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Discovery的汽車大排檔談到的油耗資訊非常多,因此我把該集內容提到的相關資訊做一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
也希望今年Luxgen的1500cc缸內直噴小車能帶來更新的省油科技,讓行車更經濟。
簡單說,現今車廠努力的的重點應該是能讓駕駛人一桶油盡可能撐到更多的里程。

現在新車比起10年前省油約30%,但我們還是希望自己的車子能更省油。
歐洲新車的油耗是在實驗室測試,方法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訂定。
新車比實驗數據在2010年差距大漲到21%,此問題讓福特、奧迪和本田在法庭上都輸給了不滿的客戶。因而,你現在看到的原廠油耗數據都會附上免責聲明。
在這一點上,我們大概可以了解納智捷在燃油效率沒有很大提升前,是無法規劃歐美市場的,因為法律訴訟對車廠一向都很不利。

今天我們要探究油耗測試進行的方式,並發掘數據和真實生活為何如此不同。
首先讓人很驚訝的是車廠是自行進行油耗測試,所以台灣各車廠的油耗數據應該也是自己測試的,納智捷可能也是如此。

以福特做測試的地方在英國的丹頓技術中心為例


測試的過程是以所謂的”新歐洲駕駛循環”,要求駕駛人遵循標準程序操作,包含算準時間的加速及換檔。
(1)不使用開放道路因為變數太多。
(2)我們使用受控的環境。
(3)把車子放上滾輪測試臺,模擬路面狀況,而測試室本身也有空調控制。
(4)做一次測試20分鐘
以上僅需20分鐘,就能彙整出所有數據。
也就是說大家討論了老半天的原廠油耗測試,僅僅20分鐘就做出來了,但大家的討論卻是沒日沒夜。
此外,因為不同車輛有不同車輛的配備,有空調和附屬燈具,或是裝了新的音響。
所以測試時通通拿掉這些變數,所以測試車輛時這些系統都不運作,好比關掉空調。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因為防鎖死煞車會被滾輪測試臺影響,所以油耗測試時也得關掉。
實驗室裏規定的加速需要非常溫柔,但現今汽車性能開到時速60哩,已比40年前快了5秒鐘,但測試時卻加以忽略,只能緩慢加速。
難怪宣稱的油耗和我們實際上路時都會有些差距。
但為何油耗差距為何越來越大呢?70年代約8%,現在則是21%。
隨著車子科技進步,數不清的電子裝置,不論是數位的液晶螢幕,標配的空調,連同在背景執行的電腦科技。這些東西在老早前的車上都沒有,但這些東西都會耗電,而電就是從燃料來的。
納智捷的電子配備超多,尤其是M7,油耗要低相對也困難許多。


測試人員對測試時不開大燈、不開音響、不開冷氣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但如此又會有晚上不開燈的人所以不會開大燈,不常開冷氣的人,所以同樣還是要回到一個基準好讓大家都能信服。」
以上說法是不是讓人好氣又好笑。
駕駛人對測試失準益加洩氣下,形成尋找新方法測試油耗的壓力,稱為全球統一輕型車測試。
內容為:
1.依然在實驗室進行。
2.涵蓋里程14.3哩(22.88公里),最高時速超過80哩(128公里)。
3.持續半小時。
4.考慮今日所有車上的新科技。
5.現實當中的路況,擁塞程度。
因為油耗新方法今年(2015年)才會開始實施,所以汽車大排檔建議車主如何開車讓車子更省油。
1.輕踩油門和煞車,在高速公路劇烈的操作方式有時油耗落差會高達33%。
2.目光放遠,搭配前方車流的速度。
3.儘量免除停了又開的情形,徒增油耗。
4.不要跳過保養,不常保養的車子,會多耗油4%。
5.拿掉車頂行李架,以減低風阻。
這應該是小改U7,把車頂架平整化的原因。

不過U6還是透空的車頂架,可能是U6省油性比U7高,不必太在意平整性吧!

6.清空後車廂的雜物,以減輕重量。
7.使用車廠建議號數的機油,能讓車子省油2%。Luxgen車主手冊建議的是5W/40。

8.市區開車想涼快一點就開車窗。
9.若時速高於40哩(64公里),關車窗開冷氣比較好。
以上要點若都能實行下來,可以節省油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