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uxgen S5尾燈形狀和Lexus九月新車怎麼那麼像,事實上連側面也很像。

biaggy wrote:
你要說是台灣品牌.....(恕刪)


4.65米的渦輪車入門款69萬配備拔光光叫做便宜?
我姐看完2.0頂級款後跑去訂ct200h那個91萬根本愛台灣愛不下手好嗎?
biaggy wrote:
除了think+在台灣品牌HTC手上,還有什麼關鍵組件在人家手上??

自己找資料懶得跟你辯,納志捷萬歲!!
biaggy wrote:
永遠當日本人的血汗工廠,就像iphone一樣,iphone中國國產的比例夠高吧!!買iphone賺的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

電子產品代工跟汽車工業生產完全是兩回事好嗎?
你有看過美、日車廠在中國生產後再回銷本土的嗎?你有買過中國製的汽車嗎?
別再說了,說得越多,暴露自己不足的部分...只會越多,這是良心的建議,只是個建議
biaggy wrote:
我傻了,居然對一個7年前才升大一的小毛頭認真,浪費口水,請繼續幼稚下去吧!
年輕人不過濾思考聽說來的東西,就大放厥詞,實在...


就事論事,關愛到小弟的家世背景來,小弟受寵若驚
要搜索小弟以前的文就去蒐,我也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我也不想去搜尋大大的背景再拿來調侃一下,作這種nonsense的事情
我不知道大大幾歲,我猜年紀比我小,如果年紀比我大的話...那實在...


拼經濟!愛台灣!支持自有品牌!LUXGEN萬歲!
hcpine76 wrote:
其實整合也很重要,廚神封號在於能適應當地食材,變化出不同美食,不必非得原產地。

許多方面差不多都是如此,重點在於整合之後的技術能力是屬於自己,還是終究歸技術母廠所有。

一段時間下來,若那智捷還能安然存在的話,相信它所掌握的絕不是代工或組裝廠所可比擬的。(恕刪)


小弟當然也樂見台灣品牌的復興,前提是它要持續的是台灣品牌
在中國取得成功之後...在台灣下市的可能性其實很高,車場擴充產能需要募資,這在台灣是玩不起的

賞車時感受到L內裝的鋪陳,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尤其是SUV,閃亮亮的儀錶板和多個冷氣出風口設計真的很棒

最後當然還是恭喜樓主入手好車,看的出樓主對於家人滿滿的愛(竟然為了載人換MPV!!)

6x3 wrote:
小弟當然也樂見台灣品...(恕刪)


可見得十年內不太可能有全轉大陸,台灣下市的狀況

L廠只是賣車得,實際得開發是由華創車電負責,華創車電的技術是產學合作或與中研院.ARTC等合作發展,而這些都有簽某種程度得限制條款(最明顯的就是被政府要求須在台上市1或2年後才准轉大陸市場生產)


金龍湖 wrote:
...俄羅斯曾經銷售過去的裕隆車...(恕刪)

是滴~ 看來看去就這台最美了~

應該還在路上跑吧! 如果車主開去看 LXG 俄羅斯車展~ 裕隆人看了會如何?

還有不知道 白色的 S5 要配上怎麼樣的尾翼才夠美!!!

udu55 wrote:
我有個小小的疑問。不...(恕刪)


檔次較高的車款!座椅滑軌的前、後端,會設全罩式的遮醜蓋。
國產較受限成本考量,大多會設計成這個樣子。

舉例樓主拍的方向盤為例。
兩車檔次差異過大,單盤徑皮革用料差異就非常大。
國產車大多只會運用合成皮材(號稱真皮)。
但凌志GS等級車款的皮材選料是有上200萬以上的檔次。
頂級款,甚至用上凌志頂級車常見的ALCANTARA真皮皮材。
在國外~上好的皮材大多是選配件。

剩餘的,就是看一些內裝飾板、按鍵...等等的設計美感,及工程細膩性差異處。
按鈕是最容易分辨出細膩與否的質感、工法差別。

精緻的工程設計,會跟AUDI這類車款一樣超級講究這類的小細節!
凌志車如果拿來跟AUDI / BMW..這些德國車比,在這些細節處理工法上,就又稍遜
百年車廠一籌。

國產車!價位就差異甚大,端出來跟國產車比拚,就不會差這麼大。
因為大家用料及成本反映就不會差太多,能搞出來的手法,及生產的固定那幾家,大
概八九不離十就是長這個樣子。

例如方向盤就都是全興代工,用料、成本、線材,工法,就是會反映出這樣的手法。
要改變提升等級,除非別開生面,找不同的人、事、物處理,才能在相同成本上,或略微增加點
成本差異,帶來不一樣的全面破壞性變革及感受。
一成不變的制度、作法,要產生區別性,可能燒更多錢,也做不出升3~4等的差異。

就跟烤漆一樣,一般坊間拚烤一台中大型4米7~4米9房車拚12000或20000萬,如何去要求
得做出SAAB噴一台要價7萬台幣水準的作工及細膩性。
就算多掏個5萬給坊間低水平拚價位的烤漆廠,穿了龍袍也當不了太子。
還是只能噴出2~3萬水準的漆面。
就不能太要求這類的差異處了。入手門檻低,勢必要有所犧牲。
阿福的網宅 wrote:
舉例樓主拍的方向盤為例。
兩車檔次差異過大,單盤徑皮革用料差異就非常大。
國產車大多只會運用合成皮材(號稱真皮)。
但凌志GS等級車款的皮材選料是有上200萬以上的檔次。
頂級款,甚至用上凌志頂級車常見的ALCANTARA真皮皮材。
在國外~上好的皮材大多是選配件。...(恕刪)
謝謝阿福大資訊的提供,加分謝謝您。

事實上若自己經濟能力夠,選擇高檔進口車也是一種生活上的享受,因為光是用摸的感覺就很不一樣,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輩子的成功,自己有能力身處於如此精緻的駕駛環境中,許多人的人生追求不就是如此嗎?

國產車沒有這樣日積月累的精品文化,或許電子的強項可以讓台灣走出不一樣的造車文化。

無論如何,選擇自己強的,整合自己掌握得到的資源,讓台灣的汽車品牌能有機會讓世界看得到。
補充9月3日(星期一)在高速公路拍到的Lexus新車,準備交車或進駐展示間。


hcpine76 wrote:
謝謝阿福大資訊的提供...(恕刪)


其實國人是鐵定做得出來的!只是業者肯不肯投這麼多錢!
製造者!有沒有認真的去開發自己的產品!還是用代工拚單量的工人思維在做產品!
那徒有技術~台灣還是只能成為三流!
這也是我們始終沒有啥自有品牌的原因!

對自己的東西都不認真!
消費者怎麼可能會認真!

製造所反映的心態!!產品會訴諸一切!

但論能力~國人並不比這些大廠或高級車做出來或設計的差!
只是拚短視~賺眼前的錢財是錢的模式很難克改!!

但我相信嚴董是想做出像樣的產品。
沒人燒錢會希望做出爛梨子被刨!這都是不好受的。
就看做的執行端,位居權位者以什麼理念來打造產品,有心做好它!自然會反映出價值!
無心搞產品,混一天過一天,自然就是工嘛!怎麼會有啥突出的表現。


國內車業不是無能~是想不想能。
要造勞斯萊斯~都是成的!
不過~~動力上~我們確實還有很多技術沒跟上!
但單就汽車內外觀~台灣的能力及水準!是一定有能力上到高水準!這我很肯定。
因為我看到的原廠工程師,和實務經驗及技術,都有很高的水準。
人才呀!真的是有很好的人才。
但為何不能竟功,真的得思考原因點。

juliojenerry wrote:
大家就別再質疑不歸路...(恕刪)


不好意思,有大大不相信以不歸路大的程度怎麼可能把青島誤置於東北,那請看以下網址跟 sc prt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579842&last=2034365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579842&last=20343658

參考喽!不歸路大支持你!
阿福的網宅 wrote:
其實國人是鐵定做得出來的!只是業者肯不肯投這麼多錢!
製造者!有沒有認真的去開發自己的產品!還是用代工拚單量的工人思維在做產品!
那徒有技術~台灣還是只能成為三流!
這也是我們始終沒有啥自有品牌的原因!

對自己的東西都不認真!
消費者怎麼可能會認真!

製造所反映的心態!!產品會訴諸一切!

但論能力~國人並不比這些大廠或高級車做出來或設計的差!
只是拚短視~賺眼前的錢財是錢的模式很難克改!!

但我相信嚴董是想做出像樣的產品。
沒人燒錢會希望做出爛梨子被刨!這都是不好受的。
就看做的執行端,位居權位者以什麼理念來打造產品,有心做好它!自然會反映出價值!
無心搞產品,混一天過一天,自然就是工嘛!怎麼會有啥突出的表現。

國內車業不是無能~是想不想能。
要造勞斯萊斯~都是成的!
不過~~動力上~我們確實還有很多技術沒跟上!
但單就汽車內外觀~台灣的能力及水準!是一定有能力上到高水準!這我很肯定。
因為我看到的原廠工程師,和實務經驗及技術,都有很高的水準。
人才呀!真的是有很好的人才。
但為何不能竟功,真的得思考原因點。
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不同特性,但造車工藝是以西方為思維,內裝、皮革、飾件、冶金都不是台灣的強項。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把產品做得很舒適。MPV這一套菱格座椅,乘坐性就相當好。


或許是文章拿Lexus來比較,許多人不免:哼!又來了,雞腿比XX。

其實此篇反而是在Luxgen版為Lexus介紹ES系列新車。

光是看古蹟的維護,路邊婚喪喜慶搭的帳篷,就知道國人喜歡的樣子有所謂的"台灣味"。

這種不同的審美觀,要精進到優雅的工藝上,顯然需要比西方更多的努力,畢竟我們對產品的要求沒有德國人、日本人那麼挑剔。

現在是所謂的新經濟,個人化色彩越來越濃,所以比較老氣的賓士會讓年輕活潑的BMW趕上,現在更顯朝氣活潑的AUDI則努力趕上當中。

Luxgen真的可能好好發揮外觀給人不同的感覺,有自己家族特徵。

安全性形象的塑造下,加上台灣電子業的加持,以這些自己可以掌握得到的技術,雖然動力系統的技術檔次不高,也可以走出自己不一樣的風格。

在Luxgen S5上可以看到一些努力,感受有點不一樣於MPV及SUV,相當活潑討喜。

個人認為Luxgen在S5上好像掌握到了一點東西,匹配動力外,求得各方面的平衡。

S5的加速夠快,但加速過程不急燥,相當討人喜歡的房車走向,夠快但很舒適。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