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納智捷

台灣發大財 wrote:
Tesla在電動車不...(恕刪)

再坳啊
17.5%不高?
腦袋撞到了嗎
不曉得你會不會算稅金
不會算就不要說什麼17.5%不高
國產2.0以上
30%貨物跟5%營業
也才36.5%
進口車2.0以上再追加17.5%
是60.4%
看似17.5%很少
去跟國產車比根本是天差地遠
就是這個17.5%搞得進口車稅金都超過車子價格一半以上
百分比算法你不會就別回了
以免丟人現眼喔
seed77788 wrote:
你確定有奮力發展嗎?我納車型多久沒有大改了?U6、M7這些車型賣幾年了?現在世界各大廠主流研發核心技術我納都有跟上嗎?


奮力發展到這種評價
納智捷也是一絕了

台灣發大財 wrote:
納智捷唯一的保護,就是17.5%的關稅而已,也算不是「高」關稅
當年韓國是直接禁止進口小客車,來保護現代..........


數英雄人物、但看今朝.......

跟樓上鴻華先進比較起來,俺真替和泰捏一把冷汗~~~~~

電動車話題正享譽全世界,和泰還老僧入定充耳不聞!!!

104「和泰汽車」工作機會項目(下表)

2021年和泰汽車暑期實習生

TOYOTA顧客關係管理企劃專員

TOYOTA通路營運分析專員

公關行銷專員

會計/稅務專員

MaaS行銷企劃專員

MaaS系統規劃專員

MaaS數據應用企劃專員

車載雲端應用企劃專員

車輛售後技術服務專員

資料工程師 (Data Engineer)

售後服務資訊系統專員

資訊安全管理專員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專員(新莊)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專員(楊梅)

車輛販賣資訊系統專員

團體舞蹈課程老師【原住民招募專區】
chernann wrote:
數英雄人物、但看今朝(恕刪)


鴻華先進也賣車嗎?
怎麼一堆局外人
看人吃麵喊燒!
又一個沒用大腦,雙重標準的




你自己貼.....的

鴻華開出一堆"資深資淺研發,機電工程師"職缺...
你就沾沾自喜


同時一大堆工程師職缺,代表廠内根本沒幾個人會
更别提後續整合了。

找來一堆未經整合的菜鳥新兵,限時摸索出一個產品,
這車....會好嗎?

是把新車當成試驗品 ?
第一批車主當成白老鼠 ?.






而你
卻對和泰的"間接系統/工讀生/舞蹈課程老師
捏一把冷汗 ?? ~~~~~

豐田車電領域,領先你納幾個世代了?



你的 智商 與 道德感,才真叫人笑出一身汗....

用同一套標準,好好做人

很 . 難 . 嗎 ?
台灣發大財 wrote:
Tesla在電動車不(恕刪)


特斯拉如何拿美國政府50億美金?
50億美金是匯進特斯拉戶頭?
提不出證據就是造謠生事喔!
不無聊的人 wrote:
特斯拉如何拿美國政府50...(恕刪)


她們的廣宣都是"硬拗"來的…
10年了,愛國心都被拗光了…
不知道發大財羞辱了多少智商…

這台U6踏板大概不像URX在對的位置上…
車主都要抽筋了…



定速還踩不到煞車,要瘋狂踩才有,真是太恐怖了…

osernchang wrote:
網軍行銷公司似乎很會抓心理學,蠻適合政戰的。

我是覺得這張圖比較政戰啦

至於網軍或行銷公司,你應該沒拜讀過gn 大那篇大樓,就像隔壁本田版曾有假車主被抓包,納版無論是納吹或納黑,目前為止被抓包的大概就是雪X廣告的蟹老闆吧
納車有cp值!?
市面上有很多其他品牌,奉勸年輕一輩的,晚點有車沒關係,多忍個幾年,多存點錢去買其他品牌的車,不是跳過納牌唷。
是直接跳過裕隆集團的車比較實在,個人的經驗到目前為止,我想,除非將來有數據顯示,裕隆集團員工自己私家車是納智捷的比例可以到8成以上,不然應該這輩子不會再考慮這集團的車了。
抱歉啦,以前的301、303、勝利2400、吉利青鳥、march那些的,當時數位化不普遍,沒留下遺照,總之近30年的經驗告訴我,這集團的車少碰為妙
天上看很久的雲 wrote:
定速還踩不到煞車,要瘋狂踩才有,真是太恐怖了…





乾~ 踩不到煞車~!

這種爛車 早該停售 接受調查

怎還能在市面害人~!!!!!!!!!!!!!!


要在國外 早被告倒了~

還能坑人?
nycity10001 wrote:
乾~ 踩不到煞車~!...(恕刪)


嚇死人了
踩不到煞車?
車主褲底一大包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