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現代汽車能,為何裕隆汽車不能?

你確定韓國車給的配備不是三陽給的?
那為何兩顆氣囊就會說是和泰給的?
不管怎樣都是台灣人自己的錯,台灣人就這麼自虐?

現代給總代理利潤看似的確比較好,有空間。
好比三星給電信業者較高補貼一樣,這方面韓國給的操作手法一致,不是用低價來搶市占!

反觀台灣,如果某個車款是行銷全世界,攤提本來就是容易平衡。
當一個市佔品牌還沒有很大的車廠來說,
賣出國外,
總會加值些配備來吸引消費者的,
就好比光陽,AK550賣國外或香港,
售價遠比台灣低

國產車也一樣,
今天如果要賣到國外,標配就會補上六安才敢賣外國人。
曾經在現代版 看到某位大大曾說 現代 Elantra 在韓國 空車價 最低 40萬台幣 我沒住過韓國是不曉得真的還假的 如果屬實 那納智捷真的該檢討

guitar099 wrote:
曾經在現代版 看到...(恕刪)

納智傑在中國已經做到了
一部S5 1.8T AT 在中國可是賣9.98萬人民幣(折合台幣也大約44.5萬元中國納智傑)
同樣S5台灣要賣65.9萬起
真不知道把台灣人看成什麼?
台灣薪資為何還停留在15年前22k? 無知! 無知! 無知!

不要比韓國, 大陸汽車業技術人才薪資都高過台灣許多!

2016 LUXGEN 大陸銷售4萬台(2017上半年才賣8千台!) + 台灣1.6萬台
2016 Hyundai/KIA 銷售788萬台 (-2%) (Luxgen好像連零頭都不到) 788/5.6 = 140倍 = 14000%
自主品牌不是靠喊口號打出來的,實力到哪裡,成績就到哪裡!

韓國這幾年退步不少,尤其今年大陸市場銷量和納智捷類似,幾乎都是腰斬!

不同的是,大陸只是韓國車國際市場的一部分,而納智捷今年開始面對大陸市場的無情洗牌,半年賣不到一萬台! 往後兩年面子會撐得很辛苦,但現實就是如此. HTC 不也是這樣? 市場一旦飽和,腥風血雨在所難免,實力強的留下,Luxgen這顆草莓機會不大.

台灣人喜歡拿韓國比,但在汽車業這樣不合比例, 就好像拿大學生和小學生比,沒有意義!

品牌反映企業文化,簡單說,看產品就知經營者的深度,廣度到哪! 有自知之明的老闆會將公司交給具有國際觀的專業經理人打理.

2007~2017 Luxgen 十年自創品牌之路 ~ 是堅持? 或是頑固? 還是食古不化?

比一下大陸自主品牌,就知道台灣汽車業的腦袋還停留在上世紀!(因為消費者也是??)

Luxgen S3 ,指导价5.98-9.68万(NT$26~42萬) ~上月在年銷近三千萬台汽車的大陸賣出59台(S5~69台, U7~4台)!
2013年02月26日 裕隆攜手東風 2018拚納智捷50萬輛 看看當年老嚴一副勢不可擋的豪氣! (這算不算噴口水??)
想當年2012大陸靠一款U7就賣3萬台, 五年後的2017六款車力拼2萬台!!?? U7賣4台可以理解,畢竟年歲已高, S3蜜月期都還沒過就只剩59台(這算不算夭折?? 還是早X??)

2010~2017 上汽通用宝骏汽车 ~ 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品牌 (2016上汽銷售640萬台,通用銷860萬台)
晚 Luxgen S3 一個月上市的宝骏310 , 指导价3.68-5.38万(NT$16~24萬)
今年上市的宝骏510 , 指导价5.48-6.98万(NT$24~31萬)


安全氣囊日本一顆台幣三千
台灣量少會貴是當然的
但是能貴多少?
我想兩倍都算高估了
請版主把標題修一下: Tucson, Elantra 都是國產車!

"現代汽車能,為何裕隆汽車不能?"

台灣要學對岸: 合資 vs 自主

合資 = 裕日, 中華, 三陽, 和泰....
自主 = Luxgen
進口 = VW, BMW, Skoda , Mazda ...

xxalex23 wrote:
已修改
看到最近KIA CARENS的改款
還有這集的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NyldSRrtA

再加上裕隆近期的言論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188241

對於這種多款車只有雙安連ESP都無法標配也絲毫不檢討的車廠
已經不期不待了

韓國人的民族性真的很猛
最近端出來的牛肉和價格CP值真的很高
雖然不喜歡韓貨但是這種情操還能維持多久!?

應該是南陽端的
01forever wrote:
應該是南陽端的...(恕刪)

還有kia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