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轉貼]Luxgen7 SUV與Lexus RX350的對話


2sc wrote:
Toyota和Lex...(恕刪)

就是這句話:台灣的筆電、腳踏車、及一些3C產品都已達到世界高端的地位,假以時日,誰說LUXGEN做不到?

拭目以待。

這個期待,讓我真心擁抱Luxgen,喜歡Luxgen。

mkhsu wrote:
看到文章中 動力評論的部分 真的是離譜到極點

對RX 350的評論:

"這樣的動力輸出,要推動2015kg的車身,並不算是輕鬆,整體而言只稱得上順暢"

"因此讓整體的加速性表現不至於過度遲緩"

對U7的評論:

"這樣的輸出要推動超過1.9噸的車身,雖然沒有令人激動的加速力道,但是卻也不會感到吃力。"

"重要的是,在輸出曲線的調校上,呈現出線性化的反應,並沒有傳統渦輪增壓引擎過於明顯的動力落差。動力的輸出力道從2500rpm開始便明顯的湧現,一直來到中、高速域的階段,依然能夠提供持續攀升的輸出力道。"

若不是文章中還算誠實 有將雙方動力部分數據列出:

277ps/6200rpm、35.3kgm/4700rpm vs 175hp/5200rpm、28.0kgmm/2500-4000rpm

看到動力部分數據 對照它的評論 真是唬爛到極點


這種文章根本不配稱為專業試車評論 直接說是廣告還差不多

+1

那篇文我看到這段也是很無言

以馬力重量比來看、兩台車才相差幾十公斤、但馬力整整差了102hp、扭力更是差了7.3kg

那種敘述、簡直是收了錢還反捅給錢的一刀.......
其實還是看個人怎麼去看待一部車,希望買什麼車。

雖然少了102匹馬力,卻讓我省了一百多萬。重要的是我覺得行車在路上,我不覺得Lexus RX350(RX450h)
有優越我的Luxgen SUV。我在想RX車主會羨慕Luxgen SUV嗎?(我想應該不會,面子對許多人還是很重要)。

相對的,國人重新出發的第一部自製SUV,我搶前頭成為第一批SUV車主,這種感覺,Lexus永遠不會有。
如果所謂的CP值只在每個人的心中, 那其實這樣的報導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有人覺得CP值高, 有人覺得不高, 那到底什麼是CP值? 只是自己的喜好罷了... 在市場上的售價不就很明白的說明了一般人的認知?
以裕隆的產品和豐田的產品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這兩家車廠在本質上就有很大的不同,豐田是擁有完整的汽車科技,
能獨立自主的開發整部汽車.且擁有豐富的汽車設計經驗與技術;反觀裕隆,只不過是剛學走路的孩童,在技術能力上相差不可以道里計.我並不是看輕裕隆,因為以往裕隆若光靠台灣這個小小的市場所能賺取的利潤要發展獨立自主的整車研發設計製造技術是癡人說夢話!小小的池塘要如何養活一條大鯨魚???如今兩岸和解,裕隆進軍大陸,大陸龐大的市場才是裕隆未來之所繫,眼下太抬舉裕隆的產品是種幼稚的想法! 試想:若Luxgen7 SUV以Lexus RX350的價錢來賣,請問您還會買Luxgen嗎???我相信大家的答案是:不會 !!!
這等道理就有如國產的武器有時真的不比美製的差,為何國軍就是不買帳???這是因為兩者在技術成熟度`穩定度都存有很大差異的緣故,裕隆亦深知以自身的技術能力推出的產品即使真的在性能規格各方面都不輸國際大廠的產品,但還是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並不是裕隆的產品真的C/P值高!!而是產品的附加價值不同的緣故,同樣一款產品,日本製與大陸製的價錢就有差,為何日本的東西能賣高價而大陸的不行???這是因為日本的東西市場認同它"該有那個價錢"而大陸的產品市場認為"這是次等貨,就該就是那個價錢!!!"
以裕隆的汽車技術,與世界一流大廠的水準相較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眼下所推出的產品,說穿了不過是高級的"拼裝車"而已!裕隆由過去的CEFIRO經驗, 知道台灣消費者的胃口,故以過去的CEFIRO經驗,推出迎合台灣消費者胃口的產品,在銷售策略上是它高明之處,台灣的消費者喜歡便宜又大碗,故裕隆產品的車上電子裝置零瑯滿目,甚至被譏為"電子花車",其實電子設備多未見得是壞處,最起碼裕隆藉由此小手段營造出"產品超質""C/P值高"的消費者印象以經值回票價,此外,外觀氣派豪華..內裝亦不吝嗇,這是裕隆深知台灣消費者買車態度的心得
筆者認為台灣廠商在推出產品前"除臭虫"的工夫做的很少,這是企業良心的缺乏!!!大凡台灣的廠商過度急功近利,為怕產品推出時程落後,往往沒作過嚴格的測試與修改即迫不急待的將產品推上市,讓消費者當白老鼠幫原廠"除虫"這點由網路上各買家新車一買回來沒多久就會發現一大堆共通的小毛病即可得知,其實若是嚴謹的車廠絕不會出現新車賣出不到幾個月消費者就能抓出一堆毛病來的現象,所以要說Luxgen的產品有多好多超值筆者並不認同,因為------>它只值那個價錢!!!
buga530 wrote:
其實拿LEXUS來和U7做比較的人,多的很...(恕刪)

+1 偶都拿M.Benz ML在跟U7比耶

男人的大玩具: X5 + B-Class + SantaFe + U6T + Livina*3
並非每個人買車都是為了(面子) 那就買雙B

裡子還是粉重要的!
看了八頁了,終於看完各位對此篇文章的見解、爭論~~~ 看完這篇評論我也覺的是在吹捧自已人,雖覺偏頗,但心中仍然高興,台灣終於有自已的品牌可以與日本甚至歐洲工藝所制造的車子放在一起討論,想想在今年以前,我記得我常常看到有喜歡 hyundai 的車主 與 日本車主在版上(不限定mobile01) 相互"討論" 與 "爭議",也有 1A2B 的車主在版上強調歐洲車的剛性、操控與安全性是多寶貴,那日本車主就強調,價格、妥善、維修品質、服務態度..等。當時我就想那台灣的車在哪 ~~~~ 原來這幾十年來,台灣人已經習慣為其它國家所製造的車子品質、品牌形象等付出時間、精神,甚至..........在那激情的、憤怒的、為自已支持的品牌與心中認定的正義而發聲,那有一天如果台灣的車出現了,會有人為它而激情、憤怒、忘情的發聲嗎?

對啦!就衝這點我是對U7 特別感動,目前我即沒有U7 也沒有 350,要比的話,二台一定有高低,有些大大不是不支持國產,只是對此篇的偏頗而感到生氣,對這些大大,我想對您們說,別氣了,再過十年如果台灣車可以愈做愈好,那這重文章會愈來愈多,我其實希望台灣人能像韓國與日本人一樣對自家的產品不斷的吹捧與支持,看看日本與韓國也沒有自已人對自已的東西吹捧而沒有進步,當然正面的批抨也是好的,就樣美國的公司也沒有這樣而不進步。 就這樣了吧!

我等了十幾年,終於可以說這句話 " 台灣車,加油啊"
toyota絕對不是

"...豐田是擁有完整的汽車科技,
能獨立自主的開發整部汽車.
且擁有豐富的汽車設計經驗與技術..."

如果說honda還可以認同

豐田的策略和微軟類似

打不贏就買下它

所以才都能成為世界第一

微軟的強項是作業系統

其他大都是買下其他小公司的軟體成為自己的技術

豐田也是需要其他小廠的強項技術

速巴陸的引擎、大發的小車、

最自豪的油電技術(官司合解了)

吉利也是在做這種"研發技術"

歷史是贏家寫的

只要走的遠、走的久

台灣也會有獨立自主開發整部汽車的車廠

當然也可以擁有豐富汽車設計經驗與技術的車廠

台灣一定做得到!!


FireGL wrote:
+1 偶都拿M.Benz ML在跟U7比耶...(恕刪)

冒昧問一下FireGL兄 你的U7買來至今 應該開不到五千吧?
ML應該比較常開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