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年歲也超過40了,沒有飆車把妹需求,但對安全性、超車速度、操控性要求相對更高了,
每日工作往返都走高速公路,平常載家人小孩,有時也需接待國外事業合作的來訪貴賓,沒有
載貴重貨品時,後車廂都是擺放一輛小折單車,開到哪騎到哪。同時也放了半套的高爾夫球桿,
朋友揪練球或下場時,半套也足夠應付,還有放置一些雜物和換洗衣物,所以後車廂空間要求要大,
購車預算約260萬。
最近努力享受爬文01汽車版的樂趣,也看了
Mazda(馬五、馬六CP值不錯)、Nissan(現在已經在開的車款,沒啥問題)
Volvo(安全性不錯,有跟車和防追撞功能真是吸引人)、Lexus(服務不錯,車內部比Benz、BMW都精緻,高CP值)、Toyota(神車大家都知道,高CP值)、Skoda(展示間沒人理我)
試開了Volkswagen(這字好難拼,操控性很好,車款大多柴油引擎,柴油暫不考慮)、BMW、Audi、Benz
網上研究了Subaru森林人和其他款,
沒看Mitsubishi、Ford(Mondeo新款好像很多新功能)、Honda,韓國車完全不考慮也沒去研究。
最後決定最近要下訂BMW,因為各項條件平均都能滿足。
今天路過Luxgen展示間,想說去年本來要換車的首選品牌最近出了U7、U6好像還不錯,MPV遲遲
不改款等到不耐煩了,導致移情別戀到其他車款上,一發不可收拾。索性再進去瞧瞧舊戀人Luxgen,
看她最近過得好嗎....

看了MPV沒啥新意也沒要改款的消息,MPV空間真是讚,租了幾天車老媽坐太師椅超滿意,馬力強
吃油也嚇了我一小跳,雖然早就知道。
S5出差時租過幾次,操控性相當好,沒話說,但內裝的粗糙感覺也是沒話說。
U7是有進步,但每次進入駕駛座就害我頭敲到A柱,真的很不爽,

今天要試用和HTC New One結合的新功能,業務竟然試不出來,而且置放手機空間太小一直
夾到連接線,可惜了。

太多組人馬在看U6了,總算有點空檔了,這星海藍真不錯。

本來很懷疑,幹啥有U7還搞個這麼相近的U6來打自己產品,結果業務一句話:這U6用的
底盤和S5是一樣的。 這我就懂了,我要的就是轎車底盤,SUV的空間,MPV的載貨,
還有被戲稱電子花車的功能啦,這些都是我要的。

這後行李廂怎麼可以這麼讚呢?這不放備胎的空間,堆放雜物簡直都綽綽有餘了,何況上面再加一層,
還可以讓我擺放腳踏車和高爾夫球具。

這觸碰螢幕和電子花車的功能太實用了,這些功能在BMW都是要花數十萬才有的選配,太嘔了。

照片拍得不好,左邊有個放手機和連結的USB,這個功能太好了,車上有手機的功能整合,
幹啥還要買車上導航系統,而且進口車更新圖資是要花很多錢的。右邊打開可以放小包的
衛生紙,這不起眼的功能太有才了,誰提出來的啊?邊開車邊回頭拿衛生紙,不是我常幹
的危險事嗎?

這HUD投影功能在進口車也是要加很多錢的啦,而且沒有買到一定等級,要選配都要「德訂」,
然後慢慢等車。
U6賞完車,差點很想下訂,根本還沒試過車怎麼可以衝動?這不是40幾歲人該有的行為。
這車買到頂級該有的安全配備也都有了,而且還沒破百萬,選擇性也相當多,選配金額也沒有
太嚇人,可以依個人需求挑選級距,這舊情人Luxgen還是有持續在進步的,我的感覺啦。
平常也常瀏覽01上的BMW、Benz和Luxgen討論版,感覺在BMW版充滿了驚奇、讚嘆、稱讚、鼓勵,
在Luxgen版偶有勵志小品,但負面能量多了些,有時會不經意被一些負面能量影響,其實不講意識
型態,這品牌和價位應該是對得起使用者的,大家很精算每年能省下的稅金,要更低價但配件一樣都
不准少,我在擔心是不是我們整體的消費力因為經濟因素明顯下降了?口袋緊縮,生活緊張讓負面能量
和焦慮更顯現,這樣的社會氛圍才令人擔憂。
考慮U6值得當家裡的第二部車。
以上是原文
----------------------------------------------------
以下是回應剪貼
一覺醒來,單純分享文從小小討論文,變成懷疑文,逐漸培養了充滿負面能量的文章,雖然大部分在預期中演進,心情不免還是會受到一些影響。
先來回覆一些比較負面能量的回文好了,把樓扶一扶免得倒了被回收,比較陽光正面的網友,我們再慢慢聊自己賞車的心得,畢竟還沒試乘過,也不知道真正的操控性如何,而且S5底盤雖然蠻好開,那個4汽缸的聲音一開始還真是聽不習慣。我現在開的是V6引擎。
1.保持懷疑的態度是好事,說好話傳遞正面能量是好事,台灣人被媒體政客習慣傳遞負面事的操作方式教壞了,習慣負面思考,講話酸一下的人,容易讓一些好運從身旁溜走,多稱讚,陽光一些,會讓生活和工作更順利,我也要努力。
2.願意上網當寫手的業代,老闆一定要眼尖,要重用提拔,一般業務看的是手邊哪些案子可以成交?這個月可以賣幾台?上網維護品牌,對立即的業績幫助不大,這種忠臣很難得,因為網路業代可能幫到自己的同事,而且成也網路,敗也網路,現在手機、汽車用論壇網路行銷恐怕反效果多於正面。
3.網友說「又是L牌的寫手出來洗版面」.......看過這麼多車,我承認還真的很想幫Lexus寫寫分享文,能夠用200多萬的預算買到雙B 3、4百萬等級的車,CP值真的蠻高,呵呵。
4.有260萬預算還看其他車?是啊!其實挑一台車,馬五、Wish都能夠符合需求,座椅的搭配,我實在是很喜歡。只是差在馬力和一些安全配備及操控性。若不是生意上有載貴賓的需求,偏偏有人就有興趣看你開啥名車。不然U6每天自己開,載家人出遊,我想應該也很滿足了,至於剩下的預算,湊一湊足夠頭款,還可以再多買一戶房子出租給需要的人,才是會增值的投資,買車根本就不是投資。
5.本來就打算買MPV,只是遲遲等不到改款,才會東看西看,一發不可收拾,順便連預算都增加了。所謂預算,有位網友講得好。預算是啥?預算就是口袋不夠深,怕買過頭破表,才會定下預算上限,不然口袋夠深買一台車應該像進超商買包口香糖,不要看價錢直接結帳帶走,才是真正買家。看得出來我們這一輩生活壓力真的很大。
先回應到這裡,有空再聊。
----------------------------------------
我還是回覆說明一下好了,不然這蓋在沙地上的樓還真的蠻容易傾斜的。
雖然在預期中,但真正感受到負面的能量很強,焦慮、懷疑、不滿的心,讓大家生活壓力很大,希望台灣可愛的朋友可以逐漸跨過這個艱難的門檻。即使是網路上的帳號也要當作本名、本人來經營,我相信你們在真實世界講話的口吻一定不是這樣的,身處暗處更要心地正直。
1.近期都有在賞車、試乘,也有不少Benz、BMW、Audi、Mazda、Toyota的賞車照片,只是用手機拍的,不過這不是本篇的重點,也不是本文分享的目的,所以不會在這裡討論,會在別車型的討論版,網路資訊很多,有些不需要自己發言詢問,不然會被講:你不會爬文啊?幫不了你。
2.我沒有提到那位網友「盜圖」,我只說引用了我拍的照片,至少可以先講一下,這是小事啦,只是尊重的問題而已。盡量不要動不動就講人盜取,隨便就下重手。
3.我還是會去下訂BMW沒錯,然後把32萬公里的老車先放在另一個車庫,暫時先表彰他多年來的貢獻,也會定時去保養,然後要載狗狗們出遊的時候用老車,畢竟老車上面已經太多狗毛了,沒差。等到有人要接手,或是報廢了,也算是壽終正寢。然後可以考慮第二台車是馬五、Wish、還是U6都好,那時又可以慢慢比較了,這時真正考慮的是一台高CP值,載貨上下貨方便的車。車子像衣服一樣,穿西裝的人也需要穿運動衫。
4.開箱可能要到明年,因為我要訂的是正14年生產的車,有些還要德訂,真正拿到車可能要到明年4、5月了,不過開箱應該不會發文在這裡。
以上,先這樣,今天工作都沒辦法專心,大家上班、上課還是專心一些,一起努力吧,這篇文章跟生活、家人、工作比較起來,根本不值得這樣熱鬧。
---------------------------------------------------------
11/20 試乘心得
昨天接到業務來電,說試乘車到了,可以預定安排試乘,看方便的時間。
既然可以安排了,那還要等到何時,當下說好啊,40分鐘後到你們的展示間,順便約了一個朋友,看看他試乘後是否能有一些心得或是對這個品牌重新認定一下。

今天試乘車是白色的,還不錯看,公里數只有650公里,還真的是新新車,本來說不好意思訓車期間就大腳踩,業務反而不太在意,就說沒關係自由開,而且強調3000公里後會更好開,那就不客氣嘍。

開動前當然要先來連接我的HTC New One,結果又是失敗,但業務的HTC不知哪一款就可以成功連接,真的很奇怪。但業務一直強調這是我的問題,這是我自己的問題,一定是我手機的問題。好吧,我也知道,但你也許可以說:我等等幫您設定看看,應該是沒問題可以連接的。 如果每個第一線的業務都能有不錯的專業知識、銷售技巧、觀察力和細緻的話術應付各種客人,我相信Luxgen應該會賣得更好。 公司內部訓練可以加強一下。

前面駕駛人的身高約170公分,我坐在後座仍然有相當充裕的空間,個人覺得有這麼寬敞的房車和SUV也不多了。

試乘車把後面橫桿拆了,後座可以往後倒,坐起來還蠻舒服的,上下座位也不會太高,而且不會敲到門框。

寬敞的後座,那個置杯架的塑膠感重了些。

天窗真大

天窗真的很大,以後會不會漏水啊?聽說保固六年,現在聽到保固六年的產品還真不多,天窗如果漏水算在保固內嗎? 產品光保固六年就要很有勇氣和準備和這個品牌拼下去了,這值得鼓勵一下。
最後,談談試駕心得。內裝這些都講過了,功能不錯,我都很喜歡,塑膠感是重了些,但是這種價位的車,還好啦,如果沒有增加太多成本,可以做得更細緻些。 重要的,操控性,我個人覺得操控性不輸房車S5,隔音也更好,甚至比MPV還好,渦輪啟動的聲音也沒這麼明顯,駕駛座視野相當好。 在爬往陽明山上坡,油門一踩都可以輕易快速超過前車,上陡坡在三個體重超過70公斤的男人,有這樣的反應,我覺得相當不錯。開起來很順,但我不是專業試車,無法形容細部的感覺,只好個人去體會嘍。
至於事後我問朋友試開的感覺,他是覺得還是不到位,內裝質感不夠好,對引擎的聲音和動力也有意見,上大直橋時短時間已經加速到破100公里,朋友仍然覺得後段加速沒有持續。這是啥?我都已經叫他記得踩煞車了,還說後段力道不夠,我有跟他說你不能拿來跟你的3000多CC的賓士一樣評比啊,畢竟不同等級。
每個人喜歡的車子真的是很主觀,每個人要求的標準也不一樣,既定的印象短期也不容易改變,不過這輛要拿來日常用,載很多產品或旅行的行李應該是非常夠了,對我而言。純粹分享,看看就好,不必認真。
------------------------------------------
2014/1/13 補充發文
最近看到好多U6開箱文,真是為Luxgen車友高興,我也蠻喜歡這台,方便實用CP值高,希望Luxgen能藉這次氣勢,一飛沖天。

車展中U6真的很多人賞車,都無法靠近,反正我試駕過了。

深藍色還是不錯看

MPV遲遲等不到改款,等改款還要再去看看,第二台車還是可以考慮,不然就介紹給我哥,他家人口眾多,預算也不會是問題,只是他對Luxgen有蠻重的先入為主觀念。

U7也很氣派,希望A柱K頭可以改善。

內裝不錯,也很大膽

白色U6也很好看,我看好多人訂白色,前幾天經過松山機場交車場地前擺滿了U6新車的盛況,加油。
-------------------------------------------------------

另外,我的BMW也提前交車了,本來要等正14年的,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但原則不變。充滿負面猜疑能量的網友也可以繼續批評指教,謝謝。開玩笑的啦,車子代步而已,不用太認真。

【賞車開箱】BMW 320i 3GT (F34) 開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