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發這個文只是想了解台灣自有品牌有沒有在進步,底盤懸吊的設計調教應該也是車廠核心能力的展現,底盤懸吊的設計應該適車適所,所有的車種車款都是扭力樑拖曳臂好嗎? 如何迎合多元消費市場的需求? 希望納智捷繼續努力,早日讓台灣汽車自有品牌發光發熱,成為我換車的首選F1應該不是扭力樑拖曳臂的底盤設計吧?
ccleerzr wrote:其實發這個文只是想了解台灣自有品牌有沒有在進步,底盤懸吊的設計調教應該也是車廠核心能力的展現,底盤懸吊的設計應該適車適所,所有的車種車款都是扭力樑拖曳臂好嗎? 如何迎合多元消費市場的需求? 希望納智捷繼續努力,早日讓台灣汽車自有品牌發光發熱,成為我換車的首選了...........(恕刪) 台北和泰、中壢福祿仔、屏東台灣本田、三陽工業、中華汽車、東風小康都是代工!!!....都無法擁有您所謂的──【底盤懸吊的設計調教應該也是車廠核心能力的展現】之能耐阿本拉「水野」走了~~~看看未來LUXGEN MBU的底盤,台灣人是否有這個智慧囉
chernann wrote:又是再再再在迴避..............“沒有獨立懸吊怎麼會有操控” 新的Ford Focus ST就用後獨立懸吊如果扭力樑有操控那幹嘛ST要改後獨立懸吊??M-Benz A-Class AMG A45 S 4MATIC+也用後獨立懸吊如果扭力樑有操控那幹嘛AMG A45 S要改後獨立懸吊??重點!十代Civic Type R只改了底盤從扭力樑變成後獨立懸吊在紐柏林的成績就比前一代後扭力樑快上7秒!事實就擺在眼前換我問你啊扭力樑如果有操控為什麼Subaru WRX STI、Volkswagen Golf R、BMW M Power、M-Benz AMG還有納智傑最愛講媲美的保時捷,以上車款都是用後獨立懸吊???我相信你不會迴避吼~連後獨立懸吊底盤都沒有是要怎麼媲美保時捷??還有你前面說chernann wrote:唷~~是糟糕還是忌妒?URX底盤這麼差勁,那 0~100 km/h實測:怎麼會是9.3秒!口說無憑、鐵證如下↓ 這篇不是在講後獨立懸吊跟0~100 km/h有甚麼關係??我再問你底盤跟0~100 km/h的有甚麼關係??我相信你不會迴避吼~你這種程度想打你臉都覺得不捨難怪只能在納智傑當行銷
ccleerzr wrote:納智捷為何少有4輪獨立懸吊的車款?是底盤的技術還不到位?(恕刪) 只要有技術實力,非獨立懸吊也可以操控“嚇嚇叫”~~~法國佬特精於此道...........前懸吊結構:麥花臣後懸吊結構:半拖曳臂附扭力樑
chernann wrote:只要有技術實力,非獨立懸吊也可以操控“嚇嚇叫”~~~法國佬特精於此道...........前懸吊結構:麥花臣後懸吊結構:半拖曳臂附扭力樑 關寶獅啥事??不要迴避問題啊沒有獨立懸吊怎麼會有操控底盤跟0~100 km/h的有甚麼關係??怎麼不回答我的問題???前面叫其他人不要迴避那你現在是???
chernann wrote:喔!!!那號稱TNGA最新21世紀底盤,只跑出10秒整↓2.0L...........依照ericlee_2001您的標準,不就要去跳太平洋囉2020-06-14 22:01 #380引言 你用Turbo跟NA的在比,丟不丟臉啊!喔! 納智捷早期的渦輪真跟NA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