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wang2003 wrote:
目前主流做法是毫米...(恕刪)
所謂"成熟的產品技轉"並不存在。因為技術核心是軟體撰寫,至於模組都買的到。米波雷達的核心是一顆射頻IC能買到的就TI產品(以前是軍規品),整合的模組並不困難,主要是加上天線,國內已有廠商投入這個領域,並取得國外認證。
至於組件的成本,其實跟你想得有點差距,並不是看零件成本,加個零件就能用(視覺分析的部分,其實Luxgen現在的版本就有,沒有額外成本)。智駕系統下,ACC/AEB都只是子系統,要有其他子系統,例如引擎控制,剎車等共同運作。平台建構好了,子系統上不上,也只是選項。修改現有車輛系統的工程很大但效益不大(因為管理系統是舊的平台),大概是沒有昇級選配的原因,要等大改款。
台灣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很落後,但是就局勢來看,也不會是主導世界趨勢。不過目前工研院主導的聯盟(裕隆是主要成員),目的還是在建構產業鏈,這樣國內業者就有機會參與全球供應鏈。台灣整車輸出量不大,但是汽車零組件輸出並不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