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訂車、11/08交車,S5 2.0好像是接單生產,這種等待感有在買手工超跑的感覺

iPhone7不拿,折換配件金
選配內容:
10月送720p行車紀錄器,業代免費升到1080p
引擎下護板
後保防刮板(內)
大枕組(很雞肋)
防水腳踏墊(業代贈送)
後廂防水墊(槽式)(業代贈送)
螢幕保護貼
iKey皮套(贈送小型,不是可以放卡片的大型)
牌照螺絲黑白各一套
LED充電燈*3支(好用XD)
後擋電動遮陽簾
避光墊(長毛)
造型iKey(圓弧形)
尾翼
V45前擋+OEM20車身
3M腳踏墊+原廠避光墊(短毛)
主要用途是通勤,8成市區,2成高架,油耗表現8.8km/L(汗)
緣由:
由於家裡的老車Citroen C5已突破30萬公里,行車電腦、機械零件一修再修一換再換,早已不堪那高漲的維修費,決定換車。
家中另有兩輛中大型SUV,因此目標預算大約是70~90萬的房車
期間看過、試乘過各廠車型例如神A、Fit、馬三、focus
神A的駕駛艙與中控設計真的是非常陽春,我一坐進去就知道這不是我要的,那個方方正正的造型實在不能忍,雖說銷售數量來看他肯定好修好改,但在還沒開到要修要改之前我大概就先被那陽春設計給悶死了,而且我也不是很愛在路上隨便跟人開車友會…
Fit坐椅跟空間都不行,HR-V動力不行
馬三大概是我看過內裝設計最好看的,跟BMW X系列學得微妙微俏,但動力與空間不行
Focus,很有動力的玩具,他的EcoBoost缸內直噴+渦輪,1600轉就有最大扭力真的很爽,但空間不大且當時還沒有Sync3,只能忍受那個簡体中文介面,不行,我也不愛馬丁頭,所以馬三跟Focus就…

在各種優劣比較取捨之中,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走進Luxgen的展間,並跟接待人員隨口說了想看看S5……
沒想到S5 2.0居然位在我各種取捨的甜蜜點上,有空間、有動力、有安全、有電子、車尾很酷,儘管他還有很多細碎的小問題,但也不至於無法忍受,至於是什麼樣的問題我文中會慢慢提到
車頭(老實說我對那一大片進氣排的設計不是很滿意)


車尾,我認為國產車當中就屬S5的車尾最好看!夠大膽、夠勾魂,一台車被人看到的時間有超過九成是車尾,所以好看的車尾是必要的(當然也有可能是路上很少看到,在還沒審美疲勞的情況下覺得好看吧



中控可以用Android無線投影,還能直接在中控螢幕上操作手機,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搭配剪線/退Pin解除影音鎖的話,什麼車用系統都只能一邊涼快去了XD
可以放新鮮屋的杯架!這真的很少見,我又很常買純喫茶什麼的,這很重要


開起來的心得
關於震動:因為是車身較低的房車,比起家中的SUV自然有不易晃動的特性。對於路面的起伏處理,我認為是拿捏在可以讓駕駛人感受到路況又不會讓人感到不適的程度。面對較大的高凸或坑洞,車身會在經過後快速震動三四下回穩,過去都開液壓懸吊的C5讓我需要一點時間習慣。
關於操駕:我試過在只有兩線道的鄉間蜿蜒小路以時速破百駕駛,車身的操控就如同身體四肢的延伸,毫無延遲,沒有妥協,就是一個字「穩」

關於視野:這我比較有意見,Luxgen的造車眉角就是這裡沒做好。左右後照鏡很大顆,但鏡子造型不對,一般看後照鏡就是要看左右後方有沒有人、車、小動物、障礙物等等,而這些東西都會因為地心引力緊緊的吸在地上,所以後照鏡應該是要在地面上有最大的延伸性,結果他為了塞個鏡頭而把鏡子做成倒梯形,在地面的延伸變成最短……

有些人會說可以看中控螢幕啊,鏡頭拍的很清楚啊……但彎左邊看左邊、彎右邊看右邊總是人的直覺動作吧
一樣是後照鏡,這個超大顆的後照鏡加上A柱與擋風玻璃上來的曲線,剛好在左右前方造成超大的視覺死角
HUD在夜間的最低亮度還是太亮,晚上開車只好關掉。中控螢幕的夜間最低亮度也太亮,沒有純黑底的桌面或介面可以選用,只弄個關閉螢幕的功能我認為是一種逃避不負責任的做法。
至於那屁孩味多到滿出來、俗不可耐有如台灣陽陽牌機車的儀表板就別提了…

關於聲音:原廠附的瑪吉斯我覺得有點大聲。風切聲的抑制也勉勉強強。感覺該找個時間去做輪拱隔音之類的。聽說車門裡面還有很多空間,也考慮塞一些隔音棉什麼的到裡面去。至於音響…那個喇叭真的不行

其他:ECO模式我認為變速箱的升檔策略還不夠積極、排檔桿配色與設計像玩具、駕駛座以外的車窗按鍵沒有背光、駕駛座的車門鎖按鍵沒有背光、警示燈的按鍵位置不夠顯眼、沒有自動頭燈、沒有雨量感應雨刷、前檔噴水是水柱不是扇形,座椅如果能調整腰靠高低那就太完美了(當然這些有的沒的都是要拿錢來換的)……
怎麼打一打覺得缺點寫得比優點還多...不不不,缺點就這些而已,其他沒提到的都是優點啦

總體而言,他是一台物理上沒有甚麼問題的車,但許多的細節還琢磨得不夠細緻,如果再給Luxgen一些時間改進這些問題的話,相信能在國產車中殺出自己的一片市場的。
我覺得S5座椅的覆皮材質有點黏性,會緊緊抓住衣物,有人有同樣的感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