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納智捷再花71億到底買什麼,以下詳實報導!

bbctank wrote:

去爬個文看看,那些公司,一開始就是做出口或幫國外車廠代工的嗎??

如果當初不是政府保護國產車產業,

讓他們可以從這些「被保護」的車廠手上取得訂單,

磨鍊技術、累積經驗,用國產車訂單撐過國外車廠3~5年沒有訂單的「認證期」,

他們會有今天可以做國外大廠的生意??

今天你認為不爭氣的國產車還是一直在持續在做這些事,

為什麼,因為有能力的廠商可以做出好的零件用比較高的價格賣給賓士、BMW等,

可是國產車廠用不起,只好去買其他技術比較差一點的「次級」小廠,

那天這些「次級」小廠又長大了,有能力做賓士、BMW的生意,

你認為那些「爛國產車廠」又要再找新的小工廠重新培養....(恕刪)


講得如此斬釘截鐵,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方便透露一些內幕嗎?

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都有練功的階段,存活下來的零件廠越做越大,國產車廠呢?關鍵技術在哪裡?尤其是主流車廠已經逐步停止內燃機的研發了。

既然自栩為龍頭企業,該做的事有做嗎?一部分人喜歡拿台積電來比較,那我們就來比呀,人才養成、專利布局,有做嗎?最近華創車電上了新聞版面,據說是做整車研發的,而華擎機械好像都沒聲音了,感覺上就是默默地在做沙灘車而已...


說什麼零件廠可以用較高的價格賣給國外車廠,於是國內車廠買不起,你的訂購量那麼少,我怎麼把價格壓低給你呢?不然再去找立法委員嘛,立個國產車條款去限制零件廠的售價囉~

我進步了、你沒進步,卻來怪我賣太貴?


然後,又要講經濟規模嗎?這是陳年往事了,當年就有人提出大汽車廠的計畫,可是沒有辦法執行,這可不是酸民造成的喔~

再說,國內的規模如果不夠大,你可以外銷阿!如果你的產品有競爭力。

阿斗車 wrote:
台灣保護裕隆一甲子了...(恕刪)

不懂就不要亂帶風向,害死台灣產業,

台灣有很多公司是直接做國外車廠的零件供應,可是這些廠商,是一開始就有辦法作賓士或bmw的生意嗎??
如果當初不是政府保護國產車產業,
讓他們可以從這些「被保護」的車廠手上取得訂單,
磨鍊技術、累積經驗,用國產車訂單撐過國外車廠3~5年沒有訂單的「認證期」,
他們會有今天可以做國外大廠的生意??

今天你認為不爭氣的國產車還是一直在持續在做這些事,
為什麼,因為有能力的廠商可以做出好的零件用比較高的價格賣給賓士、BMW等,
可是國產車廠用不起,只好去買其他技術比較差一點的「次級」小廠,
那天這些「次級」小廠又長大了,有能力做賓士、BMW的生意,
你認為那些「爛國產車廠」又要再找新的小工廠重新培養....

人可以無知,可是不能盲從,
汽車產業是各國都在保護,不是只有台灣在保護,
連馬來西亞都有自己的車廠,也都在保護,不是沒有理由的....

納智捷在大陸的問題是,東南汽車有「日本日產」的股份,日產原廠不可能讓東南汽車幫裕隆賣納智捷,
所以在行銷通路及後勤維修上會有很大的問題,
不然以東南汽車、裕隆集團在大陸的佈局,不要說一般的消費者,
只要習大大一句話,「讓利台灣」「讓利裕隆」,光一個省的「公務車」訂單就可以比台灣一年賣得多,
有這種數字應該是裕隆真的是想把納智捷搬回台灣研發、製造,放棄在東風汽車的通路了....
納智捷在中國月銷量只有100台 也撐起一片天
可見跟貨貿無關

台灣人近來就有個迷思
老是想著中國市場

其實台灣經濟起飛是靠歐美市場
後來又有人鼓吹西進
把產業連根拔起
跑到大陸投資設廠 繼續賺歐美訂單的錢

我覺得此刻不宜再在大陸投資
即使撤資撤人都無妨
川普的美國已經對準大陸
他會拉攏盟邦齊力封鎖中國

大陸人沒錢還能買甚麼車

中國給了納智捷甚麼?
虧損? 中國引擎?
還不醒嗎?

納智捷應該依據嚴董遺願
超越法拉利 保時捷為目標
以性能跑車 橫掃 國際高端市場
甚至可以考慮贊助殺手蘭
參加國際大賽
增加知名度







raphael_5j wrote:
講得如此斬釘截鐵,如...(恕刪)

原本這一串的發言都是同一人,回文要記得切帳號...

raphael_5j wrote:
而華擎機械好像都沒聲音了,感覺上就是默默地在做沙灘車而已...

不懂就安份點,中華的貨車基本上都是用華擎的引擎,
而且這個銷售量理論上就夠維持基本營運,
沒有再開新引擎的原因,應該是跟東風汽車合作,台灣的市場太小了,開新引擎一定賠錢....
bbctank wrote:

原本這一串的發言都是同一人,回文要記得切帳號...



看這個遣詞用字,語意不太明確,我就理解成:你認為我在這個討論串使用兩個帳號來發文。

我建議你,如果有此疑慮,就向管理員舉報吧,到時候查無事證,就可以印證你的抹黑行為。

bbctank wrote:

不懂就安份點,中華的貨車基本上都是用華擎的引擎,

而且這個銷售量理論上就夠維持基本營運,

沒有再開新引擎的原因,應該是跟東風汽車合作,台灣的市場太小了,開新引擎一定賠錢



我就是不懂阿,不懂就不能提出來討論嗎?我不是用了“好像”、“感覺上”這樣的字眼嗎?

而你說中華的貨車基本上都是用華擎的引擎,這不是破綻百出嗎?中華的貨車有那麼多型號,其中哪些是搭載華擎機械的引擎?

我舉一個例子就好,中華菱利A180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是華擎機械的嗎?最後你自己又說:台灣的市場太小了,開新引擎一定賠錢...

開新引擎?應該是開發新引擎吧?

市場有多大,應該是由產品競爭力來決定吧。既然你沒有對前文再做回應,我就當你默認了:“國產車廠用不起比較好的零組件,不是零件廠的問題,是車廠自己的問題”、“經濟規模不夠,可以外銷”、“身為龍頭企業卻沒做好人才養成、專利佈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