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 U6 行駛中的雜音 怨言頗多
前面試過 輪拱簡易噴漆隔音處理,效果有限
於是心又癢決定對四門來動手腳,事後再用手機測試來看分貝數比較前後為何?
總之小的是第一次自己摸索來拆,手法顯得粗躁,不過還是很樂意分享給大家
對於想要自己動手的,心中也有個底,有空也可動手做試試看。
剛開始忘了用手機照,因為在摸索中,缺圖說聲抱歉了,有問題可以發問再來討論
1. 先拆右前門
有兩個螺絲一定要先拆扶手凹洞內 ( 一字起子將蓋子打開,裡面一個十字頭螺絲 )

將電動窗開關蓋子邊邊敲開,箭頭處裡面有一個 10mm 六角螺絲,打開

2. 內飾版拆卸
先將靠近後視鏡左上那塊三角蓋子拆除 (直接拔取即可)
再從整個大飾板下方約中間處,有一凹槽,手指可伸進沿著邊邊整個拔取
( 整個飾板兩顆螺絲而已,剩下的都只是卡榫)
防水布拆除施工前,先拆這兩個

飾板內部
可以看出,原廠也是有貼些衛生棉在上面加減用.....

3. 防水布拆除
撕開防水布時,上面的黏膠可以用小刀輕輕劃開,一邊撥一邊同時劃
ps: 喇叭別忘了先拆除 ( 四顆 10mm 六角 )

內部樣子,空空的

意外發現原廠內部也是有貼類似制震墊這種東西,多少都一定有作用
但感覺不是很夠力 ...XD ( 否則就失去了我動手的目的了)

4. 今天的材料:
A.制震墊 *50 (寬16CM×長25CM×厚2mm) (建議買60片-四門)
=> ( 前門需約15片,後門約13片,可達 90%涵蓋率 )
B.高密度隔音棉 6mm (寬100cm*長120cm 兩張)
C. 滾輪 (壓平用- 送的)
總花費: 2200元

5. 內部貼上制震墊與外部隔音棉
內部盡可能貼滿制震墊 (越滿效果越好) ---- 忘了拍圖.抱歉.後面勉強補充..囧
小心手割傷,建議戴手套與長袖衣服....... ( 我手已滿是傷.... 誠心建議)
下一步隔音棉貼上
剪裁適當長度後,先撕開後面被膠,一角先貼上,像貼螢幕保護貼一樣
遇到要開孔的地方,用剪刀剪開 ( 可以直接參考防水布上的開孔位置 )
最後再用剪刀順著防水布外型,沿線剪開。
結果就如下啦.... 手殘別見怪

貼完後,照原先步驟返安裝回去即可。
ps: 安裝內飾板,先裝上方雨刷條位置,卡進去後在開始往下裝。
6. 左前門
先拆圖圈圈處,蓋子打開裡面十字螺絲
此時控制面版就可以撬起 ( 先敲上方螺絲位置 ,下方有 L型卡榫,所以不行)

拆掉控制面板後,可以看到裡面跟右前門同樣有螺絲鎖著 ( 10mm)
圖兩圈圈處螺絲拆除

7. 飾板拆除
拆除圈圈處螺絲與喇叭接頭,順便將喇叭拆除

8.拆掉防水布

9.貼滿制震墊後,防水布貼回去

10. 貼上隔音棉
貼完後同樣依序全裝回

11. 左後門
比起前門施工簡單太多了......
兩顆螺絲拆除

凹槽內墊子拿開,有一十字拆掉

12. 飾板拆下後,一樣這兩個拔除

13. 防水布取下,不用全撕

14. 內部貼上制震墊
後面兩門我沒有貼滿,原因錯估數量...
勉強後面兩門每門用 10片解決 ( 貼滿需約 13~14片 左右 )
內部不足沒蓋到的部分,個人用多餘的隔音墊貼上加減用。

15. 右後門
兩顆螺絲,下方拔取飾版

16. 圈圈拔除,拆防水布......
拆到後面,越來越熟手了.....

17. 上制震墊,貼上隔音墊
注意開孔位置

全部裝回大功告成......................
心得與測試:
之前曾有用手機測試(HTC M8)+ SOUND METER
冷氣一格,無音樂,手機位置時速錶上方
原廠:
時速定速60 km/hr : 75~78 dB
高速公路 100~115 km/hr : 76~78 dB
改裝後:
時速定速60 km/hr : 74~78 dB
高速公路 100~115 km/hr : 74~78 dB
恩...... 單看數據... 還真好像沒差......
但實際上卻真的有差!
來自左右邊的聲音 ( 車經過,路人機車等 ),明顯真的變小聲很多很多
關門聲.....爽
聽音樂也變得紮實許多,不會雜雜空空的
但....引擎聲 與 輪噪音 反而變得更明顯了....
至於為何數據沒有差別太大?
猜想是因為手機放前方測試,引擎聲與輪噪音本身就是主噪音
四門加強也只能抵禦來自左右方的其他聲音
所以機器測試效果影響不大....
就實際感覺來敘述的話......
好比原廠未改雜音就是一個交響樂
今天剔除掉一些伴奏樂器後,留下主弦樂
噪音變得較單純了...... 也更煩了.....唉..... 改不完啊....
下面順便附上有施工與沒施工,車門敲擊聲給參考
以上,給車友們參考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