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米同規格的手機,賣的跟Sony LG 三星...等價格差不多
你會買哪個
紅米Note 4x賣4000多元,同規格拿到三星出,要賣多少錢
紅米賣的如果跟三星同價,你還要買紅米嗎
同樣的Altis賣70萬,S5也賣70萬
我想大多數的人,還會選擇買Altis
但如果是Altis賣70萬,S5賣50萬
那這樣S5就有吸引力了
Luxgen知名度不如雙田牌,要搶市只能先用價格跟後勤戰
拿掉什麼不二價
如果跟雙田牌價格差不多,我想多數人會選雙田牌
因為雙田牌車賣的多,副廠零件多,維修又方便...
車賣的多,就會有外廠開發維修零件
取消畸形條款受惠的是全民,國人可以用平價買到合理的車型。
電視節目那些號稱專業人士說會造成汽車產業倒掉,個人看法是不盡然,回想當初開放ECFA政策,台灣現階段有影響很大嗎?
政府過渡保護國內產業不是好事情,國內產業毫無進步,每當原物料價格上漲,國內企業並不會體恤員工調漲薪資,然後自作聰明的政府又幫國內企業訂最低薪資標準22K,國內企業是不斷壓榨勞工每一分精神與力氣,把對勞工壓榨的成本回饋給外銷國外(價廉物美),這樣的國內產業還需要存在嗎?
如果有競爭的企業不會因為互惠政策而倒閉,台灣人一直是很聰明的。
面對高物價,政府無法強迫企業加薪,那就不該繼續保護國內產業,使用高額關稅來制約國人。
資本主義市場,就應該去蕪存菁,而不是左手肆無忌憚收高額關稅,右手用低額補助安撫人民。
去年販售44萬輛車,看似成長,但這44萬輛中現金買斷的佔多少比率?有多少是先掛牌的?有多少車輛最後會變法拍車?
試想個人實際平均年所得(非官方數據),真的相信這44萬輛是實質正成長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