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車到現在加了3次油,後2次都是自助,同一支油槍,跳停即止,數據如下,有興趣的大大自己算算吧,因為對自排、渦輪很陌生,有駕駛觀念錯誤的地方,還請儘量指正:先說開車行為,長時間停車後(例如上下班),每次起步前都會怠速2分鐘熱渦輪,熄火前也會怠速2分鐘左右才熄火,業務有說過熄火前怠速一段時間不需要,這車若溫度超過,自己會延時熄火,我是有遇過2次熄火後,還聽到風扇在轉,但是似乎沒聽到引擎的聲音,這算是延時熄火嗎?因為不放心,所以還是繼續怠速後再熄火。還不習慣油門操作,磨合期冷車時又不敢讓轉速>2000,所以車不夠熱時都慢慢開,那速度應該檔位都在2檔,HUD顯示的多半是黃到紅快滿格,車熱之後,發現其實踩深一點,由HUD來看,反而沒那麼耗油,而且多踩一點,速度一下就上來了,車子變得很輕快,很期待趕快度過磨合期,讓我能正常的開車。市區、環快之外,只要是快速道路,時速基本都在90-100。第1次加油,22.1L,那天忘了記里程,非跳停,交車後去加了一個特殊數字的價錢,交車時因為業務要講解,一直是怠速狀態,從這次到下次加油,除了由土城開回北投,其中2.8公里的台65,3.1公里的北市環快,1次台北市區往返,約30公里,其他都是市區,再來都是北投經台2到淡水往返。第2次加油,ODO:127km,41.1L,除了10.8km台64五股二到板橋,3.1公里的北市環快,主要還是北投經台2到淡水往返,不過後期開始,返程改走山路,其中山路的里程共有50公里,上坡下坡各一半。下山時會切到手排模式,在2檔(前有慢車)、3檔之間。單獨看山路的部分,上山的錶示油耗約在19.9L/100KM,下山2-5 L/100km,最後錶示平均油耗跟走平地市區差不多。以前舊車都是完全走山路,新車本來有點不敢,有一次把那天下班行車紀錄器所有停等紅燈的時間算了一下,走山路20分鐘的行程,那天走平地等紅燈就花了10分鐘,問了業務說沒關係,就開始下班改回走山路回家。第3次加油,ODO:388km,41.3L,以上平均時速約18km/h。第3次加完油後,沒有怠速熱車,一樣北投開到淡水,把平均油耗歸零,行車中間看了一下,均速約60的錶示油耗,約在8.1 L/100km。另外想請教一下,所謂的工作溫度,是下圖1、2、3、4的那一格呢?
報告一下:1.8 魅力型開三個月,6500公里了,加了700多升95(每次加油皆用app軟體記錄),平均油耗約9公里兩次北高來回、幾次北中來回、多數上班時間開高速公路(但上班時頗塞)油耗表現最好是南下300多公里,接近每公升13KM(但速度約110~140間)上班時間也是高速公路:平面道路比約8:2 但含車多 約8~9km/L平面大概7k/l附近,山路約5k/l山路、平面、高速 落差很大~可能跟渦輪、車重有關,高速動摩擦小、所需動能較為連續,不用花太多油耗在啟動整車。平面山路車重、啟動抗拒靜摩擦所需動能要很大我覺得要看個人用車習慣、我個人是以高速為主,也沒有其他優於U6的選擇了~~就是穩、安全、油耗還在合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