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底要買車時,記得當年Honda CR-V 第一代國產化才剛發表沒多久,
後面還揹個輪胎,那種造型不太喜歡,那時的休旅風氣並不像現在這樣熱絡

第一代的CRV
所以當時決定下訂買車時,
顧慮到銀彈不是非常充裕的狀況下
選擇了門檻較低的 Honda Civic,
我人生中第一台車就這樣獻給了 Honda Civic 1.6。

我的愛駒Honda Civic 1.6
在2005年Mitsubishi Space Gear 小改款發表後,
那時就有個想法就是換台更大台的車,
也有去展示間賞車,接著就對老媽使出了”旁敲側擊”這一部功夫,
得到的結果就是家裡暫時沒有這種需求而取消了後續的計劃,
而我
自從有了買大車念頭之後,
還是會多少注意著7人座的國產或進口休旅車的相關新聞。

Mitsubishi Space Gear
再一次觸動了買車的念頭則是在2011年時,
當時我的愛駒正在保養廠進行大保養時與保養廠老板在閒聊,
聊到了休旅車這檔事,
也剛好他廠內有一台2006年三菱虱目魚(Mitsubishi Savrin)6人旗艦款的中古車,
在半哄騙的狀況下載著老媽去試開,
而老媽坐上這台車後,對於這種有獨立第2排座椅的車也蠻欣賞的(換車的曙光迸現),
雖然購車的錢是自己要出,但會怕老媽連續好幾年使出”碎碎念神功”,
還是徵詢老媽的意見免得鬧家庭革命,
在保養場老闆與我的兩方洗腦夾擊之下,老媽堅韌的銅牆鐵壁沒有被我們給推倒,
堅持現階段還夠用也另外找個理由說我結婚後再讓我換車,所以我只好噙著眼淚揮揮手向這台車SayGoodbye了。

2005年的三菱虱目魚
結婚後雖有迸現換車的念頭,不過也就一閃而逝,2013年兒子出生後,碰巧我的愛駒在大保養,看到保養費用後老媽終也先開口說是該換車了,聽到這句話的我有如脫韁野馬一般,開始上網搜尋在台灣上市的車種相關資訊,從日系Mitsubishi/Toyoa/Honda/ Mazda/ Nissan到韓系 Ssangyong/HYUNDAI/Kia,還有歐系Volkswagen,美系Ford以及台灣自主品牌Luxgen,比較的車種年份涵蓋了2006~2014,甚至跑到該車商的製造地官網查規格(日系),連已經停產的車種也不放過比較,總計至少看了30種以上的車種和車款等級。
以下所列出是比較最多次的車種

比較完各車種的規格後,我最喜歡的車種是Honda ELYSION 這一款,有著Honda 低底盤的血統特性,創造出極大的車室空間,據官網描述身高170以內的成人是可以用走的進去第3排,這非常符合我需要的大空間,


(圖片來源為Honda 日本官網)
Honda日本官網裡,ELYSION 車款有3500cc/2400cc兩種不同動力,台灣卻沒有車商或貿易商引進,假若自己要引進的話費用幾乎是一半車價,保養維修更是一大問題呢!!
在尚未決定鎖定哪款車種之前我還是一直注意Honda 日本官網,但在2013年底時ELYSION車種在Honda日本官網正式除名,搜尋相關資訊後才發現是要與Odyssey合體成為NEW Odyssey,

2014年 Honda Odyssey (圖片取自AutoNet 汽車日報網站)
2014年初也有未經証實的消息說台灣本田也有意引進這款車,車價部分我想與Toyoa Previa 2.4有的比拼。
都比較完畢後,也列出自己的需求開始篩選。
1. 乘員數必須要能夠坐七個人
2. 考慮到稅金問題,排氣量不能大於2400cc
依上面兩個條件來篩選只留下
Luxgen 7 MPV
Volkswagen T5/ Sharan/ Caddy Maxi
Toyoa WISH/ Previa 2.4
Honda Odyssey 2.4/ ELYSION 2.4
HYUNDAI Santa Fe
Mazda 5
Ford iMax
雖然初步篩選後已排除大部分的車種,
但還是有很多選擇,評估了維修以及換車頻率,
自己進口和車商進口以及國產的車價的比較,增加需求條件
3.必須是新車
4.第三排的空間要夠大
5.車價不能超過100萬
第二波篩選過後只剩下
Luxgen 7 MPV豪華型,Toyoa WISH尊爵型
Mazda 5頂級型,HYUNDAI Santa Fe
2013年9~10月期間抽了個空到各車商營業所看了
Luxgen 7 MPV/Toyoa WISH/Mazda 5,HYUNDAI Santa Fe,
1. Luxgen 7 MPV空間以及安全指數85%讓我最滿意,缺點是價格死硬,主被動安全部份需要107萬以上才有,但網路上那些傳言以及災情讓我有些擔心。
2.Toyoa WISH 的第3排空間太小只能坐小孩,油耗部分讓我很心動,但安全指數評估之後僅有60%部分兒主被動安全到齊也需花到近百萬元才能擁有。
3.Mazda 5 的第3排與WISH一樣,不過安全指數也有達到85%,價格部份讓我最為滿意,
4.Santa Fe當時沒實車可看,就先看了ix35,ix35的第2排空間較小,雖交車後仍可將座椅改成可仰躺,價錢也是最漂亮,可惜沒有7人坐(要外改),Santa Fe有國產消息,會在2014年4月發表,我也上網在做一下功課,如果引進的是加長版的Santa Fe,價格壓在110萬左右,就可以考慮,結果發表時是短版的Santa Fe,且價格出乎我意料的高,因此最後還是捨棄。

讓我最後鎖定Luxgen 7 MPV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小心看了太多車禍照片以及聲歷其境的行車紀錄器影片,也順勢將購車預算提高至107萬等級,爾後朋友聽說我以鎖定Luxgen的車種,大致的反應普遍都是很容易故障極不推薦,也讓我當時萌生選擇是否正確的想法,之後我就開始膜拜GOOGLE大神,在Google大神的開示之下,秀出所有Luxgen的相關新聞,一一將這些簽詩(災情)深入研究,像是客貨車問題鬧的最大,但後續卻查不到客貨車認證問題當時是如何解決,再來則是重大問題如方向機牛叫聲問題,煞車失靈,失去動力,翻車,這些也在Google以及各大論壇遍地開花,當我再深入了解了這些問題以及發生的車輛年份時,發現問題點幾乎全部都是存在於2009~2012年間,與遍地開花的問題點都有連貫且發生時間相符,2013年之後出廠的車其問題都已大幅降低,災情也降至只有零星幾個,這才讓自己覺得所選無誤。
基本上10月底去試乘過Luxgen 7 MPV之後就真的完全鎖定了,也預計要在2014年4月~6月購車,業代一開始還是鼓吹我先下訂單,沒想到11月SUV改款成U7 Turbo ,讓業代無法說動我,因為我認定MPV 一定會改款,所以我要等改款後才下訂單。
期間業代雖然沒有奪命連環叩,不過網路上的間諜照開始流傳,當我再去詢問有無改款進度時,還是會逮住機會詢問我是否要下訂單,我堅持一定要等到改款,千呼萬喚在今年4月17日終於發表了,在發表前夕就已得知消息,所以在前兩天就先簽下訂單等到發表當天確認車型後直接送單,據業務說的M7訂單是高智捷第一張呢!
========================我是時間分隔線========================
5月30日,我的大白熊就到了大中廠,
不過,習俗上交車得挑個良辰吉時,還要做個淨車儀式,確保未來的車況正常以及行車順利
經過篩選後挑定了6月6日早上7~9點間
等待的時間不長,但感覺是蠻長的
終於期待的日子終於到了
由於先前就已有拜託老媽出馬來幫車子做淨車儀式
前一晚,就有將6月6日當天要用到的東西給準備好

連環泡1只,神明穿過的披風一套
2014年6月6日早上6點
鬧鐘一響我就立馬起床做準備
首先當然盥洗一番~
之後再把相機拿出來拍拍大白熊

今天的天空還是灰濛濛的~

好在昨晚的念力有生效~ 地面沒有濕濕的~
回樓上拿手機要準備聯絡業務時,
LINE 的訊息上已出現業務傳來的一句話:我提早到了
馬上衝下樓,請業務將車繞一圈開到門口放好
當車輛停妥後,就上樓請老媽來進行淨車儀式~
儀式進行中也將鞭炮給綁在車尾上(真的好長阿~)

整個淨車儀式大約25分鐘
只見老媽似乎是神明上身,
拿著三炷香在車身周圍比手畫腳,口中念念有詞(我太專注了,忘了拍照)
淨車儀式末了,將已煮熟的湯圓放在4個輪子下的順向處前面各6個後面各8個

後輪

因為待會就要上車開動車子,只拍後輪示意
接著我就先坐上駕駛座
聆聽老媽的指示
"等鞭炮點燃後就將車開動往前直行不回頭,繞行一圈再回到巷子口"
一切就緒之後請業務幫忙將鞭炮給點燃,
整個儀式做完已是早上8點多了,
也還好是暑假,路上車子並不多,
不過在轉彎時還被警察杯杯行注目禮 XD
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車尾一串鞭炮還在逼哩啪拉的響,
沒有汽車或機車進入車尾30公尺內(誰叫你車尾掛著一串點燃的炮到處跑~)
繞行一圈,直到鞭炮聲沒了,才將車子開回巷子口停放,好準備上班囉
交車以及淨車儀式順利完成~~~~~YA~~~~
=======================時間分隔線==========================
6月7日一早起床,
心中念念就是想開著M7 Turbo 到處走走
想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講了不下10次了都沒去成
這次應該可以很順利的去參觀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帶著小孩出門就是要大包小包,
整理一下要帶的東西後,就帶著長輩驅車前往佛光山

佛光山停車場
走馬看花到參觀完畢也接近12點了,
我先到停車場將車開出
順便讓車內的熱氣散掉,再把車子開出停車場臨停在大門附近等家人
等待過程中,就順便拍個幾張大白熊

佛光柱下的大白熊屁屁 XD

大白熊正面照

左側裙

右側大燈

左側大燈

大白熊與佛光山山門的合照~
最後來幾張夜間黃光底下的大白熊

正面

屁屁照
前檔+車身隔熱紙在夜間的透視度


訂車時就已有和業務談妥隔熱紙的處理方式
在交車前,業務就親自將車開去店家那邊貼隔熱紙,
隔熱紙的選擇是前檔隔熱效果要好,但不能太暗,
前檔選擇台灣維固V-kool V55,
車身部分有考慮到白色車的美觀,故選擇了台灣維固 V-kool K14
在交車後實際在行使過程中
白天沒有感覺到那前檔透視度有多暗
不過夜間行駛時,感覺上是暗了一些
可能是我的CIVIC 前檔隔熱紙只貼1/3,平視部份的透光率有90%
自己也已習慣這種開車模式(夜間真的很清楚哪)
但為了隔熱效果,只好習慣這60%透光度的隔熱紙囉~
因為有Eagle View+ 和Side View+ ,所以車身隔熱紙透光率就暫時忽略了
另外.前檔以及車身仍有部分氣泡尚未消除~店家指出,需要在大太陽下曬個幾天,氣泡才會不見,
奈何交車到現在,天氣非常不穩定哪!!
敬請期待,ORO W408 主機DIY
另有安裝ORO W408影音型無線胎壓偵測器,
主機部分則是我想要自行DIY,
所以在交車之前就讓業務開去店家那兒安裝胎內發射器,
==================首波油耗測試=================
補充說明
行駛里程未滿1000之油耗測試
從6月6日交車後.總共跑了300多公里
在第一波業代幫我加好油總共行駛130公里
油針指示到達紅色區域上緣
直接去加油92無鉛30L 這波測試將單次里程全部歸零
在油針再次停留紅色區域上緣時
共行駛約250km
換算油耗約8.33km/L 誤差約0.5km/L
高速/平面道路比值約8/2
全程冷氣開啟
6月19日
換成95無鉛後,引擎寧靜度比92無鉛還好一些
==============首波換成95後的純平面道路油耗================
前次加油時加到油槍跳停共加入約67.6L
這次行駛的路線有9.5成是平面道路
包含數次停在路邊怠速,進行HTC 連接測試導航時
行駛總里程91.3km
今天就到同一個加油站,使用同一支油槍加油
一樣加到油槍跳停即停止~
共加入19.71L
總里程/本次加油量 =平均油耗
91.3km/19.71 L= 4.63km
本次9.5成市區油耗為4.63km
==================第2波油耗測試================
6/23
第2波油耗測試目前總里程為908km (差不多要1K定保了)
本次行使里程數為371.6km
里程統計已Google 路線統計高速路段的總里程,里程%比計算後直接四捨5入
高速:平面 為77%:23%
試驗的變數為
從地下室2或3樓爬坡至平面 共2次 (前次測試時共有7~8次都是從地下3樓爬坡至地面)
無路邊停車怠速
全程冷氣開啟
6/23晚回到高雄後仍是到同一個加油站使用同一支加油槍
加油時以油槍跳停為主,共加入40.24公升
平均油耗為行駛里程/使用油量 = 371.6km/40.24L = 9.23L
比首波測試時多出至少1km/L 的行駛距離(前次使以油表指示為主,誤差較大一些)
整體來說,這次油耗提升不少,讓我更期待1K/5K定保之後的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