是根本之道,畢竟這樣同樣也是壓低利潤,甚至員工的薪資(人事成本)
大家都吃過滷肉飯吧?路邊攤的35~50塊不等,但飯店100~200的也有不是?
飯店賣的是高消費族群,路邊攤的利潤少,只能多賣一點以量制價,缺點就是很累囉
可能一天要賣十幾個小時,做了幾百份才有飯店做個幾十份的利潤
如果我們的滷肉飯超級好吃,可以賣到世界去,那台灣會有多少人受惠呢?
雖然包含我自己在內會覺得大塊肉都被老闆吃掉了,但至少我們也分的到湯啊
希望在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也能看到我們台灣的車子可以大賣到世界去,一個有核心技術大賣台灣車子..
也許有人會說:國瑞的神車X也賣到中東了,但台灣只是組裝...
核心技術的東西都是國外生產,但本人也曾經在那工作過一段時間,那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只能說:toyota在台灣的代工廠
還是回歸那句:希望在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也能看到我們台灣的車子可以大賣到世界去,一個有核心技術大賣台灣車子..
vaiomika wrote:
(雖然最後還是下訂...(恕刪)
這點只能說見仁見智囉,妥善率的這東西說起來很複雜
譬如mq200 DSG變速箱可能是幾萬公里,又或者車廠本身的妥善率信譽,長年下來的口碑,這又牽扯到經銷商部分,總體下來的一個評估
這也是納智捷需要進步的地方,這些年聽說有比較好了,但前幾年的納車,朋友的經驗是跑了不少次原廠,大部分是小毛病
以我在車廠工作的經驗來講,很多小毛病都是組裝過程造成的,另一部分也是納廠需要時間去磨合的,譬如台灣的日系國產車,很多中下游的廠商協力廠都是長期配合,所以很多小毛病或者不該發生的問題,因為長期配合的情況下都克服了,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有人家就在原廠保養廠旁邊,也有人住得很遠但覺得沒差
還是回歸那句話,見仁見智囉
自己覺得划算最重要
昨天看到這個影片後可以感覺的出納智捷真的很無奈,該做的都有做,甚至試做車都在封閉道路內進行測試了。裕隆經營方式讓這個品牌不斷受到批評,該適度公開成果的不公開,網路上出現疑問時也不適時出聲來解釋。
tomith wrote:
這點只能說見仁見智囉...(恕刪)
所謂"這些年"有比較好是建立在ECO HYPER上,但ECO HYPER說穿了根本沒幾年....沒記錯連四年都還不到,我想這才是重點。
已經有些FB社團或論壇有車主表示ECO HYPER版本妥善率沒問題,但我認為不值得參考,因為連過保都還沒.......保固內是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況且汽車妥善率根本不是看保固內,保固過後才是對妥善率真正考驗。
沒有要針對誰,只是看到網路上一堆單純ECO HYPER車主說自己開1.2年妥善率沒問題的文章就覺得頗有趣。
政府有統計數據,台灣經濟活絡程度已經衰退到讓國人平均每10年以上才會換新車,網路都有政府公佈的資料可以參考。所以我認為ECO HYPER版本的LUXGEN汽車至少要10年後妥善率方面才有參考價值,不到10年的數據與說法都不值得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