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情報文)納牌在國外的售價

太過保護就像是被眷養慣了,在國際上一點競爭力都沒有,

以最兩輪的機車來看,雙陽也是根本廢...

電動機車GGR來說,政府支持,未來也有充電站換電池或是在家充電的選擇,

因為現今電池快充技術還不夠快,換電池相較下是比較快,

如果做起來之後其他廠牌也可以簽約和GGR共用電池站之類,

當然之後電池技術進步選擇更多取代油車是必然趨勢,

那這樣政府支持人民的納稅錢才花得有意義,


臺灣裕隆,我相信有在研發,但...目前看起來就是能力不足,

都已經投多少錢多少時間,現在看來就像是個沉默的成本謬誤,

加上技術跟不上,售價又沒比較便宜真的讓人不平衡,不行就換人好嗎...
可是,銳凡。

把 25%貨物稅還原,台灣 S5 的零售價,還是沒有杜拜版的安全大全配呀,


weaber wrote:
不然吶,除了裕隆納智捷以外其他國產車廠都如此
台灣只有組裝而已,其他研發、改款、測試等都是母廠在做的
台灣國產製造商代工本來就利潤低,錢都被總公司賺走了
台灣廠只做了代工組裝還有做其他的嗎?
研發費用


所以小弟不會買和泰的車當臺灣盤子

但是會買和泰股票賺各位臺灣盤子的錢
333 wrote:
可是,銳凡。

把 25%貨物稅還原,台灣 S5 的零售價,還是沒有杜拜版的安全大全配呀


計算模式不是那麼單純

假設出廠價格都是 30 萬 (參考 Toyota Altia),利潤都是 20 %, 零件都是進口。

台灣: 30 萬 C&F X 1.175 (關稅) x 1.25 (貨物稅) x 1.20 (經銷代理利潤) x 1.05 (營業稅) = 56 萬

杜拜: 30 萬 C&F X 1.05 (關稅) X 1.20 (經銷代理利潤) = 38 萬

價差是 47%
Pachilla wrote:
和泰賣回給 Toyota...(恕刪)


我是指和泰賣車主一台車
毛利率約3-5%
安卓拉貝貝 wrote:
我是指和泰賣車主一台車
毛利率約3-5%


嗯, 所以經銷商跟和泰 50/50 各分車價的 1% 到 2% 利潤 (大約1到2萬元)。

給客戶殺價 10% (5-6萬)

偶爾還要還要送電視機票。

您不覺得數學上對不起來嗎?
midoyes wrote:
我不是業代也不是幫...(恕刪)


又來一個用台灣看世界的觀點?

台灣市場是有多大?。南韓全世界市佔前五名,台灣呢?

既然如此,可以說說裕隆為台灣汽車工業有什麼重要的發展成果嗎?

二戰之後,一樣同時起步的南韓汽車工業,南韓的車子在全世界都賣翻了!

不意外,台灣還是很多盤子表現自己很“愛國“……台灣廠商不會進步的,台灣商人的特性,專敲自己人
就像HTC,之前也打著愛國的名號,價格高高掛,結果華碩一zenphone出來,CP值頂天,HTC就惦惦了...愛國根本是笑話
喔!整串樓看完,都沒算到車運到杜拜,是需要運費的...
在商言商...
在台灣大家都賣那麼貴,LUXGEN能多賺就多賺,幹嘛賣便宜?
只能說如果要便宜賣的話,LUXGEN更有不會虧的本錢而己。
出了國門,人家都賣便宜,你還要賣貴?
乾脆別賣了還可以省一些運費管銷。
=====================================
如果今天有一個瘋了的車廠大降價。
可以預見的是其他車廠會先攻擊,
攻擊無效只好跟著降價,不敷成本的車廠就會退出市場。
只是到目前都沒看到瘋子。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