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蝕閱 wrote:阿福大的設計+1~~...(恕刪) 感謝大大的支持!我會常畫些圖PO,也是想多了解自己的設計,能否成為一種設計品牌,對了大家的口味。炒菜,就是要客人吃得喜歡及健康嘛。有大家的認同,才有機會成為一種可驗證的數據。車廠自然會注意這類的訊息。待萬事皆備後,再毛遂自薦自己的作品,方始有些影響力。不然再好的提案及設計,仍可能在芸芸眾生之中淹沒,那苦心費力來研究、設計,不能造就影響,就真的是做白工。因為我不過就是個復興紅外套的中學不學無術的美工科畢生。要跟大廠的ABC講得滿口大道理,太費事了。對於"論道"~我比較愛"搞出東西來"~產品會為我訴說我的堅持及理念,就身為一個創意工作者,言於情我更重於起而行。文市和武市其實都有重要的地方。只是~我是個打仗做事的武將,不是頭戴論巾,舌辯群儒的文將。差異在此耳。
iv2044 wrote:猛一看,車尾有Z4M...(恕刪) 我設計的款型比較像下面這三種車款的掀背尾門~5-Series Gran Turismo也可以考慮這樣的兩段式上掀設計!所以我下圖屁屁的後檔玻璃,有設計一整圈的加厚鈑件。X-6Ferrari FF要以我後來畫完的車屁屁精緻圖為準-就可以看得出來我設計的後尾門與上面三車共通的設計方式。不過我的後檔設計,確實又比上面三款車來得垂直許多!鋼砲要以此例~大概只有雷諾的Megane 1代~它就是跟我想像的一樣~有空間上優勢~較平直的後檔+多出來嘉惠行李箱的屁屁!還可以上個大鴨尾或尾翼。但是我為了避免像Megane 1代造型過於突兀不討喜,所以還是有設變,盡量往當代的法拉利FF這類的GT跑款來設計。才能避免Megane 1代當初設計這種屁股造成的市場失利。我是將這樣的斜背+短尾廂概念來設計!那張最早期的側面圖,那時還沒想到車尾要怎麼設計,大家就直接給它忽略吧!至於Z4~我想多少身形都有受到耳濡目染。並非學它這麼設計。是很多車廠,做類GT款經典美型跑車,必定一定要有下面我圈紅圈的肉感及車身飽滿的曲線。如下圖這諸多車款,都一定要有較傳統肌理肉感的表現。最經典的!並非Z4首創,來自於Aston、Bentley...等等車款所締造的這種造型象徵。是設計類GT等跑車型式個人認為很重要的經典神韻所在。沒這個屁股,就秋不起來。如下圖 :Alfa 8C Competizione Spider限量跑車圈紅圈處必定要有的肉感及身形曲線。Aston Martin DBS Ultimate馬汀車幾乎每款一定要有傳統的肉感。不然就不叫馬丁了。Audi R8歷史肉感的百年符號,還是跑不了得凸出來。Bentley Continental GT紅線車窗的腰線曲面延伸到車頭的延伸線。8C也具備相同的經典韻味。後輪拱及拉至前輪的側身鈑金布線走法。說真的,說這個是萬年曲線都不為過!後面的車~我就懶得列舉了!收刮了全球各品牌的車款!連馬來西雅蓮花,也跑不了這樣的設計韻味得出來!萬年造型!超好用的!然而它~雖是老梗~但就是很經典!!
阿福的網宅 wrote:更新概念圖樣品設計-...(恕刪) 車尾超棒阿..前面眼睛也很殺,不過水箱罩可能還是要沿用LUXGEN原本的老鷹概念可能理念才不會跑掉吧?雖然我覺得很帥就是了,尤其底下的定風設計。
ft122257365 wrote:車尾超棒阿..前面眼...(恕刪) 原本的老鷹設計~很難與本田區分!兩者實在過於相近!款型上會始終流於老舊的水箱翼鍍鉻樣式!這類的款~在1990~2000年代是主流!現在比較當代的設計!除了日系車仍在流用!大多數的歐規和高檔車系~已經越來越少這樣的鍍鉻設計!大多會將其簡化!能不運用鍍鉻!是最好不用!盡可能以鈑件折線所帶來的光影變化~替代傳統鍍鉻布林布林的感受!在車頭要帶出老鷹飛翼的橫欄式體感~可以借由類似我這次畫的小車車頭~利用引擎蓋加上頭燈組與前臉做整合~帶出原廠的識別效果!盡量不去運用鍍鉻傳統裝飾的動作!這樣的設計~其實都還是很難拉開現金眾車廠目前發展取向。最近本田9代ACCORD Plug-in Hybrid 也才剛發布量產!跟我下圖的前臉概念就幾乎一致!我可沒這麼大神通的本事!未仆先知呀!但這類的前臉走向~VOLVO也更早發展這類的設計韻味!VOLVO也更加年輕化、動感化、精緻化。但差異處~就是歐洲車的設計很精簡~不會像9代ACCORD Plug-in Hybrid設計了這麼多的上水箱和氣壩的橫欄飾條~就像畫水彩一樣~一筆就帶出濃密、不同色彩染色、一筆就把肌理帶到,不去做額外的修飾。這是一種設計功底差異。U型或口字型的鍍鉻飾條~也盡量不去做等寬的線條設計~應該讓他有粗細之分~或設計角度轉角...等等變化!才能避免過於死板!這類U型或口字的鍍鉻飾條設計!可以多參考AUDI或Peugeot這類的設計款式!以設計感來說!Peugeot近幾年的款型相當潮~而用料工法的慎密性~Audi實體的精度~~則有著相當高的水準!可算是工業設計的精品!在A7 / Q5 /Q7 /A8 /A6...等等可以看到不錯的設計及物料!但A1 / A3 / A4 / A5的用料~只有到A5比較好!其他得要上S line套件類的飾板~才有200萬的高檔品質!以下的~就略顯陽春!倒是賓士、BMW等~小車內裝的用料、設計~越來越吸睛!可以都去把玩看看!會比較出差別處!對我們的設計及水準要求會有幫助!
boulder蝦仁 wrote:福大提到的alfa讓...(恕刪) 百年傳承~~這麼多年深受大家目光的青睞~可以以藝術品來定位它的品味價值!台灣缺少的~在汽車上~我們可能只有飛羚101這幾款以前掛裕隆的車款能參考!沒有歐洲汽車工業百年的發展歷史!台灣有較多的代工史~缺乏自己的品牌和工業藝術品~藝文類~~地方戲曲、布袋戲...等等本土文化~要挪用來發展~我們需要數世代的演變~才能孕生新東西~很是不易!得一步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