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何裕隆國產車賣如此貴,折扣又少?

seven1763 wrote:
請問各位買裕隆的國產...(恕刪)

國產車能愈來愈進步當然是愈好,必竟也幫日本人代工那麼多年了,該學的早就要學起來了
能夠國產才不用一直給日本人賺走,我們的配備和安全性也可以更好更便宜


國產那麼貴,應是要攤固定成本,台灣銷量除非非常大,不然一定是賠錢在賣,做汽車的固定成本非常高,如果又是新設計新研發,那些錢都是看不見的,而且很貴,都要用車價來攤

還有汽車除了新科技的研發外,還要追求品質,也就是求有還要求好,品質日本人弄了幾十年了,不可能一天2天就追上的,而且品質這東西也是高成本,看不見,但使用者一用就感受的出的,品質好下次使用者才會再回來買,也才會報親友知道,這道理很簡單.

台灣某日系國產車不就是用品質來打出連幾年銷售冠軍,問題是品質可以賺大錢,那其他廠怎不馬上弄好品質就大賺了? 因為品質從設計 製造 組裝 到出貨 每一個小細節都要品管才能做到,非常難,短時間很難做到.

日本的品質一流也不是一天二天的,2戰時期日本的產品在歐洲被當成次級品,他們也是經過長時間的品質革命才有今天的.

就是壟斷市場,台灣人的悲哀,肥財團,瘦老百姓.

神咲 七海 wrote:
飛羚歷史摘要當時候的...(恕刪)


講飛羚阿,那就來談談吧!

民國69年,時任國立中央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朱信先生造訪裕隆汽車董事長吳舜文女士。在朱信的積極遊說之下,吳舜文女士決定由朱信主導,設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並由當年年僅34歲的朱信找來33歲的機械博士林石甫以及34歲的土木博士張哲偉,組成了當年人稱「鐵三角」的黃金組合,準備開始設計第一部由國人主導開發的車款。

民國70年8月,裕隆汽車為了避免合作夥伴的芥蒂,於遠離新店生產基地的龜山設立了裕隆汽車工程中心。這座工程中心在當年吸引了三百名菁英投身於此,固然經驗不足且經費有限,但在大家以「以一當十」的精神下,逐步發展出飛羚的雛形。也許是社會環境的時空背景不同,當年的裕隆汽車工程中心瀰漫著一股為民族奉獻的強烈使命感,由工程中心會議室牆上懸掛的標語可見一斑。標語是這麼寫道:「These are theirs?」;「Where is ours?」,當年工程中心的三百位工程師們的雄心壯志至今依舊令人感動萬分。


頂著第一部國人自製車款的光環,飛羚儼然成為了媒體寵兒,在媒體密集地報導之下,飛羚幾乎成為了民國75年最受注目的事件與商品,而隨著成功的造勢活動與創新的產品特質,飛羚甫一上市旋即獲得了5000張以上的訂單,堪稱台灣汽車史上,上市銷售最成功的車款之一。

不過,設計上有許多創新的飛羚畢竟是車壇的初生之犢,許多構想固然很好,但是缺乏經驗的累積卻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同業間的惡意攻擊與裕隆和總經銷國產汽車之間的關係逐漸降溫,造成了飛羚101後期銷售陷入冰點的窘境。

其實,國產汽車和日本日產的關係甚為深厚,再加上長期壟斷裕隆汽車的行銷與服務資源,因此裕隆、國產及日產三方的關係至為微妙;日產對於裕隆汽車亟欲技術自主極為感冒,因此在銷售上往往聯合國產汽車以制裕隆,而且國產汽車也仗著掌握裕隆汽車販售以及服務通路的優勢,對於裕隆的意見常常不予理會,造成雙方的摩擦日漸深厚。

最後,飛羚終究成為了壓倒雙方合作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飛羚101產品壽命的最後一年,裕隆和國產終於在1988年因為飛羚結束了長達三十年的產銷合作關係
,而國產汽車為了快速出清庫存的千餘台飛羚,當時台灣汽車史上最大規模的跳樓大清倉被迫展開,飛羚的形象也因此被犧牲殆盡。

飛羚101從1986年至1988年的銷售期間,共計銷售16,653部,而1989年則推出局部改良的小改款車型飛羚102,102在1989~1995年的銷售期間內,共計售出6,925台,整個飛羚車系總共販售23,578台,雖然在國際車壇中並不算多,不過在國產車中也算是販售數量不差的車款了。[1]

外銷計畫 [編輯]飛羚打從設計之初,最終便以外銷為主要目的,因此在安全性上特別講究,在研發末期,裕隆更將實車送至英國MIRA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性測試,測試結果證明飛羚已經符合歐洲ECE的安全規範


而為了符合美國法規的規範,飛羚全車系使用國產車中少見的美規大尺寸保險桿,在後保險桿側面也有側定位燈的預留孔位,而根據英國MIRA的測試結果,飛羚不僅符合歐洲ECE法規,安全性也符合美國的FMVSS法規,如果當年飛羚要外銷美國,只需依照美國法規將燈具和擋風玻璃改為膠合玻璃,並通過5萬公里的廢氣測試即可。

不過,受限於種種主客觀的因素,飛羚101終究沒能完成外銷國外的使命,直到了1991年,由101改款而來的102,才順利外銷荷蘭。

很可惜地,這批102到了荷蘭以後,當地經銷商卻以部分品質問題拒絕驗收,使得這批車子只好整批賣斷給一家俄羅斯的貿易商,所以這批飛羚最終便在俄羅斯落腳,據裕隆老員工表示,因為裕隆在當地並無經銷商, 所以俄羅斯人只好自行改修部分零件(如小燈),甚至還有人寫信回裕隆,稱讚這批車很耐用,請求購買零件的趣事發生。

除了外銷荷蘭後轉運俄羅斯之外,在外銷荷蘭之前,為了測試歐規版本的耐久性,裕隆汽車曾經運了幾部飛羚102至中國大陸測試,測試完畢後並參加了當地的長春車展,在車展中大受好評後,便將這些車直接在大陸轉賣,因此中國大陸也是可以見到飛羚足跡的地區。


參加東京車展 ,飛羚101於上市一年後,正式參加第27屆的日本東京車展,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汽車廠第一次,也是至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參加國際性大車展的紀錄。


當時裕隆飛羚101參展的位置在外國乘用館的入口處,旁邊是Porsche,後面是Alfa Romeo,佔盡地利之便,更與眾多國際重量級品牌並列,當然也引起眾多國際媒體的注目。


在車展中簡短的發表會後,主持發表會的朱信博士被外國媒體重重包圍,許多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這部來自台灣的嶄新車種。會場展示兩部飛羚,一部是紅色的三廂GTS,另有一部則是當時甫上市的兩廂GTF,許多外國媒體對於飛羚出色的外型與先進的配備及設計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裕隆的第一部自主車款便能有此成績更是感到相當訝異,足見飛羚設計的前瞻之處。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A3%9B%E7%BE%9A101

------------------------------------------------------------------------------

PS:現在市面上非Luxgen品牌,很多都很好啦!當這些車在國外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關你什麼事情?
FORD Focus很棒很強,三菱好棒,Honda操控很好,Altis很省油..........等,都很好,但別人
問你的時候,你有機會說"這是我們台灣人的品牌"嗎?

純粹針對台灣品牌的重要性發言,沒討論產品本身

看到裕隆,NISSAN跟國產汽車之間的關係!您提供的這些摘要與報紙內容,是不是有些啟發呢?
國產不賣貴一點 怎麼賺台灣人的錢啊
現在國產都快接近進口車的車價了
況且有看過台幣升值會貶值東西有降價過嗎?
什麼都假的拉
happygoboy1 wrote:
好多人都在喊愛國愛國...(恕刪)


好多人都在嘴巴上講自己愛國,實際上只為自己打算。

只會想著國家政府應該要為自己做什麼,而不會想自己該為國家做什麼。當老百姓的只想逃漏稅,健保用免驚,要徵補充保費時每個人都想鑽漏洞躲避。抱怨政府徵不到有錢人的稅,等自己多賺了也覺得還不夠,還是不肯繳稅。同樣的一個島上同樣的一種人,進了公家機關會怎樣?當了官員又會怎樣?

同樣的,嘴巴上講支持國產品牌,心裡想的卻是希望佔國產廠商便宜。同樣品質的國產品就一定要更便宜,否則就是廠商無良,進口貨那怕只是韓國廉價品,都願意花比國產品更高價錢去買。對國產品百般挑剔嫌棄打壓,卻說是愛之深責之切?

只想佔便宜的心態,等自己做老闆,照樣逃漏稅,照樣22K請大學生,照樣低價外銷高價內銷。賺錢買豪宅名車而不繳稅,照樣說自己是小老百姓,別人才是奸商。存款每一千萬年繳兩千多補充保費也不願意,錢太多還怪政府害他拆定存單很麻煩。然後,再跟著罵:一切都是政府太爛。這些都是在我們身邊的國人,整個台灣充斥著這樣的人,就會變成現在這個台灣。

台灣人最愛自己了,說LUXGEN太貴的人,除了暗黑行銷手之外,無非希望LUXGEN要賣更便宜。如果LUXGEN的CP值不夠高,連現在十分之一的銷量都達不到。大量的創新電子輔助設備要研發製造成本,高強度的底盤材料多又重,高張力鋼板材料貴製造成本也高,進口車因為這些條件可以賣很貴,國產車卻是不應該,只能賣廉價薄鋼板代工車的價格。

其實台灣人不支持台灣品牌,正是因為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會做什麼樣的事。自己有奸商的性格,自然也會懷疑別人是奸商。不相信台灣人,外國人會更好嗎?
為什麼因為這家車廠老闆有人罩呀 黨國企業呀 真搞不懂為什麼要保護他媽家的企業
皆說
商人重利輕別離.有利可圖不會因為少一個你對它的貢獻
在台灣搞開發.搞創新還可以領補助

有為的政府也告戒過你
不降價.太貴就不要去買.

在價格上它們有所堅持.那你還跟它認真上了

又不只這一家賣車.干麻執著在這牌子上
搞到自己的心情不美麗

請問你有比較過台灣、韓國、日本車廠賣一台車要繳多少稅嗎??去把他搞懂再來評吧
如果你是嚴凱泰我想開出的價錢也差不多吧...
hiyawu761106 wrote:
齁齁~話說現在裕隆也...(恕刪)


沒有證據情況下,指控我是裕隆工讀生,還有言詞已經損害到他人名譽,已經幫您註記下來
說過的話要負責任.............


一支手機兩萬多都不嫌貴,大家排隊在買,還很新就想換一支了!
一台車子賣個八九十萬可能要被開到天荒地老,卻被嫌貴罵翻天!
嚴凱泰不如轉戰消費性電子會輕鬆多了!

就是因為是自行研發成本才是真的高,只要做過生意都知道!成本高於日系老品牌,同樣要被課貨物稅,還要賣你超低價,你買一次可能十年內不會再光顧,保養可能還去民間的,這樣的生意誰會做?自 己都做不到了要怎麼去要求別人?

坦白說目前我也不會買luxgen的車,原因是現役車還沒退休,第二是想買的luxgen5 內裝質感欠佳,但他的suv真的做得不錯,比起初期的現代汽車那廉價質感,人車分離的操控實在好太多,一個剛起步的台灣車廠可以做到這樣實在很不容易,大家可以不買luxgen的車,也可以批評他的缺點,但說他大坑台灣人的錢實在不合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