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1994 wrote:
不管買了那個廠牌的...(恕刪)
這種間諜性的發言我之後就不回覆了,沒有需求,沒有人這麼無聊會去做規格、改款訊息、新聞、試駕影片等等的功課XD這種沒薪水的麻煩事,至少我是不太願意做的XD
j00164168 wrote:
所謂"這些年"有...(恕刪)
tomith wrote:
小弟本人因為家庭因...(恕刪)
red violin wrote:
造車工業是一個國家重工、輕工業整體實力的像徵,
要發展講明白點就是要 錢!錢!錢!
想要研發展技術需要錢,向別人買授權需要錢,核心技術研發需要錢,
這個行業沒有錢,根本什麼都做不了。
就拿核心技術來講,
你知道一款新的引擎技術光是自主研發就要燒掉至少10億美金以上,
而且還不保證一定能成功,以後量產時的良率能否達標。
再談到變速箱,現在全世界汽車大廠都有自行組裝變速箱的能力,
甚至直接轉投資變速箱大廠,除了自己供應外還可以做專業的代工。
拿日本廠商為例, Aisin和Jatco 這兩家背後通通都有來自車輛大廠的資金,
Aisin的背後就是Toyota, Jatco的背後就是Nissan。
談完了車輛最核心的技術,一台車還有很多的零組件需要外廠支援,
抱括 主被動安全系統;剎車系統;散熱;冷氣;機電;等等各種的軟件和硬件。
而如何能取得高度競爭力的價格?
當然就是你的市場基數,這決定了你的議價的能力,
舉日本的大廠為例: Honda,Toyoda, Nissan, Mazda, 他們的車量全世界行銷,
今天假如要跟外廠買一套零組件,這些大廠的市場基數大,
有量為前題,當然就能取得很好的議價權。
反觀國產車裕隆,你覺得裕隆的車輛全世界有多少市場基數???
這種市場基數下,裕隆有辦法取得議價主導權嗎?
結論是非常明顯的,裕隆就只能求別人賣你,還深怕別人給你斷貨!
沒有市場基數做後盾,你的車怎麼做價格都永遠比別人高,
而且成本還控制不下來。
當有了市場的基數後,再加以產線的自動化,更再次降低了成本,
這更是國產和國際大廠很大的分野,
youtube隨便搜關鍵字 「car production」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當別人都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
你就能了解國產車和國際大廠的製造能力,差別就是這麼大!
所以難怪日本車全車日本製造,來台灣價格都幾乎可以跟著國產車的價格做競爭,
因為人家成本控制的能力就是非常好,而且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
今天再來看看裕隆,它有什麼?
連在大陸都沒辦法取得有效的市場份額,還能祈求在台灣有多大的銷量嗎?
台灣了不起一年全車市就只有40-50萬輛的市場,裕隆能佔多少?
而且上個月進口車已經佔到單月總銷量分額的一半,
國產車越來越邊緣化的態勢已經形成,難以逆轉。
我只講,光靠台灣救不了裕隆,而且光靠台灣市場也養不活整個汽車製造業。
有辦法走得出去才有活路,否則我認為還是收一收,該清算的清算,
台灣根本就不需要車輛工業,政府不要再保護這夕陽產業,
倒不如乾脆全面開放進口,讓國外的各廠方彼此競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真正有實力存活下來的,會是台灣最強最精華的,
汽車貿易全面開放競爭之下的價格才會慢慢趨向合理化,
長期來看,這才是全體台灣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