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LUXGEN 7 MPV太大了,有的人說想買............。
總之,一個車廠推出一台車,能滿足所有人的期望嗎?如果不能,那有甚麼好批評的呢?關於這點,我實在是想不懂。
難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都得符合我的期望嗎?我認為不是的,所以對於不符合我期望的人事物,我盡量少批評,我選擇自己多些努力,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
而對於別人做了不符合我期望的事情,只要沒有影響到我,我認為不應該批評,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是嗎?
這台車不符合我的期望,錢在我口袋裡,我選擇不買,等到有符合我期望的車,我才會掏錢買的。
大家認為如何呢?
enjoy2 wrote:
有的人說LUXGEN...(恕刪)
當然要批評,可批評!!
該批評還是要批評,該建議還是要建議,M7當然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美國做出來的太空梭很屌,
但對不起,還是沒有辦法潛水,若拿到台灣來,想必很多人一樣會大肆批評一番,但這不代表不能批評,
有批評才會有進步!
小弟原本對那些在版上 拉塞 的嘴炮族或擔心生計受影響的 業代 有很多意見,
但大家看正反兩面的發言與意見,甚至是謾駡與中傷,我想大多數人心理都有定數,
會進來這版位的,至少應包括幾類:1,想買LUXGEN,2,有興趣,3,嘴炮族,4,業代(含LUXGEN),5,YL團隊
以及其他各形各色人物,
來此的人,如同小弟,多數是抱持看熱烈的心態,有時看不慣才進來摻和一腳;而那些目的性來此的人,當然
但以各種方式完成其 使命 ,看多了就好了,別當真!
不過,小弟當真的部分是希望那些在搜集情資的YL團隊,好好重視大家的意見,帶回去好好地參考一番,
如此才能更貼近市場,否則 閉門造車 ,恐怕會再次讓大家失望,甚至是絕望!!
所以,大家還是努力的批評,建議性的批評與建議最好,無情的謾駡與中傷也罷,
只要能讓LUXGEN做的更好,也讓其他車廠因競爭壓力而進步,都是功德一件,都是消費者之福啦!!!!
我想看到的是真正有用的批評.
車子的優點大概在廣告階段就會被放大.
只有真正的試車報告才會有真正的優缺點分析.
只有真正看過實車的網友才會有真正的實車質感分享.
看過那麼多人的分享.
在自己還沒去看過實車之前.
車子優缺點大致都心裡有底了.
目前我最在意的是bxycar試車大大說開山路會頭暈.

期待更詳細的試車報告中...

土撥會撥土 wrote:
土撥會撥土 wrote:
我有說全部零件嗎
我只提到關鍵零件吧
你們那麼在意我就來提一個實例吧
現在看到的Lux Gen讓我想到以前的Benq手機
想當年Benq手機世界佔有率相當好 在美國市場品牌形象比三星還好
但當時Benq其下代工和品牌沒有分家 因此在品牌發展上受到很大限制
知名大廠請Benq代工手機時 為了仿止Benq copy會和Benq簽個合約
就是我這新手機技術概念在一年內Benq不能學 一年後就可以
譬如NOKIA 要出一支300萬畫素新手機 他就會要求Benq不能立刻copy
要等一年後才能出相似產品
這會造成Benq獲利大幅下降 譬如NOKIA這支手機代工成本才5000 他可以賣15000
但一年後雖然零件成熟成本降低 同樣手機Benq代工成本只要4000 但他只能賣5000
所以只有品牌是不夠的 李董事長深知此瓶頸 所以才會去併西門子手機部門
雖然結果論相當悽慘 但是我相當佩服他當時的衝 因為不衝不行
反過來說現在的Lux Gen
如果關鍵零件無法自己研發 我不是說自己生產喔 一堆人扭曲我的本意
與其他車廠合作你也只能拿到對方二三等級的技術
永遠在人家後面 這樣是不會成功的我相信嚴董深知此道理 畢竟他曾失敗過 但我看不到它的決心
但一個成功品牌還是要靠獨立研發技術來支撐 才會有未來
這個例子希望給一些盲目支持的人多多看看
想想為何台灣到現在都還是短視近利
我想膽識與決心在台灣企業主還是很缺乏的
這是您說過的,您記得吧?
嚴凱泰不是神,當然可以批評,但是您批評「合情合理」嗎?
現代人開車應該都要開冷氣吧?即便是敞篷車,也會附冷氣吧?
請問汽車冷氣系統在您的定義中,是否為「關鍵」零件呢
M-Menz的冷氣系統是請日本Sanden「設計、製造」
所以照您文中的意思來看,M-Benz C-Class的冷氣系統,就是前開公司原廠取得的二三級技術,是吧?
M-Benz的汽車冷氣設計研發能力,照您的意思,也是「永遠」在人家後面,是吧?

懷舊有益身心健康、80年代永遠不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