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納智捷SUV銷量淒慘 品質/服務雙差評曝根源

支持台灣品牌LUXGEN!加油加油加油

meowmeowcgb wrote:
納智捷SUV銷量淒...(恕刪)


可以賣杜拜48萬
賣自己人48萬不行嗎?

handup wrote:
你在說笑嗎?HTC打入全球市場,曾經的對手是apple和samsung等世界一流手機廠,出貨量以KK計!
現在納牌的對手是誰?打得進歐美市場嗎?


+1,我沒買過hTC,但Luxgen遠遠不及hTC,差非常多.
那個引擎...怎麼開起來像壞掉的車?

請問這車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以前我的NA 2.0的車因為汽油壓力異常,
被技師形容成超無力的車, 哈哈,,,,

Allison Wu wrote:
大陸12月銷量:U5...(恕刪)


連續3個月銷售掛0...這是業務問題還是....有太慘了吧

red violin wrote:
台灣根本不需要自己的汽車工業,因為沒那市場規模和技術蘊底,
對內沒市場,對外沒競爭,請問這種車廠要怎麼活得下來?
永無止盡的靠政府關稅的保護政策? 還是永無止盡的拿盡政府的補助?

我告訴你,靠這些通通都不可能讓一家車廠存活,
因為你的技術是落後的,你的價格是沒競爭的,做出來的東西品質也有疑問的,
看看成立差不多時間的韓國現代起亞集團,去年整年的總銷售輛是超過700萬輛!
變速箱、引擎、底盤 自主性通通不是問題,
有那個量,在其它外廠的料件供應上才可能有更好的議價主導權,
間接就是影響整個成車的成本。
日本一台馬3全車日製組裝,到台灣還跟國產車同一線售價,
其中還包含了40%的進口稅,
也就是說馬自達的成車在成本控制上,至少比台廠有超過40%的價格優勢,
不然不可能進口還跟你用同樣價格競爭。

納牌一年才賣多少台? 你要怎麼去跟跟支援廠商議價?
所以你的車怎麼搞都搞不來啊,因為外在的環境已經更堅困了,
韓國車系已經抬頭在世界大放異彩,
大陸車系也正慢慢抬頭,成車的製造水準已不輸台灣國產車,
所以納牌的銷售量才會越賣越少啊,
然後惡性循環下,零件拿的越來越貴,銷量越來越少,
誰救得了誰呀?

水野搞那套特規的引擎系統,我當初就覺得很不看好,
因為日本人最愛搞特規這一套,
龐德去專訪他時,水野還不斷強調,
這引擎系統上很多零件都非常expensive!
我看完專訪心裡就涼半截,人家車廠都是在想盡辦法把東西越造越便宜,
怎麼你還專門搞特規,主要零件還越來越貴呀?

還是全面開放進口,讓各家車廠各顯神通,真正的競爭下,
車價才會越趨於正常化,東西配備也才會越來越好。


除了關稅應該是17%不是40%外,完全贊同.
裕隆的問題不在售價,而是沒有核心技術+妥善率不佳.
12月Luxgem全球採用華擎引擎僅1,164台,佔全球銷售4,083台僅剩28.5%.
2017全球銷售僅32,505.

看看下面全球十大:
1.Volkswagen:1041 萬輛,市佔率 11%。
2.Toyota:1016 萬輛,市佔率 10.8%。
3.Renault-Nissan:1011 萬輛,市佔率 10.7%。
4.Hyundai-Kia:728 萬輛,市佔率 7.7%。
5.GM:687 萬輛,市佔率 7.3%。
6.Ford:625 萬輛,市佔率 6.6%。
7.Honda:535 萬輛,市佔率 5.7%。
8.FCA:486 萬輛,市佔率 5.1%。
9.PSA:416 萬輛,市佔率 4.4%。
10.Suzuki:314 萬輛,市佔率 3.3%。

以單一品牌而言的全球排名:
http://focus2move.com/world-cars-brand-ranking/
01最喜歡戲稱鋁罐車Toyota單一品牌8,713,629,是納牌的268倍.
現代汽車:4,400,042,是納牌的135倍.
Kia:2,816,802,是納牌的86倍.
這些廠沒有為納牌可學習的嗎?還只是納迷調侃的對象而已?
品牌經營 產品開發
消費者支持度 後勤服務
都是這牌子的銷售量動力
大陸納牌是慘敗在 U7,連中古商都拒收....

油耗是主因,他們的服務保養廠通稱叫S4,S4售服缺料修不好才是後果....


每月銷售倒數後十名必有 LUXGEN

哈哈,
看到台灣人最討厭自家品牌
這一句真是經典

真的是很奇怪的民族性格
對岸文章也可以
看看就好
一個山寨到 Land rover不再公開概念車的國家
一個福特不能賣「野馬」的國家
一個合資GLA鋼材換鋁合金的國家
要罵先刮自己的鬍子
經營不善一定是車爛嗎?
銷量大的一定是車好嗎?
為何SAAB倒了?
為何現代可以躋身世界四大?
難道只有價格的問題嗎?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