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納智捷自稱三階段進化,5年做到超越BMW、媲美保時捷........


chi-nou wrote:
是的,支持納牌就是要享受半路熄火和引擎抖動的暢快。


往好處想 半路熄火是為了讓地球更環保 讓你的車更省油 . 進口車ECO模式 會在你停紅綠燈時也熄火的
但你可以隨機熄火,該感謝原廠有這樣的設計

引擎抖動就更是貼心的設計,震動傳達到座椅後,有如按摩座椅般舒適,有按摩椅功能的車一般都只坐在後乘客座
但納牌讓你全車座椅均有震動感,還不須加價選配

郵筒 wrote:
車廠老闆自己開什麼車?


你認為 麥當勞老闆天天吃麥當勞?

納牌老闆當然不會一直開納牌的車阿
萬一開到半路 出"小小狀況" 怎麼辦?
第二階段 下半年S5跟U6再進化達歐係車水平是有包括組裝品質跟妥善率的話就真的不錯了

不過他說GS引擎 去查了一下GS引擎再進化是指華擎的GS引擎嗎?可是我看他介紹只有2.0跟2.2的 所以代表後來的S5跟U6只有2.0跟2.2沒有1.8的嗎?

MITGOOD wrote:
去試乘看看吧!不喜...(恕刪)


來了,又一個在喊團結的

這種品牌是要台灣人團結什麼?
樂觀其成,
不過聽起來好像叫人家5年後再來買車的感覺🤣
雖然有人酸「台灣法拉利、保時捷」

但此行銷方針確實是高層決定的走向目標
非常明顯的「嚴」也是這樣說

納牌確實有進步,值得鼓勵
有夢當然最美

看過車評廖剛給納牌建議~
蠻有道理的

站穩小質族、中產階級需求比較重要

至於奢華尊榮真的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越級的行銷話題或許會有利提高能見度

但太過時,往往就會出現反效果的浮誇感
百萬內車跟百萬上下車比就好~
跟好幾百萬、近千萬車比真的太越級了~

納牌車本質上是有進步的好牌
但行銷方針往往把好牌打爛

單純個人意見~
一個小市民 wrote:
沒有根據就不要亂講一通我覺得會比較好
現在在網路上發言都不用負責的嗎?
我就很好奇在台灣賣的哪個牌子的車可以成本只有10幾萬啊

自己去找資料不會嗎?自己推估數字不會嗎?

馬自達三在台灣賣73.9萬起,就當他都不賺錢,進口到台灣的完稅價格(車子、他國稅金、海運等)是48萬元。詳細稅金計算網路上都有就不列了。

48萬裡面馬自達日本總公司要賺到錢,要負擔公司營運必需的各種費用(水、電、廠房、人員薪水、行政業務、政府稅金等等等),如果把前面提到的台灣分公司、經銷商利潤算進來,一台車的實際造價絕對不可能高於40萬,30萬以下是非常寬鬆的數字。

peggydoggy wrote:
馬自達三在台灣賣73.9萬起,就當他都不賺錢,進口到台灣的完稅價格(車子、他國稅金、海運等)是48萬元。詳細稅金計算網路上都有就不列了。

48萬裡面馬自達日本總公司要賺到錢,要負擔公司營運必需的各種費用(水、電、廠房、人員薪水、行政業務、政府稅金等等等),如果把前面提到的台灣分公司、經銷商利潤算進來,一台車的實際造價絕對不可能高於40萬,30萬以下是非常寬鬆的數字。)


馬三還是採高成本的後多連桿,過彎貼地與側傾都很優,真的很多不錯的車。
peggydoggy wrote:
自己去找資料不會嗎?...(恕刪)


量大製造成本就低,很多車量大成本已經夠低了,還偷料
超越德系車還差很遠,如果說超越法係還可以接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