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luxgen 為什麼一直想搞高性能、什麼拉保時捷下來比?

車子做不好,消費者不買,要怪消費者?怪政府?怪台灣巿場小?為什麼台灣能出台積電大立光宏碁華碩?德國日本韓國車只賣本國不外銷?那志捷連國產車都打不嬴了,還外銷?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也沒好吵的,把一流車廠當假想敵這是每個車廠的目標跟志向本來就沒不對,至於耗油量這東西土炮也是可以改滴~至於能改善多少沒人能保證,老車外掛電腦找個厲害的修油師傅,這是我們那年頭最流行的土炮,雖說性能上可能不是差很多但還是加減...
不上不下的,也許可以考慮做跑車,盡可能拼性能
然後再下放技術還比較有搞頭
不太需要找大廠名牌pk證明自己
網路讓世界透明,但許多資訊卻是僅供參考!
樓主有事嗎
還是玉龍股東
納智捷賣多少你管真寬
世界上有幾家車廠最後都是將公司賣出去的
例如 : 賓利、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積架、路華、MINI
這些都是一等一的造車廠,但是因為對車輛的製造與產能,無法達到賺錢與維持車廠運作基本需求
所以這些品牌都轉賣給其他車廠,不過並不是賣出後會對該品牌不好
而是藉此讓品牌還能維持著對造車的工藝堅持。

如果能夠造出一台讓人覺得超厲害的車,並不稀奇
而如何讓車廠做出符合大眾且能確保車廠營運的車輛
這才是一個基本的需求吧

台灣路上有非常多的舊車(日系車超多,15-20年的車,滿街跑)
可惜我們的自有品牌都無法讓這些車主換成自有品牌的原因是什麼?

新車價錢?
日本車15年前的工藝勝過你?
妥善率?

可惜內需市場無法養這麼一家車廠,所以該車廠並沒有為自己國家的人著想
真心覺得就放過台灣人~~~放手去世界拼吧
Canon EOS R + Lens
如果我女兒的男友開 LUXGEN

我會哭
身為一位產品設計師 (但我不是汽車設計師)
深感台灣的汽車產業難作

雖然凡事皆有取捨~想要控制成本兼具提升產品競爭力
勢必有些地方補強,有些地方就會犧牲
不然汽車市場是一個象徵機能蠻重的消費性市場
許多車輛光是品牌光輝就會先吃掉多數利潤好的市場區塊
一邊要生存,一邊還要端牛肉,實屬不易

設計師 / 工程師花盡心思想做好一件事
為產品提升性能尋求好的部件以及外觀設計的精進
我深信這應該都是產品開發者想追求的

無奈酸民總是一個樣

跟高階性能車比,當然是無法一步登天
但當作理想目標,我自己認為這並無不妥
有個優秀目標當做超越自己向前邁進的方向
反而更能燃起開發者的熱情 (當然,此處是以開發者角度在看同一件事,非行銷角度、或管理層角度)

雖然一個產品投入消費市場
就該受到消費者檢視、批判、檢討

但無端直接砰擊,或為酸而酸
我想
對開發者而言
打擊感應該是蠻沉重的.....
LUXGEN搞所謂的性能................是被迫的吧!

因為引擎不行
就為了這麼簡單的理由

想想看那顆華擎的引擎把渦輪拔掉之後與其他車廠同期相比之下有多麼悲催....
能跟人家比自然進氣的細膩度和順暢度嗎?

裝顆渦輪後才能在市場有個位置..
你如果說現在這個位置很難看.......是一回事
如果把渦輪拔掉之後.....根本沒競爭力...也談不上剛上市國人也有一波的支持...

反正
怎麼看都是被迫的
haw216 wrote:
世界上有幾家車廠最後都是將公司賣出去的
例如 : 賓利、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積架、路華、MINI
這些都是一等一的造車廠,但是因為對車輛的製造與產能,無法達到賺錢與維持車廠運作基本需求
所以這些品牌都轉賣給其他車廠,不過並不是賣出後會對該品牌不好
而是藉此讓品牌還能維持著對造車的工藝堅持。

如果能夠造出一台讓人覺得超厲害的車,並不稀奇
而如何讓車廠做出符合大眾且能確保車廠營運的車輛(恕刪)


這些車廠最後還賣的出去的,因為有技術. 納智捷? 誰買?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ideaworker wrote:
我想
對開發者而言打擊感應該是蠻沉重的..... ...(恕刪)

去看看海鐵吧,對開發者(華創)打擊最重(引進水野主導)的不就是自己老闆嗎?話說回來,如果原來的開發者做的很好,那個老闆會不考慮成本去找貴桑桑的外援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