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油俠 wrote:真奇怪,htc的手機...(恕刪) 請看清楚在砲好嗎我是說因為納牌出包率太高有讓人把台灣人當白老鼠的聯想因為別人出包率少,所以先在哪國上市都不成問題還有任何品牌都會出錯只是比率高低,不要把出錯率低的廠商一起拖下水打烏賊戰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問題點修好.......請不要盲目的護航了........
DTHENRY wrote:按您的說法肯德基, ...(恕刪) 拼裝沒關西,人家肯德基/麥當勞/電腦工廠拼裝出來的問題都不多唯獨納牌拼裝出來的產品問題一大堆而且還沒辦法解決這才是問題的所在拼裝不可恥 批裝出來有問題的商品解決不才是......
beebee40 wrote:水利署買這台不知道是拿來跑業務還是載全家人哩 我想,是載員工吧! 我們公司也買了CEO,我想,應該是載老闆吧!若水利署買的不是MPV,而是SUV,那才是其心可議吧! 買MPV應該是okay的。
Jason5636 wrote:一個有志氣或沒志氣的...(恕刪) 我倒是想問 如果是大陸市場那倒還有可能但台灣市場的最高紀錄 一年了不起也就50多萬輛罷了豐田真的會為了這麼點市場 把重要的關鍵技術轉移給台灣嗎??這才是最讓人質疑的地方
毛毛小熊掌 wrote:蜜蜂兄你回了啥我看不...(恕刪) 其實BEE兄很厲害的,我還滿佩服他的他常能在短時間內找出許多資料來回應你任何法規、法條、資料、報導都沒問題而有關LUXGEN的資訊似乎比其他人更加清楚...之前有關招回、碰撞測試啦等等議題BEE兄比真正車主更來得關心。這樣說吧我如果單純討厭一個品牌,我根本不會去注意它的任何消息更別說長期追蹤、收集相關資訊跟報導了....你說他討厭LUXGEN? 他根本愛死這個品牌了他!
kievinchen wrote:請看清楚在砲好嗎我是...(恕刪) 出錯率低的廠商還是會出錯,我只是想說並沒有車子是完美的,替LUXGWN講話不代表就是護航,只是在批判LUXGEN不良率的時候,也想想其他車子是否都沒問題,但不可否認SUV的問題的確有待加強
Jason5636 wrote:一個有志氣或沒志氣的...(恕刪) 如果貴庚在50+/-以上, 自然對"大汽車"廠有所耳聞. 當我看到破局時我也十分婉惜, 總覺得像是失去一個絕佳的機會. 但如用現在的觀點, 倒未必是壞事一樁. 而大汽車廠的破局, 硬要扯上裕隆之過, 倒是言重了. (我年青時都戲稱"震耳裕隆", 也說過不再買裕隆車, 不過我39歲就買了第一部全新的裕隆了).1. 趙鐵頭(我非常尊敬他, 但我喜歡這個稱呼)想蓋一個車廠跟他搶生意, 一個既得利益者,想要他放棄利益, 跟本就是緣木求魚, 難不成您還要吳女士額手稱慶嗎? 裕隆與日產的投資也是錢阿, 政府要剝取他的利益, 她不反對才奇怪.2. 如果趙鐵頭就因她一家車廠反對就退縮, 那他也不叫趙鐵頭. 當時會談這個案也有一些要修理裕隆與日產的隱意. 當時也不曉得日產技術摳太緊,或是裕隆本身不濟, 做出來的車就是2266. 我人生的第一部車就是裕隆-華貴1400cc(二手). 所以"震耳裕隆"就是這樣叫的.3. 日本人稱趙鐵頭叫"九尾狐狸", 您就知道整個談判的過程絕對是包羅萬象, 很多不是日方同意的. 除出口外, 還有自製率, 技術轉移... 等問題都不是日本豐田肯放的.若八卦一點的說, 趙鐵頭搞一個胎死腹中的空案要裕隆自立自強, 那我還可接受. 若將破局歸咎於吳女士反對, 那未免太一廂情願的說法吧. 反正不喜歡一個人都會有千百理由.現在我反倒覺得破局的好, 至少自由競爭, 百家爭鳴, 也不會流於隴斷. 以前高高在上的進口Camry還不是被Cefero逼到要在台生產? 現在臺灣汽車零組件的發達, 不也就這樣百家爭鳴拱出來的? 賽翁失馬, 焉知非福.我就套用您的開頭,"一個有志氣或沒志氣的民族, 同樣遇到一件遭遇反應不會一樣。" 如果和泰, 三陽... 能跟裕隆一樣自己研發, 自創品牌走向國際, 我也會給予購買以示支持, 再爛也無悔, 但會僅限一次. 就像Okwarp出來後我就沒買過任何外來品牌手機了. 奢言要如韓國人的精神, 先看自己有多少心思與決心吧. 至少對我而言, 10個月的U7沒帶給我們任何問題, 我與太座都說下部還是Luxgen, 除非有新的自有品牌或Luxgen產品線沒我們要的車.
kievinchen wrote:拼裝沒關西,人家肯德...(恕刪) 奇哉怪也, 我開了十個月都沒問題, 怎麼您還比我瞭解我的車? 網路上說有並不代表所有都有吧. 不過還是要感謝您的"急攻耗意", 為我們這些車主"大砲不停". 感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