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高也比CRV RAV4 KUGA等緊湊型SUV低
大約1600mm左右
車胎為215/55/17 or 215/60/16這種大小
非緊湊型SUV的225/65/17 or 235/55/18大小
從以上各點來看,他是crossover,但是它有客貨車的低成本
以成本的角度來看,同等級配備水準定價和luxgen sedan一樣就賺的比sedan多了
台灣的市場,100萬以下車種,稅金&油耗非常關鍵
U6 2.0T 6srs esp款若賣超過90萬,會被kuga 1.6t 99萬壓著打
因為L牌不二價,所以兩車價位相近,放在一起比,更顯luxgen引擎效率比不上ford
要衝銷售量就把1.8t 154匹配上6srs & esp &定速
賣80萬左右,拉大與kuga 99萬的差距
嫌RAV4 2.5G 貴&一年要繳22000稅金
嫌CRV4 全車系沒有6SRS&一年要繳17000稅金
嫌KUGA 99萬太貴但其他各方面都OK
或許就會考慮這台1.8T的CROSSOVER
但車子賣太便宜不見得是好事
會拉低品牌價值
biaggy wrote:
嫌RAV4 2.5G 貴&一年要繳22000稅金
嫌CRV4 全車系沒有6SRS&一年要繳17000稅金
嫌KUGA 99萬太貴但其他各方面都OK
或許就會考慮這台1.8T的CROSSOVER
但車子賣太便宜不見得是好事
會拉低品牌價值
前面講的我同意!!

分析的也有道理!!
但.....拉低品牌價值
這就扯遠了!!
何謂品牌價值?
T牌品牌有價值嗎?...他有便宜車款只需50幾萬
也有超跑系列可選!
難道LUXGEN是要走冷門高價路線?!
沒有市場的支撐...絕對撐不起一個新興品牌的!!
走大眾路線...量有了..才能撐起一個生產廠
開動率夠了...成本才會下降!!
用低價搶市占率
用良率創造口碑
這才是未來五年應走的大方向!!
市占率和口碑沒有做出來...結果就會像台塑汽車一樣!!
無冕王 wrote:
難道LUXGEN是要走冷門高價路線?!
沒有市場的支撐...絕對撐不起一個新興品牌的!!
走大眾路線...量有了..才能撐起一個生產廠
開動率夠了...成本才會下降!!
用低價搶市占率
用良率創造口碑
這才是未來五年應走的大方向!!
市占率和口碑沒有做出來...結果就會像台塑汽車一樣!!
這麼說好了
緊湊型SUV不會是車廠賺錢的主力
就像RAV4 2.0(只要80多萬)賣不贏ALTIS一樣
因為台灣的國民車就是60-70萬等級(而且不會有渦輪,想到日後可能需維修渦輪,買60-70萬車的消費者誰買的下去?)
若以非國民車款U6降低價錢搶市佔
就算搶到第一名還不如衝量國民車款,薄利多銷
只不過LUXGEN現在沒有這種車(60-70萬,省油,1800以下,沒渦輪)
以後有沒有不知道,畢竟LUXGEN不裝渦輪,動力數據可能很難看
今天U6廣告自稱中型SUV
就是要告訴消費者U6是SUV而非CROSSOVER
(的確,不看輪胎SIZE&車高,看起來不會比較小,反而比較長,輪拱若夠大,升級大胎來提升車高也不難)
同樣國產緊湊型SUV的CRV KUGA賣80-100萬(頂級款都破百,縱然賣不好也有指標意義)
消費者開著頂天只有90萬的U6出去,難免心中矮人一截
(別否認,台灣一堆這種人,不然以前也不會一堆CEFIRO2.0改3.0 MARK)
P.S.
1.U7取消80多萬陽春版,改由94萬起跳,身為Luxgen SUV 4WD車主,我覺得很明智;4820mm的車長賣80多萬,硬著頭皮和RAV42.0 CRV2.0比油耗,比配備;一定輸
2.U6陽春版若賣70萬,難免被拉來和COLT PLUS 頂級款比;最後選COLT PLUS的人會說:我不是買不起U6,只是妥善率不好,怕要常常跑保養場(其實還不是怕過保壞渦輪&油耗比較高&中古價比COLT PLUS差;花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不好意思說罷了)
所以,車價不是那麼好訂的
內文搜尋

X