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經部力推電動汽車 每輛最高補貼50萬

spinach wrote:
小弟也贊同我想很多人...(恕刪)


嗯嗯...
雖然我算是支持Luxgen
但是我也同意如果裕隆作不好就換人作。
事實上應該要著眼的是電動車的關鍵零件和技術,
還有整個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鍊。
裕隆只是一個整合成一台完整產品和品牌的角色,
最好有更多廠商下來作整合,
讓台灣的電動車技術有更多整車的選擇。

呵呵...可能是因為目前只有Luxgen一個選擇,
所以大家就直覺認為支持電動車就是支持Luxgen,
其實如果真的只有這麼一個選擇,
也是打不開市場的。
spinach wrote:
小弟也贊同我想很多人...(恕刪)



搞民族意識的確不的體...不過連民族意識都沒有.....就不能稱為國家........


自己想清楚是不是嚴凱泰的錯吧...而問題在於代工業其他國家汽車的業者......扯自己國產品牌後腿..要怎麼麼說.....

互扯後腿下...誰願意投資自有品牌的汽車?????..就算嚴凱泰他老媽也得放棄品牌...成為代工業者.....

嚴凱泰他老媽搞品牌已經賠多少...王永慶搞到最後又如何??......


台灣人最大的毛病是互扯腿.....是傳說中唯一沒有機會搞民族意識的國家......

但是....既然自己都認為不該民族意識了.....那還算國家嗎?????


回頭說日本和韓國吧...在韓國汽車版就有一篇...韓國汽車在日本GAME OVER的討論...這是因為民族意識問題嗎????
日本汽車也能夠挑戰世界第一...沒有國內市場做後盾....可能嗎?????

(當然...讓人最不爽的是...明明自己排外民族意識嚴重不買別人的車...卻又叫人不要有民族意識要買他的車)



汽車業不像代工業...不行就跑....這是很大一筆投資..而且很多都會丟到水裡.....如果一直有互扯後腿事件...就算嚴凱泰這次投資機會很好.....也是一樣賠錢啦......

很都仁 wrote:
科學人:氫燃料電池車...(恕刪)


我說的是鋅燃料電池...你說的是氫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也是有其他問題...這個之前討論過了....
bowofgod wrote:
嗯嗯...雖然我算是...(恕刪)


代工賺不了多少錢的.....

台灣電子業代工毛利都是3-5%...如果玩汽車...這種毛利吃什麼?????


況且要知道...如果沒有品牌....人家品牌業者可以換代工廠....那就準備等死........

擁有品牌..然後也生產各國品牌的零件....這樣台灣汽車業才有可能壯大....



誰想做台灣自己的品牌都沒有差..嚴凱泰可以做...台達電高興也可以做..只要能讓台灣汽車價錢合理....誰不樂觀其成???????



而最大的好處是....當我們買車時....不會貴到當冤大頭.........

PS..國產外國車每年漲價都看品牌業者母廠高興........那台灣買車的不是冤大頭是什麼?????

bowofgod wrote:
裕隆只是一個整合成一台完整產品和品牌的角色,
最好有更多廠商下來作整合,
讓台灣的電動車技術有更多整車的選擇。...(恕刪)


怎麼會有人認為裕隆只是做整合與品牌的角色呢??????

創立一個品牌之後,廣大的品牌行銷費用、設計、開模、測試、養人、建置經銷點、訓練,然後後續還有龐大的料件管理、經營、維護、保固,以及動輒數十年的後續維修與許多消費者的形象經營與關係維持...

怎麼會有人認為只是跳出來整合組裝就好了????

會不會想的太簡單了呀.....!! 搞一個品牌不是鍵盤上打字這麼簡單......
3C 奈米小咖咖 ^^
seammyxx wrote:
PS..國產外國車每年漲價都看品牌業者母廠高興........那台灣買車的不是冤大頭是什麼?????....(恕刪)


這就是人家「品牌」的價值呀!!

勾勾牌的球鞋,您看看他一雙成本多少,而他賣多少?

那些名牌包,您看他成本多少,而他賣多少?

某些知名的 3C 品牌,您看他成本多少,而他賣多少?

冤大頭?看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品牌裡面被冤了多少!?

但......這就是品牌價值啊!人家品牌商花多少時間打他的品牌價值與質感,這些營造都燒了多少錢與設計....

若台灣人無法走出自己的品牌價值,就永遠會被人家冤......而且沒有能力說 NO .....

當大家還在罵 LUXGEN 的時候,不妨想想大家到底是想要一個可以抬頭挺胸的新台灣品牌....

還是繼續幫別人的品牌抬轎?當大家在罵韓國品牌時,但.....人家確實已經走到全球排名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真的! 台灣.....加油,不要再唱衰自己了.....不要再惡鬥了!
3C 奈米小咖咖 ^^
damiel880 wrote:
這個可是攸關生命安全的事情, 組裝品質不是特別好是一個很嚴正的問題.
記得上次有報導說大陸 40 萬台幣左右的車子進行撞擊測試時, "人車全毀"
如果不怕的人可以試看看吧
...(恕刪)


我在大陸工作六年了,買過2台電動機車,一台我騎,一台我太太騎

直到目前為止,除了電池需要更新外,車子基本都還好好的活著!!

主要的因素在於大陸電動機車是有控制時速的,最高能讓你騎到35 km/h 。

所以在這個時速下,除非你是被汽車高速追撞,否則要讓你人車全毀並不容易!!

相對來說,摩托車的意外風險應該會比35 km/h的電動機車來得危險多了。

而且今天要讓電動機車普及的話,就得在價格上作點努力,若一台還是賣到5萬-6萬台幣。

我相信未來在政策推動上,壓力應該很大吧!!
sinshi wrote:
這就是人家「品牌」的...(恕刪)


最好笑的是..打勾勾的產品..還是台灣自己做的......

我是比較少迷信品牌的....不過這也代表著我或許有其他問題(沒有好車難把妹).....

不過台灣如果不自己挺自己的汽車業...誰會挺你???

既然台灣這裡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誰會想要便宜賣車?????...(台灣車價一直漲...背後不會沒有原因的.......)

這樣一來所有人就要一起當冤大頭了....


chentony44 wrote:
我在大陸工作六年了,...(恕刪)


時速最多35這就是很多人不太願意買電動車的原因

除非油價真的貴翻掉一個程度
sinshi wrote:
這就是人家「品牌」的...(恕刪)


前幾樓小弟提到,受過YL太多鳥氣了

小弟家中多年來有過的車子品牌

VOLVO *1

TOYOTA *1

中華 * 1

NISSAN * 5

直到現在我自己還開著NISSAN台灣YL組裝的休旅車

好多年前就是因為受了太多鳥氣於是認定自己不再買YL的車

但是到了5,6年前號稱第一台國產休旅車,還是給他買下去了....orz

以為會好很多,結果還是受了一堆鳥氣

去八大資訊平台看看吧,這台休旅車,有值得讚賞的地方,但是當遇到問題時,當時廠商是怎麼處理的

話說國外不能說..總是,但是偶爾能聽到廠商主動大規模招回改善不良設計的地方吧

若把這標準套到YL這個被政府保護多年的本土廠商上,我想台灣汽車工業的品質組裝可能世界上最高水準了吧

因為幾十年了,我們有聽過YL主動大規模招回汽車做設計或組裝不良上的改善嗎??這代表臺灣汽車組裝品質是世界第一流??

要談品牌??,要談自主??

就同小弟先前所言,YL以前的不良記錄(對我個人而言)太多了

以前都沒做好,要怎麼讓我們相信這次搞個新品牌出來就會改善呢??

沒錯,或許YL這是認真的,只是他背負了以往的不良包袱

那麼就把這個不良包袱拋掉,切割掉吧

不再經營NISSAN這個被多所抱怨的品牌,起碼我自己的不良印象就是建立在YL+NISSAN上的

破斧沉舟,好好專心,把所有心力用在這個自己建立的品牌上

不然,就我個人而言,就像小弟上星期保養時與已離職的前YL某廠技師主管聊天時討論的

LUXGEN不過是YL打著自主品來海噱自己人的幌子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