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良性競爭"這觀念 現在是不值錢了是嘛?


bulibi wrote:
上面那句話是你說的,而我正是告訴你半導體代工一樣有品牌問題,技術就是台積電這塊招牌的價值,台積電做不出來的東西,其他家可以做,廠商就會修改設計符合他家 design rule 然後到別家投產,半導體代工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不知道就停止散布愚蠢的說法。

事實不提半導體代工就提一般產品代工,台灣的代工也不只是單純 OEM,老早就進步到 ODM,到現在還有這種代工沒有研發成本的思維真的很可笑。


幫忙轉文章
別再用關稅保護來抹黑納智捷!


EZZK wrote:
哈 台灣太多人代工代習慣了.
還有"代工也有品牌" "代工也有真正研發"這種奇異論調出來 代工主軸就是拼價錢 產能與可應用規格啦.
被人當成某個(或某幾個)製程用 製程看什麼? 看成本跟產能 一樣的意思.
那這種背景之下 大家只用代工觀點看納廠也是不足為奇.
倒是版上有越來越多真正仔細看的人 開始看出納廠這種自主品牌成本的結構與風險 這也不能算是都白講啦.
對於很多人認為納智捷房車動力弱的問題 我覺得真象不是像多數人所想的一樣.
納五原廠最大馬力轉速壓的超低 僅5200轉 除非是柴油引擎 2.0裡轉速比它低的很少見.
轉速壓低 顯然是為了省油與更高可靠度 不然要是解鎖的話其馬力輸出會頗有看頭.
依據馬力計算公式 扭力X轉速/727計算後的值為理論最大馬力.
原廠納五引擎扭力26.1公斤 依據算式計算後馬力應為186.68 但實際上為170.
會比較低這是因為機械損耗 兩者相除總機械效率91%左右.
現在把轉速值拉到一般2.0房車引擎最大馬力轉速 這大約是7000轉左右.
再把這轉速帶入馬力計算式,
若納五引擎轉速到達7000 可輸出251匹理論馬力 再乘上機械效率91% 馬力可達228匹.
若轉速提高 點火角度 增壓特性與汽門角度必須跟著修正到能適應該轉速.
這會抵消原先平頂式扭力特性 最大扭力點會延遲但扭力可以再往上延伸少許 應至少能到27.5公斤.'
這種性能 恐怕國產足以匹敵者少之又少 其他車款性能距此都有蠻大一截的落差.
而納五所用日本愛信的這個變速箱 其傳動效率至少91% 可謂是頗為突出.
請注意這可是自排不是手排 因為一般普通自排變速箱會有液壓傳動的損耗 很難達到90%以上的傳動效率.
而一般自排變速箱 為了要追求最高效率 會有傳動鎖定的功能.
這是車速或檔位達到一個程度後 從引擎到整個傳動系統鎖定一起同步輸出 沒有速差.
這91%的傳動效率 光前輪差速器與前輪轉向節扣掉就差不多了 沒有變速箱傳動鎖定不大可能到達此效率.
其實 TIS的成績雖然證明納五相當快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展示納五引擎 變速箱與底盤的整體表現.

yoshiki73115 wrote:
甯拔你可以看二十八樓,你中槍了


連我都要拖下水喔

我看回報文章的就是他吧...


列出轉載文章 原文出處 合忽規定的

LUXGEN討論區規則 wrote:
12. Mobile01重視原創精神和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請盡量避免轉載圖片或文章,如果真的需要請一併列出原文圖出處,圖片請勿上傳到Mobile01。



LUXGEN討論區規則 wrote:
14. 討論區內勿發表商業性質廣告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如果是討論上需要也盡可能避免引用購物/拍賣網站資料或連結,請盡量使用官方的資料或圖片。(請注意勿觸犯第12條規定)


這條的 "立法精神" 非常明顯在防堵和 01 商業利益衝突的 Hyperlink.

我的部落格只有放遊記 很單純

且曾經依合法管道 申請開汽車旅遊區 以杜絕分區不易之問題

跟 逼逼 40 代分身 或 41 代分身的吵鬧行為 實在差很多吧?

我們遊記文章被移區 也沒有去抗議啊 我也開過 BBS 當過站長 管理員管理文章分類 平常之事

我的遊記在卡提諾論壇 管理員還會貼心 等我發完系列遊記 幫我合併成一篇文章呢...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flybluepig wrote:
不過對我這個和納廠及其它廠牌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的消費者角度看來
「納五就是一台用渦輪1.8引擎取代2.0引擎的Bluebird,還有用中小型房車Bluebird2.0加渦輪還有電子配備想要往上打CAMRY等中大型車格。一個幼嫩的品牌,新的電子應用、舊的動力技術,該賺的卻不落人後,訂出一個完全不佔對手便宜的配備及售價。」


前後文我認為有點對人不對事,恕刪,僅摘取部分文字
雖然我主觀上不是很同意這段文字,但是客觀來說
這段文字說得非常精準,我真想按讚


Luxgen5 1.8T的訂價分別是69, 73, 80
Bluebird 2.0的訂價分別是70, 74, 80, 83
Mazda 3 2.0 的訂價分別是72, 79
T牌Altis 2.0的訂價分別是72, 76
Lancer 2.0iO的訂價分別是78
Civic 1.8 的訂價分別是73, 79
(Civic抱歉了,我知道把你的對手指向2.0很不公平,但是你太貴了 -_-|||)

這就不是我要說了,這訂價非常明確訂出對手是誰,就是Bluebird
如果再仔細分析Bluebird與Luxgen5 1.8T的配備,就會發現更驚人的事實
這兩台車的基本款幾乎是毫無配備,一些「想當然爾、理所當然」的配備在第二級才可以買到
若要帶有高科技味道的配備(Bluebird的HID+轉向輔助照明,Luxgen5的Htc Touch+)要攻到頂級
更誇張的是,80萬的車子只有兩顆前氣囊+ABS,TCS+ESP影子都沒有
(好吧~幫Luxgen說好話,至少輪距比較寬、也是四輪碟煞)

我不清楚Luxgen5的底盤到底要付多少權利金?還是電子手剎車實在是太貴?
如果Bluebird的價位是這樣,為什麼5年後的Luxgen1.8T沒有辦法訂出更有競爭力的價位?
或是更好的配備規格?不論是安全配備或是豪華配備,至少要看到誠意

所以問題到底是出在這5年間物價實在上漲太多?還是Luxgen很想賺錢?
我不知道。也不要問我。這問題只有Luxgen的行銷人員或是老闆可以回答
我可以肯定的是,若Bluebird的價格可以每個月賣出150輛,那Luxgen1.8T應該不會更少

今天沒有空,明天再來詳細補足2.0T以及關稅影響部分
從"安全配備" 來看,一點都不像是"良性競爭"。
只能說LUXGEN這款並不是平民車。並不是來增加市佔率的。
BUG解完了,有一定的良率,就可以去十三億人口的國家賣了。

beebee41 wrote:
幫忙轉文章別再用關稅...(恕刪)
歡迎回來!

我也不知道您寫了這麼多,也寫到了我,依然關心旅遊文的事情。

寫一年多的文章也是會累,旅遊文每一篇常花我許多時間,但賞味期也僅一天多(旅遊文的特性)。

我是儘可能的以車主分享的角度po文章,已經很少講旅遊本身,但還是會被移文。

所以請不要認為我不在改善這個問題,我已經儘可能在修正了,畢竟我po的旅遊文的量已經很少了。

將來轎車真的上市後,許多第一次上01的或許會有許多旅遊分享,
也因此真的希望Mobile01能為汽車板專門開設個汽車旅遊版。

我曾想過以連結的方式po旅遊文,但還沒有真正去落筆,因為還不習慣。

其實我不寫遊記,還是可以天天寫文章,但看我想不想。

二年多來因為想買車,而認識了一些好朋友,對我來說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經驗。

因為原先我只想在鄉下平平淡淡得過日子,根本沒有想過交新朋友。

結果發文好像在和朋友聊天,於是就很熱衷於網路發文章了。

若是因為"三寶文"造成人身攻擊,在此向您公開道歉。

會發如此文章,許多朋友都覺得不太像我的作風。

我還是希望日子單純一些。
lucino wrote:
前後文我認為有點對人不對事,恕刪,僅摘取部分文字
雖然我主觀上不是很同意這段文字,但是客觀來說
這段文字說得非常精準,我真想按讚


另外我有一些看法,不知道您是否認同

配備上展現誠意是一個方法
另一個方法是訂價策略
如果全車系都降3~5萬,1.8T基本型65萬、頂級型落在75~77萬
我相信也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畢竟平心而論,65萬找不到比納五更便宜大碗、動力充沛、比一般1.8空間大,又比2.0省稅金的車了
就差這四萬元,絕對可以讓所有的民眾觀感180度大轉變
再說納廠走的是不二價路線,扣掉它廠檯面下的折價,事實上65萬也不算真正便宜,只是給猴子香蕉的把戲
納智捷花不起這四萬嗎?一定要賺到足嗎?

最重要的是觀感問題
人在進行購買行為的那短期間大部份是錙銖必較的,也只有這短暫的時間
人們才會拿著配備表,這台貴2萬、那台多了KEYLESS、那台的踏板有冷光…進行諸如此類的"瘋狂"行為
買完以後過個一年半載的,有些人連實際成交價多少都忘了
更別提買車過程瘋狂比較的那一兩項的配備差別了

這3~5萬元的訂價差距
不要說別人,我自己可能都沒辦法抗拒那"賺到了"、"等同免費往上升一級"的錯覺感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降低訂價是自貶身價、紅海策略
我覺得完全錯誤
今天賣的一樣是車子,一樣的平價中型國產車
又不是別人在賣筆電、你開發出一台iPad2
加了顆渦輪、弄了個android OS上車,就跟人家談什麼藍海、什麼良性競爭,這真的太自我感覺良好了吧?
再加上那個完全不輸人的訂價,我看了只有兩個字的感想「掰]


當然也替納廠想了一些藉口…或者說"理由"好了
省版面,簡短說明不贅述了
「大陸市場對納廠來說就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潘仔"客戶,納廠有信心訂價的再怎麼高都賣的出去,要回本要大賺錢,成敗也都看大陸了,台灣的訂價是表達對大陸客戶的尊重,"共潘仔"這件事最重要就是不要做的太明顯落人話柄」

flybluepig wrote:
另外我有一些看法,不知道您是否認同

網路上互相切磋,其實您不必要求我認同您,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論點
就事論事,大家彼此尊重,只是我覺得您那段紅色的字實在是正中紅心 ^_^

flybluepig wrote:
配備上展現誠意是一個方法,另一個方法是訂價策略

其實我在文中也不斷質疑為什麼1.8T定價這麼高?
為什麼一定要亦步亦趨跟Bluebird的定價?我實在難以理解
Bluebird面世5年了,更洗鍊的Bluebird居然沒有辦法打出有競爭力的價位?
定價有很多種,但我肯定這種價位絕對不會是Smart Price

至於觀感的部分,Luxgen7 SUV/MPV其實定價更高,有多少人質疑C/P值?
很少,非常少,少到大家批評高價、品質爛、耗油,卻沒有人質疑C/P值偏低
因為Luxgen7配備相對的非常豐富,除了大尺碼、大鋁圈、還有一缸子的配備
就算是入門款都會讓消費者覺得超值,最少都有iKey+PushStart+電動尾門

但是Luxgen5的配備相對少得很誇張,勉強搬得上檯面的只有 .... HUD?
難道日圓升值太厲害,Luxgen認為所有對手都會漲3萬?

簡結我自己的論點:
Luxgen5 1.8T的定價是基於一台被市場認為競爭力不足的Bluebird
配備沒有Luxgen以往的水準,也沒有同級車的水準,價位不具有吸引力

flybluepig wrote:
「大陸市場對納廠來說就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潘仔"客戶,納廠有信心訂價的再怎麼高都賣的出去,要回本要大賺錢,成敗也都看大陸了,台灣的訂價是表達對大陸客戶的尊重,"共潘仔"這件事最重要就是不要做的太明顯落人話柄」


阿~你提到了對大陸的尊重,其實應該是上市時程的問題
如果不是要趕在大陸上市,Luxgen5其實會更晚面世
至於台灣的定價到底抵不抵買?可能要等開過之後確認車子到底有多好才能說
也許Luxgen認為他們做出了一台Alfa 156吧~哈哈~
lucino wrote:
網路上互相切磋,其實...(恕刪)


如果不那麼客觀的想像

我甚至認為這訂價是個"不得不訂高"的窘境,因為產能要主供大陸

一來可壓低在台銷售量、二來這價格對大陸的盤子們有個交待


我個人對台灣民眾的解釋是:

明明知道這傢伙是個暴發戶且肯定會買的傻子,在賣他東西時要注意的就不是售價或CP值

而是保住他的面子,你最多也就買這些,叫我怎麼便宜賣你啊?

flybluepig wrote:
如果不那麼客觀的想像...(恕刪)


如果比較的點是CP值 恐怕納五的CP值很多對手無法與其相比.
若是單論某個表現佳的方面 各方面都有車款表現不錯 但是要把這些特質都加在一起就很少.
納五電子配備的應用與可擴充性可不是什麼電子花車,
因為手機的應用領域早已是對生活涉入很深的一環 現在的手機已能做出多不勝數的橫向整合 不是只打電話.
這點據我所知幾乎沒有車款可以超越.
如果還沒上市就一口咬定沒用或易故障 那這看法未免太有偏見.
結構安全 許多進口中高級品牌都能做到 國產也有品牌可以 納五撞擊的影片說明它也有突出的結構強度.
說性能表現 這可不是什麼舊動力 如果看其跟柴油引擎差不多的轉速 就能知道這力量是被抑制住的.
既然它轉速這麼低就能在TIS跑出優異成績 為什麼要拉高轉速多耗油? 誰開車"常用"一百多匹?
如果納五跟一般2.0車款一樣拉到七千轉左右 其馬力扭力會到多少我覺得你不妨算一下.
變速箱設計 它大於91%的效能也超越幾乎所有國產車 你看過國產車哪台傳統自排"可能"配有液力鎖定?
就算是CVT 也不是每台都有鎖定功能 不能鎖定的話傳動效率就一定過不了85% 這你恐怕不知道吧?
底盤設計 納五TIS賽道的成績表現 其實還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跟安全性有關.
安全性 除了被動被撞 主動撞人的保護力之外 還有一環是對危險狀態的迴避與反應能力.
所有歐規車都不會忽略這環節 不會省略的原因可不是因為大家愛飆車 歐盟車測的麋鹿彎測試聽過嗎?
身處突然的危險 車子反應不及無法閃避 安全性就還不夠完整.
你很喜歡下斷語 這也許是你的個人風格.
但卻常看不到完整的說明 不知你的用意是希望大家都要有慧根心領神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