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wallbe wrote:
我不知道原來一年兩千...(恕刪)
請問你待過汽車供應鍊嗎?
如果你待過,並且見識過同行外國企業,你就知道非常弱是多弱了,我待過六和機械、拜訪過全台4~5間汽車電子感測器廠,也去過日本DENSO總部,Bosch/Conti是我現在公司大客戶
簡單說吧,人家Tier 1是數萬人、數十億美元營收,台灣不單沒有國際化Tier 1,全台灣所有汽車零組件公司研發人員加起來大概不到5000人,還包含派駐大陸的
台灣賣出去的汽車零部件幾乎都是按圖定制或copy品,其中最大產值的是汽車板金和車燈,賣到美國AM,只要原廠一半價格都不到,美國保險業為此和汽車廠打過官司,爭取到「維修使用非關鍵副廠品不破壞保固」權利,買台灣副廠品就是為了省錢,不是台灣副廠品做得比較好
山寨能叫強?
你見過Bosch, Conti的汽車電控和感測器產品型錄,再比看看台灣會自己開發哪些電控和感測器,你就知道這差距有多巨大,根本是巨人和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