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創業維艱....台灣加油!!!!

schwallbe wrote:
我不知道原來一年兩千...(恕刪)


請問你待過汽車供應鍊嗎?

如果你待過,並且見識過同行外國企業,你就知道非常弱是多弱了,我待過六和機械、拜訪過全台4~5間汽車電子感測器廠,也去過日本DENSO總部,Bosch/Conti是我現在公司大客戶

簡單說吧,人家Tier 1是數萬人、數十億美元營收,台灣不單沒有國際化Tier 1,全台灣所有汽車零組件公司研發人員加起來大概不到5000人,還包含派駐大陸的

台灣賣出去的汽車零部件幾乎都是按圖定制或copy品,其中最大產值的是汽車板金和車燈,賣到美國AM,只要原廠一半價格都不到,美國保險業為此和汽車廠打過官司,爭取到「維修使用非關鍵副廠品不破壞保固」權利,買台灣副廠品就是為了省錢,不是台灣副廠品做得比較好

山寨能叫強?

你見過Bosch, Conti的汽車電控和感測器產品型錄,再比看看台灣會自己開發哪些電控和感測器,你就知道這差距有多巨大,根本是巨人和螞蟻
覺得台灣 在人才 跟 資本 投入汽車產業不夠多 ,應該是風險超大 也不想投入
若分成國產自主品牌(Luxgen)、進口品牌國產(Honda) 與 進口車(Mazda) 三個族群

若想跟國際車廠有同樣水準,合理要同樣的開發費用(假設一年要100億元台幣,Mazda 2016年是1,250億日圓)
假設汽車一台可以賺五萬,光開發費用(不含營運) 要 20萬輛才賺得回來.....,國內根本不可能

進一步假設,那可以外銷 拚內外銷50萬輛
那表示整車品質要更好 要投入更多開發費用 假設一年要150億元台幣

以上目標可以達成就會成功,如果失敗,很多企業是沒辦法承受.........
whitesox wrote:
為什麼會這樣?本土市場小,工業化歷史短,人力短缺,台灣無論如何不可能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鍊


所以每年兩千多億叫弱

請問你要怎樣算強?

人家將近九成外銷

你不要嘴砲

你舉幾個強的例子我們看看


整車廠這種表現

你不去說



說零件業弱
人家就是突破了你講的困境
努力外銷,這有什麼不對?
schwallbe wrote:
所以每年兩千多億叫弱...(恕刪)


賣山寨品2000億,也就是66億美元,就叫強,台灣人真是不缺井底之蛙,沒有親身經歷沒有資料蒐集判斷能力,和大陸五毛糞青一樣只要說台灣哪裡不好就放嘴砲

你要當山寨強國隨你便,台灣汽車業不會因為你的嘴砲變出DENSO Bosch來是一定的

你要例子:


這上面有台灣公司嗎?
whitesox wrote:
賣山寨品2000億,也就是66億美元,就叫強


不好意思

所以這66億美金

在台灣的汽車產業裡

是強還是弱?


所以你說台灣零件都是山寨貨囉?

請問你證據在哪?

你這麼知道內情

哪間是在做山寨貨的?

可以做到66億美金
schwallbe wrote:
不好意思所以這66億...(恕刪)


請問你是幹哪行的?我近廿年工作都和汽車零部件業有關,你呢?

我說台灣汽車零組件弱,是說研發能力弱創新能力接近零,而台灣整車廠也沒比較好,你想貶台灣整車廠我沒意見,台灣整車廠是超弱,但零部件廠也是極弱,而賣非關鍵零組件出口當然比賣整車要容易太多,這一點都沒證明台灣汽車零組件業技術能力
whitesox wrote:
請問你是幹哪行的?我...(恕刪)



哪一間是在賣山寨貨的啦

不要廢話啦


你說台灣在賣山寨貨

哪一間?

是你工作的那一間嗎?


我沒你那麼懂
所以問問你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台灣慣老闆太多,斤斤計較的人到處都是

我好羨慕在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
福利好~薪水高~假期多...
所以產能好

台廠就苛刻了,東刪西減
賣個飲料冰塊有多大塊放多大塊
果糖有多甜就加到滿

這種品質?還是買國外的吧!
MIT,連自己都看不起
schwallbe wrote:
哪一間是在賣山寨貨的...(恕刪)


你自己加點斤兩再放嘴砲吧,誰有空理五毛糞青
whitesox wrote:
你自己加點斤兩再放嘴...(恕刪)



你自己說台灣山寨貨2000億

叫你講哪間在做山寨貨

不敢講?


不敢講就閉嘴





你的資料蒐集能力裡

有教你怎樣蒐集山寨品的數據嗎?


嘴砲很會打

結果要面對自己講的話就縮了?


這是你20年業界的本事?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