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獨家專訪】 嚴凱泰:納智捷是我的生命不可能退

https://tw.mobi.yahoo.com/news/%E7%8D%A8%E5%AE%B6%E5%B0%88%E8%A8%AA-%E5%80%92%E9%96%89%E5%82%B3%E8%A8%80-%E5%9A%B4%E5%87%B1%E6%B3%B0-%E7%B4%8D%E6%99%BA%E6%8D%B7%E6%98%AF%E6%88%91%E7%9A%84%E7%94%9F%E5%91%BD%E4%B8%8D%E5%8F%AF%E8%83%BD%E9%80%80-205900591.html

去年罹患呼吸道腫瘤入院開刀,近10年未受媒體專訪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上週接受本刊專訪,大病一場的他暴瘦13公斤,首度對外談走過生死關頭的心境,同時他也更加珍惜與家人間的關係。
去年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在中國銷售重挫3成,遭媒體與網友唱衰不如收攤,曾帶領裕隆走過低潮的嚴凱泰向本刊強調,這條路是父母遺留下的使命,絕不會停止,「我是把生命跟這個(納智捷)劃上等號,如果做不下去,我生存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走自有品牌(納智捷)這條路,是我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事。」上週三穿著帥氣的Armani西裝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受訪時對本刊強調。
10年未受媒體專訪,去年4月發現有腫瘤入院開刀,事隔1年之後,身體完全康復的他接受本刊專訪,暢談病癒後的人生體驗,對裕隆轉投資的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至今無法轉虧為盈,在中國市場又出現銷售衰退,首度出面說明。
去年營收衝上3800億元,今年準備挑戰4000億大關的裕隆集團,旗下事業橫跨紡織、汽車與科技等領域,擁有包括中華、三菱〈MITSUBISHI〉、日產(Nissan)、Infiniti以及納智捷等汽車品牌,是國內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身為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的獨子,今年52歲的嚴凱泰,去年經歷了一段生死關頭,4月入院檢查的他,發現上呼吸道腫瘤,跟醫生討論後,決定動刀切除,「運氣很好,發現的早,很快決定切除,檢查沒擴散,沒死。」嚴凱泰豁達地說。
身體出狀況,嚴凱泰靜養1年,偌大的裕隆集團也出現小亂流,受到中國轉投資東風裕隆虧損影響,去年第4季出現5億元虧損,這是自2015年第1季以來首例,裕隆去年每股獲利0.91元,也同樣創下2010年以來新低。
東風裕隆正是負責嚴凱泰最重視的自有品牌納智捷在中國的銷售,投入近10年的納智捷,雖在台銷量穩步成長,去年達1.6萬多台,排名擠進前10,但始終未能轉盈。
6年前,嚴凱泰與中國第3大汽車廠東風集團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把納智捷引進中國,前幾年表現還算可圈可點,2014年賣了5.2萬輛,2015年更進一步成長到6萬多輛,照理來說,去年應該要更進一步,沒想到,去年卻下滑到4萬台,銷量衰退3成,「反觀中國其他汽車品牌都在成長,納智捷不增反減,代表著產品力出了大問題。」資深同業觀察。

納智捷在中國銷售不利的負面傳言也傳回台灣,好事網友轉載「終於忽悠不下去了!納智捷瀕臨破產邊緣」的新聞,讓各界都好奇,身為裕隆大家長的嚴凱泰怎麼看?
帶領裕隆經歷多次起伏的嚴凱泰顯得老神在在,「父母的遺願我一定要堅持到底。過程一定有起伏、有上下,對我來說都不是重點,像這次生病,有人說這是潮落,但有沒有想到,我因生病掉了13公斤,可以開始跑步,血壓反而正常,不能喝酒,痛風也沒了,你說這到底是潮起?還潮落?」改喝黑咖啡的嚴凱泰笑著說。
記者問他,納智捷成立10年,已讓裕隆虧了近百億元,未來會不會有個停損點?他立刻反問記者3次,「你覺得這(自創納智捷品牌)是錯誤的事嗎?」還說:「當我賺好幾百億的時候,要不要有停利點?」
嚴凱泰解釋,他心中當然有停損點,但跟別人不同,「就是做錯了,不該繼續做的事情趕快停止。而不是不做了,那對我來說,叫做自殺點。」「我現在要怎麼停?把納智捷收回來?把它賣掉?不可能嘛,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嚴凱泰講得斬釘截鐵。「不會停!這是家族使命,如果停了,我怎麼去金寶山看他們(父母)?」
話鋒一轉,嚴凱泰強調,走品牌這條路,絕對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準備好銀彈與資源來做的,「嚴凱泰不會幹做不到的事,絕不會做把家敗光的事,仔細去看裕隆的Balance Sheet〈資產負債表〉,那種賺100塊花900塊的事,我不會去做,這會讓我晚上睡不著覺。」他還開玩笑說,現在晚上睡得不錯,不用吃安眠藥助眠。
跟美、日以及歐洲的大車廠比較,納智捷是相當年輕的品牌,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是場馬拉松,不是一天結束,要到我的下一代,不是我兒子,是下一代的經理人,要花20到25年去走的路,這是我的責任。」


真心覺得嚴董把心力放在在納智捷身上就好,台灣品牌雖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有看到納智捷越來越好的趨勢,希望成長能再快速一點
然後多掌握一些專利技術或是研發,一直用別人的產品也不是長遠之計
2017-05-03 15:30 發佈
可能是我眼睛業障重, 我還真的沒看到嚴董要政府好好保護他家公司~~

randyorten wrote:
要政府好好保護你家企業


政府的國產汽車保護
包括了 裕隆 國瑞 裕日車 台本 三陽.....
然後 有趣的就是
保護的結果:
國瑞賺的每100元 有70元匯回日本toyota
台本賺的每100元 全部都是日本人的
然後呢 最終只是保護了這些製造商在台灣員工的生計

國瑞跟台本基本上對於台灣汽車工業沒有幫助
反而 都只算日本人的海外工廠
像裕隆這樣自創品牌 有膽的 反而被批到翻
還是被自己本國人批 呵

三陽黃家跟和泰蘇家 幫韓國跟日本人代工
搞得還比較高尚

自創品牌的 反而被喊打

這就是這社會 是非不明的翻版


對嚴總其他事不予置評,不過希望有更多人給予肯定。
發展自有品牌是一條艱辛卻勢必要有人走的路。


但有兩件事建議一定要做:

1.換掉主導造型設計的主管。
Luxgen剛出來時的設計雖然差強人意,但在當時還算可以。
時至今日設計語言及理念沒變,但手法老套已跟不上時代,
車身多餘的線條越來越突兀,多會掰設計理念都沒用,醜就是醜。

2.好好選擇你們的業務。
這是我自己的真實經驗,雖然事情很小,但我想見微知著。
事情是這樣的:
我曾在捷運上聽到旁邊的男子大聲與女伴談論自己明天要去公司(luxgen)報到,
整路上抱怨著甚麼賣個車還要體檢怎樣怎樣的,一聽就知道是剛出社會的孩子。
抱怨流程繁瑣就算了,竟然還開始公開批評公司的車很爛,爛車爛車的掛嘴邊。
試想,你一個還沒報到的新人就開始批評公司的產品,
是要怎麼接待顧客? 怎麼賣掉手中的物件?
員工在外就代表公司,捷運上聽到的人要怎麼看你這間公司?


連自己「業務」都會酸的這麼毫無羞恥心了,
真的不要怪酸酸很多阿。

nibanibaniba wrote:
政府的國產汽車保護...(恕刪)




所言甚是--------------- 這裡的酸民講的好像台灣給裕隆多少好處一樣, 關稅保護那是一體適用, 加入wto後, 來料組奘也沒佔多大便宜了, '居然'整車進口的稅率還低過進口零組件, 變成自己生產也不是, 進口也不是的尷尬面,

那個味全黃家最有趣, 本業品牌經營濫掉, 趕快賣掉給頂新, 專注在和泰車. 也沒搞出甚麼自主性產業, 每年賺死了, 半夜都在偷笑姓那個嚴的傻小子, 拿自己錢出來這樣玩 .................


當然車濫不買是消費者的選擇, 但不明就裡的酸也無知.........
至少嚴董比和泰集團還要敢


miketu wrote:
所言甚是-----...(恕刪)
讓台灣人不開心的是先不管產品的良率重點在納智捷中國賣的比台灣便宜很多,這到底是台灣品牌還是中國品牌,這個牌賣的跟中國一樣的價錢我買一台

鐵之石心 wrote:
讓台灣人不開心的是...(恕刪)


這部分我想很多同好也解釋過了,我沒說錯的話東風納智捷是在杭州蕭山廠生產,當地的工資水平目前還不及台灣,加上未知的用料差異和材料取得成本,以及當地的車市競爭(中國是最大汽車市場,萬國品牌在此競爭搶市),若有售價上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何況商人在商言商,再怎麼說也沒道理賣同樣價錢在中國賺,卻要在台灣賠售吧。
我想這方面很多人也解釋過了,德國日本的薪資遠遠高於我們,他們國內車有這樣賣嗎,馬自達3進口有關稅有運費他有賣的比納牌貴嗎,合理的售價是公平,要用愛國心把台灣人當盤子是沒人可以接受的,大家常常拿國家保護還有愛國心來談現代汽車,他有用高價賣韓國人嗎,納智捷最大的問題就是用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對台灣人。
學學韓國人吧,就算國家用錢補助納智捷能讓大家可以買到合理的價錢買到汽車,那不用打廣告大家就自然會發揮愛國心去買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