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透明,先肯定。
但基本上偷換概念
用台灣法規標準,提高前撞標準、連結歐洲實驗室就想沾 NCAP,這點手段很讓人可惜。
1.「法規測試」沾 NCAP。立柱、後撞甩鞭、行人保護是台灣法規沒有的部分。
2. IDIADA,不能代表 E NCAP是肯定的,但可接模擬 NCAP 全項目的測試,只是不能發證書。
3. IDIADA 與 ARTC 有互相實驗室的合作。所以,法規認證搬去做是可以的。與 NCAP 無啥關連。
4. IDIADA 沒有義務做 NCAP 撞測,只是話術。你花錢模擬是可以,就是沒證書。關鍵是要送4輛車。
所以,只送兩輛,就是成本考量而已。
5. 在 ARTC 也可做 64km前撞,也可自主公開。花錢去歐洲做,是有廣告效益。
好的開始,請繼續加油,
下個車款送4輛去 NCAP。
堂堂正正,直球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