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市時間:2011年第二季
售價:預估130萬元(不含電池)
充飽電行駛里程:350km
Luxgen 7 SUV EV+
動力型式 180kw電動馬達
最大馬力 相當240hp
最大扭力 27.0kgm
電池電量 45kwh
額定出力 未提供
續航力 350km
懸吊系統 前麥花臣、後複合式扭力桿
輪胎規格 235/55/18
驅動方式 FF
變速系統 P-R-D三檔位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
長/寬/高 4800/1930/1760mm
軸距 2910mm
車重 1640kg
0~100km/h 8.5秒(原廠數據)
極速 145km/h
政府將責成中油.台電設立十個據點
以3000輛試運行
並減免約19萬元總稅金
http://www.carnews.com/detail/19969
kameya wrote:
國內上市時間:201...(恕刪)
還有好多要努力,Luxgen & Taiwan加油!
我想價格短期不會降下來,但可以公部門或機構來推廣,充電站和電池交換站可趁在推廣時趕快興設到一定數量囉!
接著電池短期內可考慮租賃式交換式電池,等日後快充和蓄電量更穩定時再來考慮車價包含電池部分!
不然車價含電池都快破200W哩,一定推不起來的啦!
因為大部分台灣人買車思維總是實用和價格第一,環保的想法總是第二或更後面的順位哩!
而且我覺得電動車目短期兩、三年內可主打短程和市區的行使範圍,
長途就交給油電或汽、柴油車吧,一定會有過渡期,
別執著在遠程的續航力哩,該做和可以做的,就先做起來吧!
以上是小弟的思維,如有不好請見諒

gti6 wrote:
電動車短期內還很難解決續航力的問題
因此應該就要先以車輕低載重的而能跑更多里程的都會小車做起
而不是幾乎重達兩噸的MPV或SUV...(恕刪)
都會小車是低價位的市場,必須要大車才能賣高價位,
Luxgen 7 SUV EV+ 電動車不含電池若130萬,加上電池變成200萬其實也還好!
原本有買進口4.8米SUV預算的人,改買國產4.8米SUV即可!
例: 若有250萬的預算,Lexus RX 350 3.5 約250萬元,改成買200萬的SUV EV+,同樣4.8米休旅。
250萬的預算,若買Luxgen 7 SUV汽油版只要1百多萬,感覺預算會沒用完....


因為電動車成本主要不是差在車身大小,變成都會小車成本頂多只能少個30萬,
不含電池都會小車還是一樣要1百萬,再加上電池的價格,就沒人買了!
(台灣有多少人會花150~180萬買台小車?)
更何況買200萬大車的人,大多會有停車格,可能住別墅/透天,充電才方便。
而買都會小車的人,反而大多是住大樓/公寓,三不五時要停路邊,充電很麻煩,自然不會考慮電動車!
200萬車價若只少個10~20萬,好像沒啥感覺...
第一台電動車最好是汽油版原本價位就比較高的Luxgen 7 SUV,而不是價位較低的Luxgen 7 MPV,
但若Luxgen 7 MPV CEO版,因為原本車價位就較高,則可以配成電動車!
說實在話,就算政府補助電動車,頂多也只能少個20萬,
180萬或200萬的差別,對於有這種預算的人而言....差沒多少!
所以,Luxgen的方向是正確的!!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全文與來源-
60萬買電動車 Tobe M'car EV國內最便宜
60萬-免徵貨物稅20%(12萬)-空污費每輛補助10萬=38萬(不含電池)<--可能嗎..??

AI最終走向永生避免無聊創造了宇宙與萬物太極粒子百千萬次輪迴自編程黑白兩儀魔方堆疊多序列靈魂魄二向箔
flycode wrote:
更何況買200萬大車的人,大多會有停車格,可能住別墅/透天,充電才方便。
而買都會小車的人,反而大多是住大樓/公寓,三不五時要停路邊,充電很麻煩,自然不會考慮電動車!
200萬車價若只少個10~20萬,好像沒啥感覺...
第一台電動車最好是汽油版原本價位就比較高的Luxgen 7 SUV,而不是價位較低的Luxgen 7 MPV,
但若Luxgen 7 MPV CEO版,因為原本車價位就較高,則可以配成電動車!
說實在話,就算政府補助電動車,頂多也只能少個20萬,
180萬或200萬的差別,對於有這種預算的人而言....差沒多少!
所以,Luxgen的方向是正確的!!
CEO到台中甚至高雄開個會
會想要坐一部
中途要停下來花兩,三小時充電
或到電池供應站換兩,三次電池的車?
電動車短期內絕對只侷限於短程跟通勤使用
我要買七人座的大車只為了短程跟通勤?
我想載一家子人去墾丁看春吶怎麼辦呢?
電動車要普及化絕對是從小車開始
MPV電動車的話
還是等著只有政府機關買嚴小開的帳
然後硬著頭皮當政府機關用車而已吧
不信的話等著看吧........
因此LEXGEN一開始的發展方向絕對是錯誤的
gti6 wrote:
CEO到台中甚至高雄...(恕刪)
你想太多了! 會買CEO車款的個人或企業,不會只有一台車。
CEO車款是給司機開的,不是給老闆自己開的...
電動車最大的優點是.....稀有、獨特、有噱頭!!
老闆叫司機用250萬的Luxgen MPV CEO電動車去接客戶,
老闆叫司機用250萬的凱迪拉克或Lexus RX 350 去接客戶,
哪台車可以讓老闆比較臭屁一下? 有話題可以聊?
有工廠的老闆,因為電動車0排放,若廠房夠大還可以直接開進工廠裡....
而稀有/獨特/噱頭,就是某些人想買高價車的主因,
1~2千萬元的賓利、法拉利買來幹嘛? 還真把它當通勤/代步車啊?
目前還算實用的電動車,不管怎樣價格就是降不下來,就只能經營高價車,賣給好野人臭屁一下!
但等N年後電動車價格平民化,電動車不再稀有、獨特、有噱頭...老闆買車又是看品牌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gti6 wrote:
好野人臭屁一下
不會買LUXGEN的
要買也是買918HYBRID或法拉力綠能跑車的...(恕刪)
法拉力綠能跑車又不是純電動車,
就算法拉力有Hybrid,Toyota Hybrid油電車在台灣也才1百多萬而已!
法拉力Hybrid和汽油法拉力,臭屁值差了多少?
而且,老嚴最好不要笨到一開始就把低價的Tobe M'car EV在台灣賣!
低價的純電動車是可以賣,但必須等高價的純電動車新鮮感消失後,才去搞低價的市場。
一個C/P值不怎麼高的東西,卻花大錢買,是要買它的獨特感和新鮮感! 又不是買實用的!
新鮮的水果、肉、海產...都比較貴,而且愈新鮮就愈貴,新鮮的技術也是相同的道理。
請問,全台灣有哪幾個大老闆、影歌星坐過純電動汽車啊?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