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原廠不見得可靠

----------------------------------分隔線----------------------------------------
以下是收到納廠電話關切之後的回文:
首先感謝該名專員早上的電話回覆 個人支持台灣品牌的立場還是沒變
一輛車包含上萬個零件 所能創造的產值和就業機會相當龐大
代工組裝固然也能帶動相關衛星產業 但跟擁有自我品牌所創造出的價值是完全不同層面的
十幾年前現代汽車的品牌形象可說是差到一個極點 現在卻是全球前五大車廠 台灣為何不能有自己品牌的車廠?
先前竹北廠確實及時幫我解決一個突發狀況 所以個人對竹北廠還是持肯定態度

不過基於一個對納廠抱有期許的車主 不得不期望納廠能正視後勤問題
車子操控性能好壞不見得每個車主的感受都相同 但後勤服務的感受卻是直接的
後勤服務不佳,車子配備和性能再好也難以吸引到那些已經長期建立良好形象的日系國產車的車主
納廠在車輛妥善率和技術上要取得多數車主的信任還需要長時間的市場反饋和修正
但在後勤服務這點卻是可以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做出口碑的
車主把車開回原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車子回到好的狀態
那些雞肋的春檢禮或者XX禮不如省下來幫第一線人員加薪減少流動率讓服務品質穩定些。
2017-01-26 6: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原廠

ronaldor wrote:
小弟的車是S5,前...(恕刪)


如果你知道在台灣銷售量第一的TOYOTA,

曾經發生過車主回廠保養,結果開出原廠沒多久輪胎就掉落,

原因是技師沒鎖緊螺絲的事件之後,你會說同樣的話替它擔心,

還是感覺安慰一點,因為你遇到的根本不會有明顯影響行車安全而心安一點。
tomliu36 wrote:
如果你知道在台灣銷售...(恕刪)


豐田躺著又中槍啦, 哈哈哈哈哈
保養車子我一律不在現場看,誰知道他們做的好不好不論外廠還是原廠都一樣

ronaldor wrote:
小弟的車是S5,前...(恕刪)

JD POWER 售後服務滿意度高居第二

ronaldor wrote:

最後交車時感覺不是很好,首先座椅位置被退到最後面沒有大致復位,車內後照鏡也沒有大致復位,這是小事
開出廠外發現擋風玻璃滿是濕布擦過的水痕,搞得比我進廠時還髒,這就讓我有點不爽了
真正讓我傻眼的是我習慣保養完會再量一次胎壓,結果四顆


你如果看到換下來的來令片.還有多厚.你應該會想哭.
原廠來令順順開都有個10萬公里的壽命吧.


tomliu36 wrote:
如果你知道在台灣銷售量第一的TOYOTA,

曾經發生過車主回廠保養,結果開出原廠沒多久輪胎就掉落,

原因是技師沒鎖緊螺絲的事件之後,你會說同樣的話替它擔心,

還是感覺安慰一點,因為你遇到的根本不會有明顯影響行車安全而心安一點。


樓主這句話是用於每個車廠甚至於進口車商.
但Luxgen真的不要跟Toyota比,徒增反感而已.
這種事可以打電話給接待員抱怨及改善就可,真的無需上網討論,人生在外有太多鳥事要處裡了,看開一點,無事一身輕...........

ronaldor wrote:
小弟的車是S5,前...(恕刪)


其實原廠也有副廠的技師技術,副廠也有原廠的技師本事.
很難去判斷,你就自己找一家合適的可接受,可信任的保養廠.

我的車大多在原廠保養,曾經轉出到副廠朋友任職的車廠保養,40000大保養完成後發現車子電腦一直提醒我4萬保養.
再回去車廠找技師,結果技師說他不會歸零(就是用外接電腦除去車子的提示),所以就沒做這動作.
然後我只好找車廠朋友再幫我處理解除掉

那一次之後我就對朋友的超廠沒信心了,再回去原廠他們比較熟悉他們自己賣出的車輛.

ronaldor wrote:
後來被告知後煞車來令片也要更換...(恕刪)


請問你前煞車來令片換過幾次,每個人開車方式不同,無法比較,
但是前煞車換兩次,後煞車來令片一定還有一定厚度,不用換

習慣就好,別家保養廠我只有磨1/4,就因為技師有業績壓力,睜眼說瞎話,要我換

在台灣維修技師要背業績,本身就是一項不合理指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