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uxgen S5尾燈形狀和Lexus九月新車怎麼那麼像,事實上連側面也很像。


hcpine76 wrote:
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恕刪)


Lexus 是有好車的!

不過~~個人執念偏重GS等級以上~


ES與CAMRY有著濃厚的共生關係。
內裝質感是優的。
只是輔以CAMRY底盤和動力諸元。
我會比較想花一半的錢買CAMRY~再拉去花個30~40萬好好的把內裝皮料用上好的NAPPA等等
整車連地毯都用高級料包了~對應價位和底盤~~有那麼點不足!

我會建議花上200萬~直上GS全車好物會比較實際!

當然~僅考量品牌效益!我就閉嘴!因為品牌無價!
我不當一回事!但應該很多人是衝著"L" LOGO買的!
這部分~我的意見就可以直接把我忽略掉吧!!


Luxgen MPV / SUV內裝~
個人對MPV的評價比SUV高~經致度、完善度比較高!
SUV手套廂與中控、牌擋座安各飾板的吻合度、平整度稍差些!

共通的內裝缺點!就是座椅相同~~椅面較短!!大腿支撐性稍差!
如果把椅面改長些!比較符合工學!對乘坐舒適性會有幫助!
房車應該有改善這點!
biaggy wrote:
言下之意,你說的那台...(恕刪)

那台SUV在引擎動力跟電機部份完全沒改裝
有改裝的只有增加SPORT大包套件
渦輪就是壞掉~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壞掉
你的MPV滿載還可以開到160KM以上,還真是不簡單
希望不是用鍵盤開那麼快
還有我那篇回文有那句語氣是很氣憤的
請你指出來
沒有的話~
你的中文請再回學校跟老師重修
biaggy wrote:
言下之意,你說的那台...(恕刪)
阿福的網宅 wrote:
Lexus 是有好車的!

不過~~個人執念偏重GS等級以上~


ES與CAMRY有著濃厚的共生關係。
內裝質感是優的。
只是輔以CAMRY底盤和動力諸元。
我會比較想花一半的錢買CAMRY~再拉去花個30~40萬好好的把內裝皮料用上好的NAPPA等等
整車連地毯都用高級料包了~對應價位和底盤~~有那麼點不足!


我會建議花上200萬~直上GS全車好物會比較實際!

當然~僅考量品牌效益!我就閉嘴!因為品牌無價!
我不當一回事!但應該很多人是衝著"L" LOGO買的!
這部分~我的意見就可以直接把我忽略掉吧!!


Luxgen MPV / SUV內裝~
個人對MPV的評價比SUV高~經致度、完善度比較高!
SUV手套廂與中控、牌擋座安各飾板的吻合度、平整度稍差些!

共通的內裝缺點!就是座椅相同~~椅面較短!!大腿支撐性稍差!
如果把椅面改長些!比較符合工學!對乘坐舒適性會有幫助!
房車應該有改善這點!
不得不佩服TOYOTA,當年就是以Camry底盤加上美國加州的民調,短短兩年(希望沒記錯)就推出Lexus第一部休旅RX300。

Camry的底盤可以說是TOYOTA集團的最重要資產,衍生出的車型真的不少。

由於在高級車著墨多年,Lexus相當擅於利用品牌優勢,讓中等價位車搖身成為最賺錢的高級車。

我的看法是Lexus現在都以GS系列打頭陣,先塑造市場上對新優質房車的期待,然後把GS高級功能下放,推出價格更優勢的ES。

ES因為底盤來自Camry,相對有比較高的成本優勢(成本比較低)。我姐夫當年一砍ES350價格,就馬上跌了20萬,然後業代再跑了二樓一趟,又少了2萬,可以想見利潤真的相當高。

雖然與MPV才相處不到一個月,可以很清楚了解到MPV的平整度真的比SUV好很多,我個人覺得MPV的車頭塑型比較順,SUV真的有一點亂。

我原先準備了一篇Luxgen椅面長度的比較,但最近一連幾篇猜測文,暫時擱下了。

由於一直持續密集地去看Luxgen S5,可以了解到Luxgen對該產品細節的注重,很值得期待。

不過,我對中控台有一點意見,雖簡節但卻有一點點廉價感。


整體而言,Luxgen S5在求得個各方面的平衡上很成功。
hcpine76 wrote:
我的看法是Lexus現在都以GS系列打頭陣,先塑造市場上對新優質房車的期待,然後把GS高級功能下放,推出價格更優勢的ES。

hcpine大,應該是ES掀出來奠定市場基礎之後才推出GS的

當年ES250是跟LS400一同於1989年發表
主打SPORTS SEDAN,到1992 GS發表後才交棒他的形象
LR Freelander MK1 SE 2.5 V6 /YAMAHA Cygnus X FI
還是小小的有那麼一點不同
整體配起來好看就好了!
這一代 ES 已經改用車格比 Camry 大一點的 Avalon 的底盤囉~不要再 Camry 了

話說要聊 Lexus 為何不去 Lexus 板...
hcpine76大指的應該是塑膠感過重的問題。

以旋鈕來說!其實國產車廠也有做得不錯的!
以三菱Outlander現行已經小改款國產來舉例,冷氣出風口的上下旋鈕,就有菱格刻花,除了可以止滑,
視覺感受也會比較細膩。

圖為外觀小改款前-


圈藍色處的設計都頗有質感,如搭配菱格紋,200萬的車,也就差不多到這個程度(國產的塑料感比較重)。
注重再R角的大小及轉折細節上的處理,或旋鈕搭配菱格刻花。
好一點的進口車用料,會搭配鋁材和真皮皮材,來減少塑料感的廉價性。

圈紅色處,就是比較LO的設計,光禿禿的,沒有特別設計菱格紋或其它的紋路或材質來設計止滑效果。
因為做得很簡單,相對也LO了許多。
還好這兩顆不會很大,或與中控台整體來看很顯眼,凸顯了他的廉價感。

Teana II因為各部位內裝都設計的不差,兩顆黑色旋鈕又比Outlander這兩顆來得明顯或大一些。
雖然有為旋鈕加些刻紋,但整體塑料廉價感仍較重,加上外圈為銀霧面,旋鈕採用黑色,很難避免人
的視覺被集中牽引去看它的質感優異與否,旋鈕沒多幾道工,反而有些缺憾。
如果把旋鈕改採銀霧面,採用菱格刻花,則會提升不少高級的感受。


圈綠色處,這是檢驗內裝飾板組裝公差細膩與否的許多關鍵處。
因為塑料與塑料間的接合,或零錢槽與排檔座安的搭接處平整與否。
都可以查檢出工程水平到哪個階段。

Luxgen SUV在圈綠色圈的幾個地方,相較之下,則有較多的間隙,手套箱與中控的啟閉搭接
縫隙大小,或怎麼設計出哪一片遮蓋哪一片來遮醜,都跟工程經驗與能力有關。
Outlander雖然價位不高,不過整體塑料面在圈綠色處各個位置搭接得很密合,呈現出原廠汽車工法
應有的水準。
這是一般坊間山寨或土砲車弄不出來的。

當然~Teana II的整體處理,又更高竿,包括在各飾板背面的NVH靜音工程的處理,黏貼了很多絨布貼或泡棉、、、等等處理,用以阻絕塑膠板件之間的摩擦產生異音。
多了很多道一般人肉眼看不見的程序。
我們都拆過中控,連冷氣出風口的機構,背面也貼了不少絨布貼,承襲了當年Cefiro的許多內飾件靜音工程
上的處理,更為進化。
國產同級車,很少有車子會針對內飾板下這麼多道處理程序。
本田和三菱的車,己乎飾板拆開!都是空空的,沒有這種設計。

都有很多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差異處。

以內裝的精緻度及高級走向,Jaguar的新設計,有許多可以參考及著墨學習之處。

細節處理非常精緻,用料不俗。
木紋的選材,也不是單調傳統的核桃木。有很特別的壓花及選料!


而它的內裝有很讚的,就是如左下圖木紋,做出不同部件之間對花的工法。
這是汽車工程師很精湛的表現手法,難度是很高的。

S5的水箱罩鍍鉻飾條跟廠標部份
感覺設計的跟Civic8有點像
有專業水準的比較文,雖然我買不起更好的,但我不後悔選擇luxgen。
感謝有樓主的分享,讓我對這兩台有更深的認識。
也讓我對新的S5有想去一看的感覺。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