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luxgen suv(U7) 方向機牛叫聲又來了(11/07 103樓更新廠長回覆)


vincentcheng77 wrote:
我應該是全台灣前50個M7T 領牌的個人用車車主 , 當年推出在六月前把車牽回家的應該沒幾個的人 , 現在煞車碟盤會機機叫 , 原廠跟你說因為環保材質...(無解) , 方向機機機叫 , 就說加甚麼東西潤滑 , 還有我的後座冷氣 , 偶而會自動開啟 , luxgen 沒長進的話打算借滿五年要驗車賣掉來換 oddssey...(恕刪)


學長好!!我是7月掛牌,8月初領車。
當初M7T出來後,心裡想這車出來也過了5年,應該妥善率有改善,沒想到牽車後也是遇到老車主常遇的問題,比如第二排冷氣無故自行開啟、鏡頭畫面會亂跳(比如打方向燈卻是停車左右鏡頭畫面)、方向機牛叫、駕駛座中央置物盒側邊蒙皮脫落等等,還有較少人遇到的電動滑門會無法關閉,第二排及第三排坐墊縫線脫落,駕駛座門側有異音(可能是行駛時塑膠件摩擦)。

成年老問題為何還是一直發生?除了讓準車主購車躊躇,同時也影響既有車主繼續持有這台車的意願,這對納廠銷售是有嚴重影響的,影響最大的還是納廠本身。
這是讓樓主知道L牌的馬力"力壯如牛"最佳詮釋!!!
這是產品設計走向的問題
車商在設計這車時並沒考慮
你要用這車十年的需求
所以不會從這個角度去設計這部車
你說這車還不錯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改變不了這部車子的體質
留著它就得繼續忍受他的小毛病
賣了50萬要再找部可開十年的二手車應該不難
只是別再相信挺國人自有品牌這種奇怪的選車邏輯
rong320 wrote:
不好一思,剛剛算錯...(恕刪)
edward
youngsir wrote:
這是讓樓主知道L牌的...(恕刪)

馬力才175hp我從來沒有感受到力壯如牛的感覺欸
edwardkao wrote:
這是產品設計走向的問...(恕刪)

這台車有優點也有缺點
當年國產休旅這種價位誰有電動尾門?
內裝質感也還不錯
think+車載系統當年超越同級車款
車道偏離
車側影像顯示
360環境影像
當年國產同級車哪台有?
4米8的車格我也很喜歡
五十萬還買的到像u7這種等級的車子嗎?
這部車真的就差在妥善率,我不是在自我安慰
一台車有優點也有缺點,但他現在的缺點可能大於他的優點

rong320 wrote:
這台車有優點也有缺...(恕刪)


不得不說你還蠻理性的,幾年前這個價位的確沒有你說的這些配備。

當時大多是進口車才會配到這些。

pikacat wrote:
Luxgen超多人...(恕刪)


認同!
Toyota 後輪用扭力樑就炮到翻,說什麼幾十年前的爛設計!

U7 用超低空扭力樑,卻是操控性優良的基礎!
什麼車室大空間、操控超好,都是拜扭力樑所賜!
紅綠燈看到U7 那根扭力樑,就很想笑!

這樣的護航,反而讓我直接跳過嚴家集團的車!反正他也不在意我這種小客戶!
其實就是電動尾門/內裝/觸控面板
這些華麗的包裝再掩飾車子的本質
這些功能從手機角度看不就是一個App
但你想想你如果手機天天當機或卡卡
App再厲害有甚麼用?
rong320 wrote:
這台車有優點也有缺...(恕刪)
edward
edwardkao wrote:
其實就是電動尾門/內...(恕刪)

我只是說出我的觀點給大大聽啦
可能您會認為我在硬拗
不過我還是簡單的跟您說明
我擁有這台車快五年的感想
基本上這台車不管配備或是性能
我都很滿意,但是就是欠缺妥善率
然後車廠不繼續解決舊車的問題讓舊車主變孤兒,就像之前搞得沸沸揚揚的dsg
難道就可以說他不好嗎?
我認為dsg跟u7的情形很像
他們兩本身設計出發點都很棒
但就是欠缺妥善率
會酸納智捷是因為還停留在以前的觀念
今年9月之後的納智捷有著和Lexus同級底盤
隨便搭個便宜胎
都能安全性和操控都大勝台灣車壇
卻還佛心賣這麼便宜
建議舊車主可以再入手一部
今年9月後的新車
感受肯定更加激賞!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