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水野和敏解說U6 Ecohyper

剛剛Youtube上看到的,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2015-04-29 18:09 發佈
聽說U6各車型裡水野最得意1.8魅力型
意思是說1.8魅力型CP值最高嗎?

黑桃2 wrote:
聽說U6各車型裡水...(恕刪)

可能1.8的配重比與燃油經濟性最好吧...
KESA28493 wrote:
剛剛Youtube...(恕刪)

採訪華創車電李俊忠總經理

最近水野加盟之後 感覺還是不錯的
普遍看到的媒體報導都相當正面看待

本來只知道Luxgen背後的研發團隊是華創車電負責,
晚上看到一篇專訪華創總經理李俊忠 ,原來竟是超過1500人的團隊,
LUXGEN的底氣就在這裡了 加油加油




自從水野和敏加入陣容之後感覺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加油!希望LUXGEN可以為車主帶來更多的創新

sam21218 wrote:
可能1.8的配重比...(恕刪)


這數據要去哪裡查?

無敵兔兔 wrote:
採訪華創車電李俊忠...(恕刪)


台灣注重研發的企業值得尊敬!
wade1982 wrote:
自從水野和敏加入陣容之後感覺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加油!希望LUXGEN可以為車主帶來更多的創新...

再來就看 水野樣 能把 U7/M7 的 ECO hyper 帶出什麼變化~
尤其是將推出的 U7 TURBO ECO hyper 能否走出 U6 搶單後的月販百台困境!
KESA28493 wrote:
剛剛Youtube...(恕刪)


水野其實講的2件事(不斷的重複)。1是提高引擎燃燒溫度到950度,2是把前後懸吊行程設為等長。
而這是直接影響駕駛操控的"本質"。

工程設計是選擇性妥協的過程,而哪些可以妥協哪些不可以就決定了產品的特性。有了工程的指導原則,再發揮工程能力去克服困難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試一通,而這也是工業基礎不強的台灣所欠缺的know-how,因此空有工程資源但做不出使用者"激賞"的經典產品。對於產品精確的詮釋和描述,是擺脫追隨者角色的第一步,接下去就要看製造部門的能耐了。

納智傑想製造一輛本質優異的汽車,水野和台灣的工程人員正好有了十分有趣的互補契合角色,未來的成果值得關注。但就水野教頭這一場親自下場的"本質"解說,看來嚴凱泰的錢應該不會白花了。

無敵兔兔 wrote:
本來只知道Luxgen背後的研發團隊是華創車電負責,
晚上看到一篇專訪華創總經理李俊忠 ,原來竟是超過1500人的團隊,
LUXGEN的底氣就在這裡了 加油加油
...(恕刪)


話說1500人的團隊差點被個小改裝廠老板給[宮]了...

網路謠言真可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