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jerry wrote:
所以我說定位的問題很...(恕刪)
重點是差異化
很明顯納智傑的主力戰場在大陸
你知道大陸的自主品牌就是在做你口中講的那種車,一狗票都是,多到LOGO都認不出來
有些是很爛的山寨廠牌,有些是具有規模的大型汽車廠,反正大家都從平價車開始玩起
結果現在呢?吉利奇瑞之流這些大廠品牌玩大了想做高級車了,人民卻覺得你的品牌只值5萬人民幣
賣高我不要,管你配備多好,我有的是錢開這種平價品牌出去豈不丟人
納智傑想走的就是相反的方式,一開始你可能覺得他不值高級車價位,但是他確實是賣高級車的價位跟配備
等到技術成熟的時候,想買的自然也就不會那麼覺得他品牌不入流
當然你提到的也是一種下場,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沒有進步的話
很多人都很愛拿現代來比
卻忽略10年前現代還是美國人嘲笑的爛車(花了40年還被嘲笑?)
而現代也是在近十年內才確立的關鍵零件的技術,之前都是日本三菱之類的公司做技術支援
那時候不也是大家最愛酸的拼裝車,人家花了4-50年專注地走自主研發,好不容易走到現在世界大廠的位子
就算韓國人很機,但是也不由得佩服一下
接下來或許大家又要提裕隆跟現代差不多年代創立,扶不起之類的
搞清楚台灣現在大多數的汽車廠都是代工,也就是拿著國外授權的設計圖,微調到適合台灣法規後生產
跟自主研發完完全全是兩回事
有些人把"代理(或代工)"的經驗等同會"研發"車的經驗這真的很好笑
會生產不代表會開發...
相信待過自主研發類的公司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在講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