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一台車不是你說它爛,它就真的爛~

Luxgen為台灣為第一個汽車自有品牌,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只有真正進入汽車工業裡,你才能真正體會一台好車,從設計、定稿、開模測試、CAE驗證、回饋、工廠測試、CAE與實車驗證、再回饋、量產測試、再驗證回饋,直到凍結測試後,才有可能發表量產的複雜度。

汽車,只要是有代工經驗的,或是修過車的,做一台車並不困難,要不然妳可以去大陸看看有多少品牌的車上市,而後面卻連個CAE驗證不都沒有的公司大有人在!!這種車,妳敢開嗎?

但,做一台好車,也就是從零到有,有相對的困難。我這樣說,也許很多人無法體會故箇中的奧秘。簡單的說,M-BENZ、BMW等德國量產車大廠,為何受到廣大修費者的青睞,妳說是品牌,但他們剛開始的時候,有品牌效應嗎?我想是沒有,他們之所以成功,簡單的說,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走入研發汽車的領域,導致現今世界最優秀的工程師都進入了國外大廠,當然做出來的車比其他品牌優秀。

妳說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重不重要?我跟你說,在汽車產業裡我覺得非常重要,除了基礎專業知識要非常足夠外,設計、分析的經驗也不是阿貓阿狗就可以做的。

而在Luxgen,從P/T的研發、CAE的驗證、NVH的測試、底盤的調教,每個環節都需要眾多的工程研究人員,不斷地吸取國外大廠的知識與顧問,也就是說台灣在這一點是匱乏的,也許妳會說,我們比外國人笨嗎?從我多年跟外國人接觸的感覺來說,台灣人真正聰明多了,只不過我們沒有那樣的資源罷了!

一台好的車,在於細節,個人覺得台灣這一批為Luxgen分析、設計效力的工程師,也許剛開始經驗不為國外大廠的經驗足夠,(包含引擎設計、CAE分析技術、NVH測試能力等)但我想在學識上是不會輸他們的,只要一步一腳印,有朝一日,Luxgen的品牌,定會在國外發光發熱。

當然,Luxgen領導人也不是白癡,他知道初期要打入汽車市場,以現有的技術,要贏這場仗,必須導入台灣現今最為成熟的I產業,將智慧科技融入車內,除了創造話題,確實在這幾年的銷售量有所突破。

而今後,在整車設計與調教上,如能定下決心(我是說高層),一步步將國外大廠汽車的經驗,慢慢導入Luxgen,我相信有朝一日,定會像NB雙A品牌、HTC等IT公司一樣,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回覆 10.07---------------------------------------------------

終於感受到網友的威力了...

畢竟有批評,L牌才會有進步,而我當初寫這篇文章,完全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評價任何東西,
沒想到到最後被人物會成幫L牌護航

總是有些人看文章喜歡看自己在意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主觀意識,就變得好像全是我想表達的東西,

我想這是不公平的,你們對Luxgen有意見,那是妳們自己的想法,但不要欲蓋璽章的說我想替L牌護航。
這並不是我當初寫的本意

不過...網路上就是這樣,只論成果,不論過程,當然這點對消費者尤其重要...

汽車產業自有他辛苦的地方,而我也完全贊同其他毒舌網友講的,消費者只管品質與價錢,我想這當然是裕隆高層要想辦法克服的,而這點並不在我寫這篇文章所要表述的~

就像我在文章中所提及,BMW 和 BENZ 不是一開始就成為知名品牌的,我想表達的只不過是我們汽車研發本來就比人家晚,自然在消費者的心中,敵不過大廠,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想無論如何,不管是裕隆或是未來哪家企業想要創造台灣汽車自有品牌,我們都應該予以鼓勵,不是嗎?
2011-10-01 14:26 發佈

travismei1107 wrote:
Luxgen為台灣為...(恕刪)



travismei1107大大說的好,現在的品牌,也是以前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人親土親,對共同生長在這一片土地的產業,給予包容與期待,
有意見或建議,用正面的角度提出。
相信大家都是展翅飛翔的老鷹,不是只會呱呱叫的鴨子!
大家一起飛得更高、看得更遠,讓事情或問題能得到解決及進步。
你標題下的不好,到時候會有人說是“一台車不用你說它爛,它本質就真的爛”...
我沒有說哪一台車,純粹是看到樓主你下的標題真的愈描愈黑....

怎麼可能爛車做了50年,

改個名字就突然一切都變好了.
樓主~開發的辛酸只能留給自己啦.

全世界三教九流的人買車..沒人在關心開發過程的辛酸.
所謂~只問成果.不論過程.

納廠還是把開發的辛酸自己留著..讓產品在市場上接受挑戰吧!




travismei1107 wrote:
Luxgen為台灣為...(恕刪)


我仔細的看完全文

感覺.......樓主是在說現在的現行車款沒有很好

但是總是要從無到有去進步的

也許以後真的能發光發熱

但是現在.....也不是你說好,它就真的好

HUNGRYSPIDER wrote:
我仔細的看完全文感覺...(恕刪)



消費者的眼睛 是雪亮的 社會心聞得報導 是公平的 ........

樓上某某某那句話說得不錯 .

"怎麼可能爛車做了50年,改個名字就突然一切都變好了." .

價格 親民一點 那也許情有可原 . 利潤抓太了 當然市占 輸給toyota一大捷 那也是活該
車可以整合的不好,因為這能進步
車的性能可以不好,因為這能進步
車的品質可以不好,因為這能進步

但對台灣的車主而言
這牌子有挺他們嗎?
他們得到原廠的多少支持?
這牌子有把心放在他們身上嗎?
撇開哪家廠商不管

品牌也是有分一流跟三流的

某些品三流自以為是一流

用一流的售價在賣三流的商品

有趣的是花錢的卻還沾沾自喜

dwc2009 wrote:
全世界三教九流的人買車..沒人在關心開發過程的辛酸.
所謂~只問成果.不論過程....(恕刪)


會有人花了百來萬
只是為了鼓勵L牌辛辛苦苦的研發過程?

小弟家境比較清寒啦
花錢買車小弟還是先看成果

開發心酸?
試問全球哪家車廠研發過程不辛酸
大哉問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