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納智捷SUV銷量淒慘 品質/服務雙差評曝根源


meowmeowcgb wrote:
納智捷SUV銷量淒...(恕刪)

感覺很多人對納智傑有滿滿的負能量 真的有這麼遭嗎
jeff0720 wrote:
除了關稅應該是17%不是40%外,完全贊同.
裕隆的問題不在售價,而是沒有核心技術+妥善率不佳.
12月Luxgem全球採用華擎引擎僅1,164台,佔全球銷售4,083台僅剩28.5%.
2017全球銷售僅32,505.




17% 只是關稅。
國家還要課你貨物稅。

進口小汽車應繳進口稅費(包括進口稅、貨物稅、營業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
之計算方式及適用之稅率,不因其為新、舊而有別。

各項進口稅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一)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稅率(17.5%)
(二)貨物稅=(完稅價格+關稅) ×貨物稅率
2000cc 以下貨物稅率是25%
3000cc 以上貨物稅率是30%

所以一台2000cc以下的進口車,其稅率至少包含了 17.5% + 25% = 42.5% !!!

一台馬3 日製進口進來,裡頭至少含了42.5% 的稅金,這是你我要繳給國家的!

結果 馬3 價格都還可以完爆國產車。 你說這不是殘忍,什麼才是殘忍…

red violin wrote:
17% 只是關稅。...(恕刪)


你以為國產不用貨物稅喔

rockliang wrote:
甚麼車都進口,為何要為外國人找工作機會?

支持國產車,就是支持自己國家,也是給自己國人工作機會,有工作機會,就會增加消費,促進國內景氣成長!




那我問你,憑什麼要用你我老百姓們的稅金補貼來增加這些人的工作機會?
有本事就不要動用老百姓的稅金,自己的工作自己救。

美國40年前造車工業也是世界最發達的,
全面開放進口後美國國產車也一樣被日本車打得落花流水,
底特律以前是以造車工業聞名,非常發達繁榮的一個都市,
全面開放進口車後,底特律這幾十年來都蕭條,失業率的確增加了。
但美國沒有因此而衰弱,也沒因此而變窮,
反而更多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和人力跑去科技業和傳產,
成就出現在的矽谷高科技新貴的先驅。

原本從事這一方面事業的人,也可以適時的轉型,
山不轉路轉,當你的產業沒有競爭力時本來就需要轉型。

玩不出新把戲只是靠著國家保護下生存的,這種企業也永遠長不大。

Amduscias wrote:
你以為國產不用貨物...(恕刪)


國產貨物稅去查一下好嗎

再怎麼比都沒有進口的稅來得多
只要是臺灣品牌在01不會是好東西的....配備那麼多還嫌貴那就去買便宜的,便宜的沒那些配備不會去"該"嗎?酸民始終是魯蛇在當的...
meowmeowcgb wrote:



U6賣12月4...(恕刪)



U7我記得有消息在中國禁賣了
因太不節源了

台灣的造車品質跟維護品質水準本來就不高
還是買進口車卡實在啦


鬼島第四寶:9487987
一家車廠作了四五十年,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只會花錢買車架 買引擎 買變速箱...
還想跟 現代汽車 比較?

最大問題是領導者 沒有前瞻性的眼光..
看不到未來正確的路,才會一直花錢在沒用的地方..
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天下..
你有看到他們花大錢請專家來研發電池嗎?

沒有...反而是花大錢請專家來研發的新外型,調教引擎...
那些東西技術性低而且沒有核心價值..
被保護的企業就是這樣不堪...
就像被寵壞的小孩..只會要糖果...

讓人痛心...這就是台灣的第一家車廠..被寵壞的小孩.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race6061 wrote:
大陸人口十幾億
台灣人口只有兩千多萬
兩邊的銷售量居然差不多
看來台灣人的確很挺


不是台灣肯挺
而是相對之下L牌在台灣算是肯給的

如果今天開放大陸規格和價格的車款在台灣販售
我想這個數字就會反應出在中國的比例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