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報導請問大家對Luxgen自創品牌有甚麼看法?


看到下面這篇報導請問大家對Luxgen自創品牌有甚麼看法?

==================================================================

新聞分析/借力台灣 生產轎車抄捷徑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 2009.09.09 04:25 am


兩岸汽車市場規模相差高達50倍,卻能吸引廈門金龍汽車集團來台投資設廠,關鍵在於台灣發展汽車工業逾半世紀的成果,累積許多技術能量,可以縮短廈門金龍邁向自主轎車領域的路途。

廈門金龍往轎車領域發展,不外乎與大股東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可能併入北汽或廣汽集團有關,福建省府不願見到轎車項目將面臨空白,因此尋求廈門金龍接棒發展。

相較於其他轎車生產同業,從事轎車項目至少有十年以上歷史,廈門金龍有豐富的巴士製造經驗,但對發展轎車還是一片空白。

大陸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廈門金龍發展轎車項目,市場不會給予學習成長的時間或犯錯機會,因此找尋現成的技術支援,成為廈門金龍縮短切入轎車市場的捷徑。

全球各大知名車廠都已進入大陸市場,在當地有合作夥伴,沒有與廈門金龍合作的空間。而與廈門一海之隔的台灣,發展汽車工業長達50多年,累積許多汽車發展技術與能量,特別是零組件產業實力在全球名列前矛,成為廈門金龍可以借力之處。

近年來兩岸關係迅速融冰,先有ECFA,後有海西計畫,為台灣與福建在汽車等項目創造合作與發展的空間。

廈門金龍透過三陽的關係來台投資設廠,可避免大陸現階段對新設汽車廠的限制,並可擷取台灣的汽車零配件資源及汽車研發人才,加速轎車產品開發。

另外,廈門金龍甚至可以台灣為轎車產品外銷的分工基地,將整車與零組件進一步外銷,或回銷大陸市場。

對三陽而言,透過促成廈門金龍來台投資,可引進廈門金龍開發中的平價轎車產品,為未來ECFA簽訂後,大陸低價車可能大舉襲台的衝擊建立防線。

【2009/09/09 經濟日報】

2009-09-09 19:22 發佈
我覺得很好,自創品牌是一條難走的路,但是還是得走。剛起步還是務實些,台灣的市場太小,還是需要中國的市場,才能展穩腳步。

而LUXGEN與中國車廠合作,我不認為這就是不愛台灣,務實理性最重要,全球經濟發展強調的是互助合作。
只能說報紙寫的看看就好了,還不是為了股票?有點像坑X小股東
請問三陽除了機車汽車哪來的設計經驗?連外型都沒設計過何況引擎底盤哪裡來?(不要跟我說越南生產三汽缸貨車)
何況是大陸對汽車生產都需批准的再台灣製造低價車回銷大陸根本死路一條,充其量不過是想再台組裝巴士,補足三陽工廠生廠能的空缺,三陽是金龍的大股東之一
1/2商業考量, 1/2政治考量.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