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Luxgen想要存活下去, 甚至是擠身國際品牌...

老實說台灣汽車產業折騰半個多世紀, 能夠擠出一個Luxgen, 也算值得了

Luxgen要活下去, 甚至是壯大, 一方面靠實力, 一方面也要靠一點支持(政府與民間)

我能想到最快的作法, 就是Luxgen推出Sedan Hybrid, 然後價格壓低(政府環保經費補助), 並且推廣到全台灣的Taxi(也是要補助), 先把T牌那三輛神車市場搶一搶, 這樣有量就能攤平研發開銷了

對於國內市場的訂價也要採取薄利多銷, 反正是政府跟民間都給你支持, 你損益持平就好, 先把經濟規模作大, 才有本錢玩國際競爭

當然, 想賺錢還是要跨海過去, 再依據大陸市場弄幾款水土相符的車款, 反正嚴董也算半個紅頂商人了, 要爭取空間不是辦不到, 看看韓國品牌在大陸也算成功的, 因為人家願意全力投入(研發+關係)


裕隆不一定要捐款才叫做慈善, 把車做得比別人好, 賣得比別人便宜, 就是一種對國民的回饋了

汽車產業鏈很大, 對整體GDP與就業率有很重要的影響, 酸民酸歸酸, 但盡可能地還是要給予支持, 最好是能夠去買(雖然目前感覺還沒有值得到非買不可, Sedan的配備價格還不夠漂亮)


PS: 個人是雷諾車主, 站在雷諾車主的立場, 個人非常反感嚴董對雷諾這個品牌的"後媽"心態(一方面是"無心照料", 一方面是"有心謀殺"), 但也可以理解他必須把全部資源投入在更有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開發上.

Luxgen的生死
2012-01-13 11: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uxgen 國際品牌
henrylai21 wrote:
老實說台灣汽車產業折...(恕刪)


同為雷諾車友
挺一個
期待下一代LUXGEN MPV有更好的舒適設計和座椅配置
再大的液晶螢幕都比不過一個全景天窗給我的View
給我大天窗!!!

去跟TOYOTA買HIBRID技術
讓油耗好看些
故障率低一些
不要老是開發新技術
機械本身的妥善率好一點比較重要
RFC小江 http://sinyichiang.blogspot.tw/
+1000000分

雖然汽車產業完全不懂!

但是知道凡事起頭難!

但是一起步就絕不能停下去!

看看HONDA已經跨足飛機產業了!

不是不能!是要看做不做!

國內那麼多高科技人才、教授!

請他們協助國內產業應該是不難!

難在人心!本位主義!自我感覺良好!

改天國人有以色列人民一半的國家認同感!

相信第二家台灣自有汽車品牌很快就會出現!!!

henrylai21 wrote:
我能想到最快的作法, 就是Luxgen推出Sedan Hybrid, 然後價格壓低(政府環保經費補助), 並且推廣到全台灣的Taxi(也是要補助), 先把T牌那三輛神車市場搶一搶, 這樣有量就能攤平研發開銷了

對於國內市場的訂價也要採取薄利多銷, 反正是政府跟民間都給你支持, 你損益持平就好, 先把經濟規模作大, 才有本錢玩國際競爭...(恕刪)


有時候不要只想到自己怎麼樣看世界, 也要看看世界怎麼樣看你. 類似的國內外極度不平等貿易的話, 對在台投資的外商(不僅是汽車業, 還有其他產業)會怎麼想? 台灣的人口還不足以多到可以支撐產業完全靠內需市場自給自足(60M)的可能性, 這樣玩, 當心國內產業還沒養成到可以跟國際競爭的時候, 國內整體的經濟力已經衰退了.
^^A 請多多指教~
台灣有著發展電動車/機車的好地理(地小),如果巡泡菜的做法,由國家背書、財力、修法全力支持,由民間提供技術,發展成全球唯一一個全電系島不可能嗎?還用油?現在油價還不是最高物價就高成這樣,再漲上去我看不用玩了,華擎技術要追上國外大廠還差很遠,倒不如直接玩國人最內行的電系裝置來得更快,有時發展技術不難,難得是專利被人請光才麻煩
台灣車市才多大
好好經營大陸市場會快一些

henrylai21 wrote:
我能想到最快的作法, 就是Luxgen推出Sedan Hybrid, 然後價格壓低(政府環保經費補助), 並且推廣到全台灣的Taxi(也是要補助), 先把T牌那三輛神車市場搶一搶, 這樣有量就能攤平研發開銷了


taxi 限定使用裕隆, 民國53年就搞過一次了,
當時的魯隆仔, 品質差, 故障多, 司機們幹聲連連.
傳說嚴老頭死的時候, 還有司機連續數天到裕隆,
故意上門說要找嚴老闆, 只是為了要聽到...
裕隆也只是一家私人企業,又不是國營企業~為何要動用國家資源讓它活下去~(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Luxgen只是一個私人企業品牌,跟國家認同到底有什麼關西,
Luxgen帝國的居民抱歉打擾了~我自己 出去......現在.......!!

衝阿衝阿 wrote:
裕隆也只是一家私人企業,又不是國營企業~為何要動用國家資源讓它活下去~(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Luxgen只是一個私人企業品牌,跟國家認同到底有什麼關西,
Luxgen帝國的居民抱歉打擾了~我自己 出去......現在.......!!



這就是有人常問:韓國人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如果今天是其他產業(尤其是無法發揮就業的高科技產業), 政府真的不需要管, 讓市場去自然淘汰就好

但汽車產業影響甚鉅, 連美國政府都要為了挽救汽車產業而出手打擊豐田(而且還是不惜用賤招), 為的就是保障就業市場, 更別提韓國政府怎麼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如何"政商聯盟"養大幾個超級國際品牌了, 固然官商勾結聽起來不好聽, 但在國際競爭的嚴酷環境下, 小小的台灣要跟別人競爭, 不集中資源做事情只會被各各擊破而已

所以我建議裕隆要開發有未來性的車型, 然後透過政府補助來擴大銷量, 但前提是也要用"薄利多銷"的方式來回饋台灣市場, 這樣贏得GDP, 贏得就業率, 贏得消費滿意度, 有何不可? 甚至讓裕隆再多發點股票, 全民參股一起賺也行啊?

如果只是怕這個怕那個, 動不動用民粹思維來想的話, 什麼事也做不了, 那就天天代工賺辛苦錢吧, 然後天天問: 韓國人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衝阿衝阿 wrote:
裕隆也只是一家私人企...(恕刪)

那現代在韓國不是私人企業嗎?一個有前途有前瞻性的計畫需要有很大的推力,台灣就是東西做出來上不了市才來趕修法,修完後別人研發一樣的東西了還賺得到錢嗎?商場講求的就是進場時機,只要比別人慢~那就是註定要賠,就像現在的電子廠,落後別人一兩個世代,削價就是賠,不削價賣不出去還是賠,新世代技術要研發就要再燒錢,永遠也追不上
一個成功的做法不需要討論過程如何達成,而是因該做的是如何達成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