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給華碩 wrote:
我認為應該回歸本質來(恕刪)
我倒是覺得~
汽車工業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主要有3點~
專利/技術/成本~
1.
專利問題~
不管是你本身有沒有技術研發能力~
或者是有發展技術研發的能力~但是研發成本過於龐大~
那就只能跟別人買~
別人大概也不會~把最好的東西賣給你~
就算你想買~別人也不見得就會賣給你~
2.
技術問題~
可以小到每個零件的質量/組裝的工藝/...
結果論就是~長時間的市場考驗/口碑跟品質...
比如~引擎原理大同小異~可能人人會做~
能夠避開專利~做的好~且耐用~沒那麼簡單~
3.
成本問題~
汽車是很燒錢的產業~
不講跟別人買專利/或是設廠的成本~
光是銷售維修據點的成本就很可觀了~
銷售維修據點少~你能賣的範圍有限~當然量也就有限了~
銷售維修據點多~但銷售業績不好的話~你能撐多久~敢不敢砸錢~
如果你起步晚~或是錯過時機~(當別人都在砸錢研發~你卻安於現狀~代工或專做拼裝貨~)
當別人累積也掌握了很多的專利與技術之後~
那就已經沒救了~
除非你能另闢蹊徑~搞出全新一代的汽車工業出來~(比如特斯拉~)
同樣也是大燒錢~而且原本掌握專利與技術的那些公司~也都不是吃素的~
所以幾乎不可能~
現在的你只能靠雄厚的資本去拚~
買專利or逆向工程偷專利~或是到處去收購掌握專利的公司~
(比如大陸的汽車工業~起步晚也沒辦法~)
只是所謂的雄厚資本~不可能只靠單一公司的能力~
這需要政府的力量支撐~先國內再國外~當然自己也要長進~(比如韓國的汽車工業~)
不然就只能靠花拳繡腿~
搞搞行銷...之類的~能夠養家活口就好了~
或是只能走低價策略了~
只是低價策略也不是那麼容易~
你的量要夠大~而且心要夠黑~才能夠賺到錢~
要能夠很精準的偷到成本回來~但是買的消費者並不在乎你偷了什麼~
(比如五菱宏光)
所以個人覺得倒不用過於苛責納智傑了~
因為時機早就已經過了~
除非肯大燒錢~(大燒錢可不是那種幾十億的小數目~)
且長時間還要能撐得住~個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