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使 wrote:
市區油耗 8.0km...(恕刪)
改裝HID的問題~~
我剛剛去搜尋了~~
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裡第 23 條的附件十五裡內文提到~~
二、本點設備變更須原車輛製造廠、車輛代理商或車輛修理業出具改裝證明及改(加)裝設備之統一發票,並經公路監理機關檢驗合格後,辦理變更登記。
(一)本項汽車設備變更須由原汽車(底盤)製造廠、汽車代理商或依法領有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證明文件之合法汽車車體(身)打造業或汽車修理業者(以下簡稱汽車車廠)出具改裝證明。
在頭燈(氣體放電式頭燈)這裡又提到
1.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一日後申請變更者,須汽車車廠出具改裝證明文件,其氣體放電式頭燈應使用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合格之燈具(泡),為近光頭燈者另應裝設具自動調整垂直傾角之裝置,經公路監理機關依第4目氣體放電式頭燈檢驗標準檢驗合格,辦理變更登記。
所以意思是只要有改裝證明文件和發票再加上可以經過監理站檢驗合格,就可以辦變更??是這樣嗎??
我也不知道....有人有經驗嗎??
棒球迷 wrote:
保護?? 台灣真保護裕隆的話 現在滿街應該都是裕隆牌的車了吧
怎還會開放國際大廠來台合資設廠呢??
代工的利潤才多少啊 當你賣出一台車時 到底真正賺的是台灣人還是外國人
台灣很多人就像你一樣 一盤散沙的民族性 所以很多商人都不敢冒險
去發展品牌 發展關鍵技術 只想安安穩穩賺代工的低利潤
長遠來看 這樣的國家還有甚麼前途可言??
會寫出您這種文章的,如果是年輕人,那就不足為奇了。
從你寫的文章就能看出,對台灣汽車業的沿革知之甚少。
先說說裕隆好了,幾十年前在我小時後,只有看過幾個品牌,
那時後,連和泰都還不存在,而中華還在搞商用車的時代,
而裕隆,福特都是老牌子,尤其是裕隆的市占率堪稱第一,
也和NISSAN搞了不少合作製造的車系,譬如勝利與速利車系。
後來其他家與外資合作,也是因為保護了幾十年卻不求進取,
為了平衡市場與刺激原本的車廠,才又有其他國外車廠來台合作生產。
而後,裕隆出了飛羚101車系,此時101車系銷量甚好,緊接著推出飛羚102,
但因技術水平的不足,使得102的風評由眾人叫好的情況下變成反應不佳,
,讓裕隆決定專心的做代工,而後與日產合作生產了尖兵,霹靂馬,
甚至是後來的CEFIRO更是稱霸車壇;要不是想為了賺更多錢,不讓日產掐住喉嚨,
才又搞出了LUXGEN出來,難道你以為嚴家是開善堂的不想賺錢啊?
台灣的車市就這麼小,根本養不起這麼多車廠,不應把資源放在這方面。
台灣的強勢的本土品牌可多哩! 搞得有聲有色的,譬如捷安特,美利達
像我現在在加拿大,很多老外同事的休息育樂都是騎台灣生產的捷安特,美利達
要拿自己強的方面在國外競爭才對,比較弱的項目就放棄吧。
新加坡如此小國,人家也沒有打算發展本土車廠,但他們發揮自己的強項,還不是搞得有聲有色的?
說台灣人散沙,還不是因為台灣的廠商常常好東西往國外送,卻給自己人用次級品?
這又對得起自己人?
商人自己不敢冒險,卻怪台灣人是散沙? 反正就跟政治一樣,自己做不好,都是別人的錯?
flyone__150 wrote:
會寫出您這種文章的,...(恕刪)
其實您文章有部分的論點是對的
很多產業其實不算台灣的強項
台灣車廠多年來原地踏步也是確實,不過裕隆算是裡面有心在培育這塊的廠商了
飛羚時期我還小,不過有幸大學的教授就是當初裕隆工程中心的主管
那時候裕隆不顧大股東日產的反對執意融資去做那幾台車
表面上是裕隆賣不好所以改回賣日產
實際上卻是裕隆被那樣一玩幾乎面臨倒閉,連日產也拒絕提供新車種跟技術就是要逼你倒掉
最後是條件交換下才得到原諒,從此裕隆的LOGO就變成了日產
當然這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車子本身的問題外,失去了賣日產車的穩定經濟來源,台灣市場銷量不夠抵銷研發費用都是原因
當然現在裕隆把日產股份分割之後,又不怕死的開始玩自主品牌
不過這次他知道台灣不適合發展汽車了,所以明顯的主力戰場的重心擺在大陸
在我看來他已經是台灣汽車界比較敢衝的一個了
很多一時爆紅的品牌,卻不夠持久慢慢沒落..
台灣在研發技術面上一直都是很弱的一環,很多品牌在技術面上還是被掐著脖子
就像您舉例捷安特,美利達,這些公司主要是研發車架,偏偏車架是整台腳踏車中技術門檻較低利潤也最低的部分
幾個比較知名的3C廠華碩宏碁HTC,也是技術上需要仰賴國際合作
說到底台灣現在說可稱為世界級的技術還真沒多少,偏偏這是未來產業最需要的部分
以前2-30年台灣靠代工起飛,但是現在這些東西都逐漸轉移到東南亞或大陸
不積極進取的話還能吃老本多久呢?
至於好貨外銷,低規內銷這種東西這算是企業個人的所作所為,不予置評
售價方面礙於各國稅金制度不同,這我也不好評論
但是我也是看過內銷外銷同樣生產線的產品,就是有人要花多3成的錢去買外銷品,就說他比較好
事實上那東西只差在包裝不同而已,難道不是外國月亮比較圓

回到供需面上,商人還是要賺錢,只是怎麼賺才能讓人觀感比較好而已
我發現每次都會不自覺的打一長串

Amduscias wrote:
日產也拒絕提供新車種跟技術就是要逼你倒掉
從此裕隆的LOGO就變成了日產
失去了賣日產車的穩定經濟來源,台灣市場銷量不夠抵銷研發費用都是原因
當然現在裕隆把日產股份分割之後,又不怕死的開始玩自主品牌
明顯的主力戰場的重心擺在大陸
您的見解是正確的
當時確實被日產 停掉 差點倒閉!
當時 MARK 確實是裕隆Y字,
近年機會是NISSAN 財務危機 與 大陸的機會促成
當初 飛羚 時期 財務要是沒問題, 有機會成功的!!
個人覺得當初其實飛羚車子還好耶!!
只是當初 日本人也很厲害利用許多事件進行壓迫 ,結果成功恢復為NISSAN
後來更有 三陽 光陽 與 HONDA 的獨立事件!
工具機廠 FANUC 電腦斷貨事件等 不勝枚舉的台日產業分分合合戰爭
flyone__150 wrote:
會寫出您這種文章的,...(恕刪)
新加坡如此小國,人家也沒有打算發展本土車廠,但他們發揮自己的強項,還不是搞得有聲有色的?
說台灣人散沙,還不是因為台灣的廠商常常好東西往國外送,卻給自己人用次級品?
這又對得起自己人?
商人自己不敢冒險,卻怪台灣人是散沙? 反正就跟政治一樣,自己做不好,都是別人的錯?
說得很好~~~
關於裕隆與Luxgen~~~
連老闆自己都不開自家代工車與自有品牌車,而是只對高級房車/跑車有興趣
能對這塊有多大熱情..........
Luxgen主要還是著眼於進軍中國市場,
悲慘的是該企業都把 (M7/L7/S5....) 先在台灣上來試水溫,抓BUG
等到解得差不多了才敢在中國上市~~~

不要再用要學韓國人用力擁抱台灣企業這種之類的理由
問題是這個企業要能有這個值得啊!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