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要以50萬輛產能為目標 台灣+海外市場也同樣以50萬輛產能為目標
也就是說 十年後的LUXGEN 要達到百萬輛產能的世界級車廠 不知大家看不看好呢??
企業對社會最大的幫助就是提供商品和就業機會
要是你是luxgen員工或是他的協力廠
luxgen大賣對這些人的生活絕對有影響
難道年終發的紅利是假的嗎?
更何況Luxgen是台灣外銷品牌
外銷的每一個產品都是對台灣的行銷
而且Luxgen也給台灣相關技術人才表現的舞台
更可以為台灣培養和留住這些人才
我不懂你的回饋是甚麼意思
蘋果有回饋美國人嗎?
微軟有嗎?
但他們對美國的幫助和成長是無庸置疑的吧
你說的那幾家或許沒有~但是下面的有在回饋自己國家的人民!
美国现金捐款公司榜:2010年數據
1、沃尔玛 3.19億美金
2、高盛 3.15億美金
3、富国银行
4、美国银行
5、埃克森美孚
6、哈利伯顿公司
7、雪佛龙
8、摩根大通
9、GE
10、塔吉特
2010年,辛辛那提超市运营商克罗格公司(Kroger)捐出了其2009年5.89亿美元税前利润的10.9%,约为6,400万美元。
資料來源http://money.163.com/11/1025/11/7H783DLQ00253B0H.html
企業不是社福機構,回饋也是自願性的。
我不能也沒能力強迫他怎麼做~但是至少我會看在眼裡!
就我目前接收到的訊息~這牌子貴(還沒關稅問題)~配備還沒比較好~
回國前知道有台灣的車廠賣到國外去還挺高興了~
後來看一看那價位那配備外加還是號稱台灣自製的!
一點都提不起勁想去支持了~

不過你的賬號還真新啊.....就回了我一次文章!深感榮幸!
而且....自己國家的市場都站不住了還想往國外跑......想想各國的車商在自己國家的市佔率吧!
夢想很偉大~現實很殘酷低.....整個看起來就是眼高手低的目標....
台灣保護的這些車廠這麼多年~也沒看他們有跳脫出代工生產這條路!
看看韓國的現代才花了多少時間就發展成現在的規模~不汗顏嗎!?
來這就聊聊天打打砲發表發表意見討論討論事情~~老話一句『認真你就輸了!』,想吵架那就沒空陪啦!

現在一線大廠 已經提高技術進入門檻
從汽油 到柴油 再到油電 純電我是覺得還早
L牌有這些技術嗎??
油電 以及小CC數加上渦輪或是雙渦輪 搾出大馬力但是節能
CVT 雙離合六速 傳動系統
一定是最近十年大趨勢
L牌若是沒這些技術 頂多只能跟二線品牌對打吧
就像是中國大陸一大堆自有品牌一般 上不了成熟市場 只能打打中南美 東南亞 非洲等等新興國家
不然就是願意花大錢買專利來用
油電技術跟T牌買 柴油跟歐洲車場買
裝渦輪很容易 難的是調教(還是要跟大廠買)
若是只有花而不實的電子影音化內裝 不成熟的美學設計
國外大廠的大軍(包括技術 行銷 歷史 品牌等等)壓境
對比近年來攻城掠地的HYUNDAI 也有四五十年的歷史吧
L牌憑啥可以在十年就可以
老實說十年後 不知道L牌還在不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