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沒有辦法量產降低成本,
永遠只是一個環保夢想,
不切實際.
一般社會大眾選擇時還是會再三考慮,
有錢人可能為了社會名聲,
相關利益去購買電動車,
以幫忙自己加值社會地位,
有點沽名釣譽的味道.
就好比現在歐美工業大國強力促銷減少碳排放,
但是實際上卻是消耗最多的.
因為他們早將一些產生大量碳排放的產業外移,
或是外包給落後地區生產.
他們在享受精美製造業商品時,
將汙染留給其他國家.
再反過頭來說這些國家才是碳排放的元兇,
再加以制定新規範來限制,
並制定一堆需要收費的認證,
強迫其他國家廠商花錢消災,
以地球守護者自居.
"發電廠每天有30%的電量,晚上拿去灌地面"請問依據是?
如果加上電力傳輸媒體的耗損,應該只有不到30%的電量可以利用!
orgichen wrote:
130多萬的PRIUS就有人說是環保楷模,LUXGEN如果賣130萬,說是好野人的玩具,怎麼差那麼多!
有人說電動車只是把污染轉到發電廠,只是發電廠每天有30%的電量,晚上拿去灌地面,這30%拿來充車子不是很好嗎?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元的選擇,石化燃料車和電動車兩者共存也不錯。...(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