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本人曾po文<<Luxgen夜視系統雨中實拍照片,證明超有幫助(7月30日補拍日間雨中行車照片)>>及<<﹝提醒﹞大雨夜晚,不要忘了開啟Night Vision>>以實際照片介紹Luxgen的Night Vision。

但在起霧,尤其山區是否適用?本人的回答是最好不要用,使用後因山區道路峰迴路轉,經常有狀況。
Night Vision的視野較前面,無法提供真正的距離差,可能會產生危險。
以下是這次上武陵,回程遇大霧實拍照片。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同一地段所拍兩張照片,比較以下兩張,Night Vision不見得較清楚。
車子在Night Vision下呈像情形。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由駕駛座看到車子駛離。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為方便大家閱讀,本人於10月23日重新編輯把所拍過的Night Vision照片獨立po出來
------------------------------------------------------------------------------------------------------------

在"Luxgen夜視系統雨中實拍照片,證明超有幫助(7月30日補拍日間雨中行車照片)"一文中的照片。

在88(高潮快速道路:高雄到潮州)快速道路行車中拍攝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在中山高行車中拍攝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在中山高行車中拍攝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7月30日補拍日間雨中行車照片:

近拍部分因為相機拿得不穩(又是一邊開車一邊拍照,很不好的示範),有些模糊,
但可清楚呈現幾乎看不見雨滴,這是Night Vision的好處之一。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在"﹝提醒﹞大雨夜晚,不要忘了開啟Night Vision"一文中的照片

前方逆向停著一部黑色車(在鄉下逆向停車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Night Vision顯像情形,可看見旁邊商店的招牌。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大雨夜晚的88快速道路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可清楚看見地上的坑洞(紅色圓圈)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左前方大貨車影像模糊(增光值稍有誤,實際比照片亮一些,不是這麼暗,但也不是那麼容易看清楚)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在Night Vision下清楚顯像,在夜裏因有後車燈照明,前車車輪踐起的小水花並不明顯。
Night Vision無法在山區起霧狀態下提供任何幫助(導航武陵之戰:Mio vs Luxgen副資料之二)
2010-08-29 0:29 發佈
建議先瞭解系統原理再來發文比較好!Night Vision是用熱感應原理,對霧怎麼會起的了作用。
airzard wrote:
建議先瞭解系統原理再...(恕刪)

謝謝您的發文,確實有網友曾在我的po文討論中提出此問題。
我只是儘自己可能提供建議,任何人都無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專業人士。
airzard wrote:
建議先瞭解系統原理再來發文比較好!Night Vision是用熱感應原理,對霧怎麼會起的了作用。


我想您可能要再確認一下!

Night Vision不是用熱感應原理......

是用高感度影像感測器..........

有點像是提高曝光值的意味..............................


假若Night Vision是熱感應原理, 霧就不會干擾功能.......................

Benz和Lexus的夜視系統才是用熱感應的, 這在霧區很好用!
是納智捷自己沒做好!
airzard wrote:
建議先瞭解系統原理再...(恕刪)


Likewise
NightVision+使用的是高感光,非抓熱源
兩者各有優缺點
例如:
抓熱源抓不到地上太暗的坑洞
高感光則對抓生物沒有熱源的清楚

我想所以北美比較適合如紅外線感熱的(因為很容易會撞到鹿...等等的生物,有一次我被載的時候,我的朋友壓過一隻xx....她叫大叫, OMG, that's my first racoon....)

台灣則用高感光來應付台灣特有的拉力路段.....

我覺得最好是兩者都有....

像我就覺得,倒車時前瑩幕應該要能分割成兩個的,一邊放倒車畫面,一邊放Eagle View+
不然我每次都按來按去很麻煩....
aerohero wrote:
Benz和Lexus的夜視系統才是用熱感應的, 這在霧區很好用!...(恕刪)

還有BMW大7和Cadillac,都是用FLIR的PathFind,美國Auto DIY的MSRP約US$3K...

Night Vision=Night Viewer(NV)但這種電子光學在商業市場卻有不同的說詞,
因為NV這東西初期大都是因應軍事用途而研發的,就以粗淺的方式來說明(商業市場):

NV的種類:紅外線熱感(熱像儀),光放管,低照度

紅外線熱感(Thermal Image):
紅外線並不需要光源,因物體本身都會有自發性熱源,是一個最佳的光源,
常用於工安,消防,醫療,導航(空中&水面),安全等用的非破壞性檢查或監視,
有主動和被動式紅外線,亦有近紅外線(NIR)與遠紅外線(FIR)等規格


左圖為一般情況,右圖為FLIR的PathFind情況

光放管(Image Intensifier Tube):
即俗稱的星光夜視鏡,星光夜視鏡是將微弱的光源放大,常見於狩獵,導航,監視,
目前的商售產品無法像紅外線和低照度一樣作得很小,市場較不普及

低照度(Low Light Level):
這是CCD所衍生的技術,生產成本最低,其進化的過程為:
白天彩色晚上黑白(Color/Mono),低速快門(Slow/Shutter),超感度(Exview/HAD),
常見於日常生活物品之中,監視系統(CCTV),數位照相機,數位攝影機(以Sony為代表作)

而在在霧區,不管你是幾瓦的石英鹵素,氙氣或HID車頭燈,通通和瞎子一樣,白天是白茫茫,
晚上至少還有亮與暗的對比,此時,傳統的"黃色"霧燈是最有效...01的鄉民應該知道,冰箱
上層的冷凍庫為何不是裝省電的日光燈,而要裝有熱度的鎢絲燈泡?這都是光譜的性...

依樓主的照片和高山霧區因為冷空氣和溫差的關係,個人認為Luxgen的NV系統應該是屬於
"高感度影像感測器"-低照度CCD的類型(請別炮我,我對Luxgen沒研究),而不是高端先進的
FLIR...
aerohero wrote:
我想您可能要再確認一...(恕刪)


LUXGEN的NV是高感光鏡頭,而非紅外線熱感應

比較像「星光夜視鏡」,用AMP把微弱光線增強放大
woodylin_tw wrote:
還有BMW大7和Ca...(恕刪)


很想幫你加分,可惜你不是樓主....
hcpine76 wrote:
本人曾po文<...(恕刪)


hcpine76兄又來發使用感想了。

請教hcpine76兄有夜間測試過嗎?這樣感覺也許使用雙鏡頭會實用些,一個IR感應一個低照度。
gladiator wrote:
hcpine76兄又...(恕刪)
有啊!就在<<﹝提醒﹞大雨夜晚,不要忘了開啟Night Vision>>

長期的駕駛Luxgen SUV,真正使用Night Vision輔助視野的才僅那麼一次南州往崁頂的路上。其餘都是為關心這一套系統的網友所特別拍攝。

個人覺得這一套系統應該是實驗性質的味道較濃,搭配在車上是為配備加分。因為前方視野需轉移至稍右下方位置再參照回前方視野,有一段時間差。因此,我會特別建議下大雨、起濃霧,尤其在山區遇此惡劣天氣,還是放慢車速,謹慎開車最重要。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