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很可悲
強迫要配合政府的"汽車產業保護政策"
數十年來 買比人家貴 但比人家爛的車
國內車廠 過了幾十年 還是只是組裝廠而已 同時間 韓國的車廠 都已經做到什麼樣子了???
這些賺了民脂民膏~卻還是拿不出東西來的國內車廠~實在很可惡~
現在才想到要發展"自有品牌" 不會嫌太晚嗎??國際上和台灣~還有空間嗎??
這些人的身家的地位~都是 台灣人當冤大頭 花大錢卻買爛車而來的
看到這些人就有氣 還一付傑出人士的樣子
十分不看好新品牌的發展 或許他就像王先生當時也認為"台朔汽車"做的起來的樣子吧
如果關稅取消,所有的台灣車廠都關閉,一堆人失業,
滿街都是雙B與LEXUS,
並且以後的國產車都是中國製的,
你希望看到這樣的狀況嗎?(雙B的部份還不錯啦)
況且韓國也是靠進口關稅以及限制進口數額起來的,
今年上半年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廠了!
但你知道一台Sonata在韓國賣多少錢嗎?(約一百萬台幣)
品質卻還比其他國家生產的差!
(韓國人以購買自己的產品為傲,我們就已購買自己的產品為恥。)
所以我覺得「合理」的保護是有必要的。
至於怎樣叫做合理,是有討論的空間。
另外也不要認為說因為關稅保護,這些國產車廠就因此噱翻了,
裕隆以前我就有看過有些車款是賠本在賣的,賣一輛陪一輛。
當然也有很賺錢的車款沒錯,但不致於到黑心的程度啦!
國產車的利潤真的不算高。
所以裕隆有心要做品牌,大家應該給予鼓勵。
其他幾家廠商都還在開開心心的做代工呢!
好聽的場面話也就省了, 講些M7讓小弟覺得失望的地方
1. 米色內裝, 限制了七人客座的功能, 米色內裝的SUV在行駛三五年之後將會是一場可怕的噩夢, 第三排能夠潛入地板下是很好的設計, 也提供了許多RV的空間, 但米色內裝真的不太適合, 如果有深灰或是黑色會更好
2. 引擎蓋元素太多, 上方有鍍鉻飾條, 下方又來了鍍鉻柵門, 覺得元素太混亂, 2.2 Turbo真的需要這麼大的散熱面積嗎? 小弟有點存疑, 但是前檔泥板碰撞後, 這種複雜的設計可能會製造更多的維修成本...
3. 副駕駛座的LUXGEN的超大銘板, 覺得這是一種只想要讓駕駛自我感覺良好的標籤, Luxgen在車壇只是個新手, 講白了是個菜鳥, 整個品質形象, 產品形象, 產品線多元化, 周邊衍生商品的發展, 甚至到性能, 維修後勤與價格優勢都還是個生手的情況下, 一點點的扣分都會讓那個藍光銘板變成一個很礙眼的室內標籤
-想要塑造好的產品形象, 讓Logo深植人心, 貼在車廂內的logo沒有作用的, 能把整體形象做好, 不用貼logo別人也能夠知道
4. 2.2汽油渦輪引擎, 1850kg車重, 9.5km/L avg....上路之後的油耗不知道會如何慘烈....這台車的定位真的只能是家用的七人座嗎? 看看後續的產品線如何衍生, 也許品牌效應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功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